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惠普P10000的相关介绍,有点不明白……求指教!~
今天到惠普官网看到惠普P10000的资料介绍,有点不明白,特请各位大哥解惑!~红框中的两项,一项是 Control Cache ,这个想想,可能应该是指的控制器缓存。而后面一个“Cache”就犯迷糊了……
“Data Cache”这是啥玩意儿啊?
难道是惠普收购3PAR之后整合的一个新架构?里面创新添加的新模块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小弟实在是不明白鸟!~~
特请各位高手指教!~ 本帖最后由 cnpmc 于 2011-09-02 16:04 编辑
今天到惠普官网看到惠普P10000的资料介绍,有点不明白,特请各位大哥解惑!~
红框中的两项,一项是...
幽云十八 发表于 2011-09-01 16:13 http://bbs.chinaunix.net/images/common/back.gif
Control Cache为控制缓存,或指令缓存,Data Cache为数据缓存,数据缓存专属用于数据I/O的缓冲暂存,而控制缓存专属用于控制器操作系统运行所需的缓存开销.
此功能跟HDS学滴,在1995年之前,包括当年HDS推出的7700结构,都和EMC、IBM的产品有相似之处,但当HDS在7700结构上进行数据缓存与控制内存分离之后,HDS开始发展一条与EMC、IBM这类存储厂商完全不同的技术发展之路。USP-VM的Control Cache为16GB,USP-V的Control Cache为24GB,但HDS VSP已经取消此功能了,反而跟EMC DMX一样,不再区别单独Data Cache和Control Cache了,而HP 此采用此技术,而且Control Cache最大支持到256GB,却不一定能提高性能,HDS后来发现采用此技术还是没办法跟EMC VMAX抗衡,最后在VSP上此功能消失了,感觉此技术已经走入历史了,但HP突然还在使用此技术,这正是HP的风格,路子有点野,包括EMC DMX和IBM DS8000系列也从来没有采用此技术 楼上是高人,我这里补充个图
http://img.zdnet.com.cn/1/502/litFep3TdaA9A.jpg?1314658526&random=2292.942763887182
另外有个链接希望能帮助您理解:http://stor-age.zdnet.com.cn/stor-age/2011/0830/2055049.shtml 期待更多熟悉3PAR的同学 楼上是高人,我这里补充个图
另外有个链接希望能帮助您理解:
pingfan2 发表于 2011-09-02 13:12 http://bbs.chinaunix.net/images/common/back.gif
此外采用Control Cache和Data Cache分离技术难度很大,P10000最多支持8个控制器却要消耗256GB的Control Cache,因为是多CPU、多控制器协同工作架构,操作系统都基本上都采用基于Linux架构,所以要解决多处理器集群系统中微处理器通信和数据处理系统,高性能集群系统必须采用“多CPU+多任务操作系统+消息传递+线程”架构,而HDS USP-V最多可以支持32个控制器却只必要24GB的Control Cache,而且为了提高i/o性能,HDS挖心空思,还另外采用了数据索引内存驻留技术,把一部分访问频率高的热点数据的索引文件和日志系统放在Data Cache当中,动态地将I/O负载均衡到适当的控制器高速缓存中,此技术让HDS在技术上和高端存储市场上占有很长时间的便宜,但EMC VMAX一出来后,HDS发现即使采用技术还是在综合性能上拼不过EMC VMAX
HP P10000上8个控制器需要256GBControl Cache,而HDS USP-V 上32控制器却只需要24GBControl Cache,由此可以看出HP并没有很好解决多处理器集群系统协同处理及多CPU流水指令集优化问题,因为也采用了Intel 至强2.8GHz的CPU,HDS VSP和EMC VMAX一样采用同类型X86 CPU,但都已经不采用引种分离技术,IBM的DS8000从来就没有想研发此技术,自然也就没有采用了
另外HDS原来的AMS和AMS2000系列产品当中还保留此技术,AMS200的Control Cache为0.5GB,AMS500的Control Cache为1GB,AMS1000的Control Cache为2GB,而AMS2100的Control Cache为1GB,AMS2300的Control Cache为1GB,AMS2500的Control Cache为2GB
从市场长远考虑,HP P9500 OEM HDS VSP合作前景不妙,很有可能会停止合作,只卖自家的东西了,但想在高端存储市场上占住脚,HP不是那么容易了,现在的HP毕竟不是以前那个HP了,现在HP只有500多亿美金的市值,如果PC业务一出售,打印与成像业务再一卖,HP市值大概会损失一半,一下子可能沦为别人的猎物了,哈哈,说远了,但内部的业务的整合和拆分会决定P10000的命运了。。。。。 回复 5# cnpmc
高人!~你们都是高人!~非常感谢,有些明白鸟!~:) :) 据我所知,hds有一代share memory和cache memory是在一起的,后来分开了,不知道既然当年就才用先进的技术,后来为什么又放弃那?
我并不觉得这和技术是否先进有多大关系,而目前的hds把share memory和cache memory放在一起,并不是不需要share memory,而是share memory会占用cache memory的容量,所以目前如果满配,虽然最大cache memory1 TB,但是并不是这1T都是作为data cache来做数据交换,还有一部分是做share memory来用 我猜吧,Control Cache对应前端 IOPS部分,用于处理大量IOPS,DATA Cache 针对后端 存储读写,把零碎IO汇集后一次性写……
每个控制器带的 Cache是一定的,控制器越多Cache越多
有了SSD,再分开就有些浪费了,又不能动态调整,干脆整合到一起用:mrgreen::mrgreen::mrgreen::mrgreen::mrgreen::mrgreen: 想想看IBM的DS系列真是偷懒,基本上设计全部靠了自己的P的技术。呵呵。 两组cache分开管理
和软件设计架构有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