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 ipmp 两种实现方式比较
各位高人,ipmp有下面两种实现方式1 Link-based IPMP //基于链路类,不需测试IP
2 Probe-based IPMP //基于IP寻查,我们常用的是这种,需要测试IP
我了解到这两种方式的区别
1、是否需要ip地址,Link-based IPMP可以少使用ip地址
2、link-based 需要网卡类型支持,不是所有网卡都支持这种方式
3、检测机制不一样
但是好像不怎么使用Link-based IPMP,为什么,是切换时间有区别?还是别的原因 原帖由 淡然的紫色 于 2009-11-9 16:25 发表 http://bbs2.chinaunix.net/images/common/back.gif
各位高人,ipmp有下面两种实现方式
1 Link-based IPMP //基于链路类,不需测试IP
2 Probe-based IPMP //基于IP寻查,我们常用的是这种,需要测试IP
我了解到这两种方式的区别
1、是否需要ip地址,Lin ...
我感觉你说反了,probe-based,探测网关ping,比较讨厌。由此可能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而link-based ipmp,仅仅判断网卡物理连接是否available。也无需测试ip,因此很好用的。
到现在为止除非客户没有特殊要求,我均采用link-based ipmp。 2楼精辟
回复 #2 nimysun 的帖子
恩 以前习惯了Probe-based IPMP,没有比较过这两种方式,明天测试下link-based 切换速度,我想问一下 难道probe-based ipmp 就没有什么优势?为什么sun文档里大多介绍link-based这种方式呢? 原帖由 淡然的紫色 于 2009-11-9 22:34 发表 http://bbs2.chinaunix.net/images/common/back.gif
恩 以前习惯了Probe-based IPMP,没有比较过这两种方式,明天测试下link-based 切换速度,
我想问一下 难道probe-based ipmp 就没有什么优势?为什么sun文档里大多介绍link-based这种方式呢?
probe-base ipmp典型的SUN公司的作风。
之前用的是NAFO,就挺好的。其他unix厂商都也是这样做的,一直没有改变。
SUN呢,非要搞出自己一套自认为会让客户以为是高科技的东西(probe-based ipmp),结果需要额外增加测试ip地址,而且网关断了,cluster resource group也会offline。如果网关闪断一会,同样会导致cluster resource group offline,然后再次online。
这样客户就不埋单了,认为sun的软件很不稳定,害得跟客户得解释半天。
这是高科技的IPMP,它探测到了您的网关挂掉了。
而现实中,网关如果断了,那么cluster resource group offline也没有什么意义的了。况且现在的网关都是在2个交换机上做auto failover,根本就不用主机来关心这些事情的。
所以现在我还没有发现probe-based的ipmp能够好过link-based ipmp。
各位兄弟们,可以讨论,推翻我的结论。 老sun人很多都坚定不移的要ipmp,这个测试ip偶也恨死它了 IPMP 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们因为IPMP出了几次事了
回复 #5 nimysun 的帖子
好经典。probe base的方式第二块网卡配置为standby、-precated。link base的也要配置为active 和standby 方式吗好像active-active 方式也可以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说的是IPMP的active-active,我说的是网卡工作模式是active-standby
[ 本帖最后由 nimysun 于 2009-11-10 21:07 编辑 ] 从一开始就是按照probe base方式配的ipmp,看来学习还是要跟对师傅,下次坚决换link base link-based
我也基本都用这种
不会因为网关之类的导致双机rg的off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