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镜像盘的制作
镜像的制作。
1)在系统安装的时候要划分个50M左右的空间,作为镜像制作的数据库。最好是系统安装的时候划分。我在系统安装时候划分了一个/md的文件系统,用它来做镜像的数据库。
2)制作的步骤:
我装的是solaris 9 ,不要安装disksuite,如果是saloris 8,或者更低版本 ,在做镜像前要安装disksuite。
#format
#patition ,
# print 可以看到所有的硬盘信息。请记住用来做镜像的盘。
# prtvtoc /dev/rdsk/cxtxdxs2 | fmthard -s - /dev/rdsk/cytydys2
同步两个系统盘和镜像盘。注意最后一个s2,这个就是系统的overlawp分区,也就整个系统的硬盘。
# metadb -a -f -c 3 cxtxdxs6 cytydys6
S6 - 就是我在系统安装时候划分的md镜像数据库分区。
# metainit -f d101 1 cxtxdxsx
参数-f为强制进行
# metainit d20 1 1 cytydysy
制作名为d10,d20的分区子镜像
# metainit d0 -m d10
把d10加入镜像
# cp /etc/vfstab /etc/vfstab.bak
由于要修改vfstab文件,所以事先要备份vfstab文件,这步可以在以后修改
# metaroot d0
# lockfs
# reboot ――这不可以以后做
metaroot命令可以修改vfstab文件的根分区的内容, vfstab文件非根分区的内容要进行手动修改。
其他分区制作镜像:
# metainit -f d11 1 1 cxtxdxsx
# metainit d21 1 1 cytydysy
制作名为d11,d21的分区子镜像
# metainit d1 -m d11
把d11加入镜像 # metainit -f d12 1 1 cxtxdxsx # metainit d22 1 1 cytydysy # metainit d2 -m d12 # metainit -f d13 1 1 cxtxdxsx # metainit d23 1 1 cytydysy # metainit d3 -m d13 完成后可用 metastat命令查询结果 镜像盘加入:
# metattach d0 d20
#metattach d1 d21
# metattach d2 d22
# metattach d3 d23
分别把子镜像d20,d21,d22,d23加入相应的镜像盘。
此后,系统将同步硬盘,其同步速度根据分区大小和机器配置而定,通常为1—2小时。此间可用命令metastat查询完成百分比和其他相应信息。
修改vfstab文件:
只有修改vfstab文件后,镜像才能生效。
除根分区外,其他分区都要手动修改vfstab文件。修改格式仿照根分区。另外,大于2G的分区要在FS一项中加入logging的选项。
修改OBP信息:
最后要进入ok状态下,修改硬盘别名等信息,以便在硬盘故障的时候系统能启用镜像盘。
在ok状态下:用以下命令。
ok nvalias root /pci@1c,700000/scsi@2/disk@0,0
ok nvalias mirror /pci@1c,700000/scsi@2/disk@1,0
ok setenv boot-device root mirror
boot-device = root mirror
ok setenv diag-device oot mirror
diag-device = root mirror
ok reset-all
有关:/pci@1c,600000/scsi@2/disk@0,0 可以在ok状态下用:ok devalais 来查看并确定。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5155/showart_364849.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