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 中建立一個如 Windows 般的『資源回收筒』
Discription:今天看到一篇
Weithenn
所寫的文章,如何在 FreeBSD 中建立一個如 Windows 般的『資源回收筒』功能,這個功能可以說太實用,讓快人快手的我們於 FreeBSD 中,使用 rm 砍檔時,不會有救不回檔案或目錄的遺憾。我們讓 root 這個使用者,使用 rm 指令時,將被砍掉的檔案或目錄資料送往 ~/.trash 這個目錄資料夾。
Setp 1.
#echo $PATH # 查看 shell 路徑
/sbin:/bin:/usr/sbin:/usr/bin:/usr/games:/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X11R6/bin:/root/bin
#cd ~/
#mkdir bin # 於 ~/root 目錄下建立bin資料夾
#vi ~/bin/trash # 建立trash這個script內容如下:
#!/bin/sh# script to send removed files to trash directorymv $@ ~/.trash/ # 有$1~$9數量,$@代表all
#chmod +x ~/bin/trash # 將trash更改為可執行
#mkdir ~/.trash # 建立資源回收統目錄
Setp 2.
#vi ~/.cshrc # 修改.cshrc 的設定內容如下:
alias rm trash
#source ~/.cshrc # 更新 .cshrc 內容
#\rm ~/.trash/* # 清空資源回收筒內所有資料
Setp 3.
#vi ~/test # 建立 test 檔案資料
#rm test # 砍掉 test 檔案
#cd ~/.trash # 切換目錄
#ls -l # 查看資料,果然被砍掉的檔案被送到 .trash 目錄下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0599/showart_1355073.html :em10: 感谢分享 ^_^ 这个有意思,也可以用在其他OS上~ 最好做一个文件大小限制,否则,呵呵,你懂的 收藏经典,是我一直不懈努力在做的事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