westlife521 发表于 2007-07-06 17:26

v280被份操作系统


将系统备份到第二硬盘操作步骤
1.关闭服务器的应用程序,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比如是数据库。
2.关机。init 5.
3.拔掉电源线。戴上防静电手套。
4.将服务器的数据盘移出。只留下系统盘。然后再将新硬盘加上。
5.加电开机。
6.进入系统后,执行一个命令。让系统能够认到新添加的硬盘。devfsadm
7.执行format进行确认。这个时候要在结果里面看到的是两块硬盘。一块是0。另一块是1。
8.将系统盘里的分区信息同步到,新添加的硬盘上去。也就是说让新添加的硬盘和系统盘有一样的分区布局。
prtvtoc /dev/rdsk/c0t0d0s2 | fmthard -s - /dev/rdsk/c0t1d0s2
在这个命令中的 c0t0d0s2是在format输出中看到的系统盘。
        c0t1d0s2是在format输出中看到的新添加的硬盘。
为保险起见,将在新添加的硬盘的s0分区格式化一下。
newfs /dev/rdsk/ c0t1d0s0
并将操作系统进入单用户模式。 shutdown -g30 –y
9.将系统盘中根分区的文件dump到新添加的硬盘上去。
mount /dev/dsk/c0t1d0s0 /mnt
ufsdump0uf - /dev/dsk/c0t0d0s0| (cd /mnt; ufsrestore rf - )
备注:在执行dump系统盘到另一个硬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一个例外的情况。
有的系统在安装的时候,可能将一些系统可能划分了好几个slice。 因此这几个slice.都要在新添加的硬盘上格式化一下。例如
/ (根分区)   c0t0d0s0
/var            c0t0d0s3
/opt            c0t0d0s4
格式化这几个slice:
newfs /dev/rdsk/ c0t1d0s0
newfs /dev/rdsk/ c0t1d0s3
newfs /dev/rdsk/ c0t1d0s4
dump这几个slice
因此在dump的时候,要分区的进行。具体我们这个例子全部的操作如下:
mount /dev/dsk/c0t1d0s0 /mnt
ufsdump0uf - /dev/dsk/c0t0d0s0| (cd /mnt; ufsrestore rf - )
umount /mnt
mount /dev/dsk/c0t1d0s3/mnt
ufsdump0uf - /dev/dsk/c0t0d0s3| (cd /mnt; ufsrestore rf - )
umount /mnt
mount /dev/dsk/c0t1d0s4 /mnt
ufsdump0uf /dev/dsk/c0t1d0s4|(cd /mnt; ufsrestore rf - )


10. 备份完成后,将系统的启动块添加到新加的硬盘上去。否则会不能启动系统。
   installboot /usr/platform/`uname -i`/lib/fs/ufs/bootblk/dev/rdsk/c0t1d0s0
   或者执行以下操作:
cd /usr/platform
uname –i
cd(uname –i 显示的结果)
cdlib/fs/ufs
ls (你会看到有一个bootblk的文件)
installboot bootblk/dev/rdsk/c0t1d0s0
然后关机。 init 5
11.从光盘启动。
boot cdrom –s
mount /dev/dsk/c0t0d0s0 /mnt #将新加的硬盘挂到mnt目录下。

顺序执行以下命令:
rm -r /mnt/devices /mnt/dev/dsk /mnt/dev/rdsk
drvconfig -R /mnt
devlinks -r /mnt
ports -r /mnt
disks -r /mnt
rm /mnt/path_to_inst
halt      #进入OK模式
boot -a                        #重新形成path_to_inst文件
12. 关机测试。将原来的系统硬盘移去。将新做的系统插入到原来系统硬盘添加的地方。
   加电开机。看系统能不能正常启动。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42931/showart_335501.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v280被份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