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你让我们何去何从?
Power,你让我们何去何从?当前,IT作为一个成熟的行业,厂商众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个大背景下,为避免同质化竞争,保持企业自身的增长,专注细分市场成为了IT厂商必然的选择。
与HP选择继续为客户提供适应“IT新型态”的融合基础设施不同,IBM做出的选择是远离竞争、专注发展相对高利润率的软件和服务业务。为此,IBM于今年年初决定以23亿美元的价格将低利润的x86服务器业务整体出售给联想,其中包括了:System X,BladeCenter和Flex系统刀片服务器以及交换机,基于x86的Flex集成系统,NeXtScale和iDataPlex服务器以及相关软件、知识产权、刀片网络和运维服务等。
通过全盘出售x86服务器业务,IBM向市场表明了其剥离低利润的硬件业务的决心,那么作为其硬件业务三大支柱之一的Power平台将何去何从呢?
尽管IBM从全球高级副总裁罗思民到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侯淼都一再强调,Power是IBM面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下一代应用服务器,但实际上Power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从去年PowerLinux的推出、OpenPower联盟的成立和不断传出的Power出售意向可以感受得到。
首先,当前全球UNIX服务器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多年持续下降,而同时x86服务器的市场呈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现在已占到了服务器出货量的98%和企业服务器支出的70%,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Power平台的发展。另一方面,IBM每年为POWER平台投入的研发经费超过20亿美元,其中仅POWER7和POWER7+的研发投入就高达40亿美元;再加上IBM还需要维持自有的POWER处理器晶圆工厂,因此在现有的出货量基础上,Power平台不断走高的成本已经让IBM开始不堪重负。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状况下,IBM先是推出了PowerLinux服务器与x86服务器展开价格竞争,继而又联合Google、Mellanox、NVIDIA与TYAN等厂商成立了OpenPOWER联盟,宣称将提供比Intel x86架构更加开放的服务器生态系统。从当前市场反应来看,IBM这些“大动作”更多是无奈之举,在x86服务器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今天,依靠高成本、“开放”的Power平台取胜的机会渺茫,即使一时凭借“低价、高可靠”吸引了市场“眼球”,又能持续多长时间承受亏损呢?更不要说,其实IBM也在“举棋不定,三心二意”中徘徊。
应该说,IBM一直以来都在犹豫是不是要完全抛弃以Power为代表的硬件业务。一方面Power是IBM的“发家之地”,是占领市场的先驱,实在不忍放弃;而另一方面其高额的成本、与公司战略方向间的冲突,又使得Power成为了拖累公司的“包袱”。正是这种“鸡肋”般的尴尬定位,让IBM在“开放”了Power平台后,开始进一步寻求“解脱”。路透社日前就报道称IBM有意卖掉其Power芯片业务,而知情人士称IBM已委托高盛为其寻找潜在买家,虽然Intel、台积电等芯片大厂都声明不感兴趣,但随着潜在买家三星加入OpenPOWER联盟,Power硬件业务从IBM剥离的迹象已经开始逐渐明朗化了。
当然,这对广大的中国行业客户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据IDC统计,2013年Power服务器占中国UNIX服务器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0%左右。这意味着,一旦IBM像抛弃市场领先的x系列x86服务器一样,出售其Power硬件业务,客户该如何面对这种巨大的风险?因为UNIX服务器和同质化的x86服务器不同,其生态系统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高额的成本,并且经历很长的时间周期。无论是谁接手Power,对其生态环境和服务体系的**都将是致命的。而中国广大行业客户的诸多核心业务系统都运行在Power小型机上,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客户的业务系统当何去何从?
也许,Power服务器的客户是应该考虑下今后何去何从的问题了。
IBM就是一个大SB,当年APPLE用power,死活不提供新版的CPU,用POWER4的阉割版本PPC 970对付,搞到对方迁移到X86。现在才发现光靠高端power没戏了,这么晚才弄个open power联盟,有屁用。只能跑LINUX,弄得ORACLE都不支持新版软件,桌面也丢了。
IBM的那些所谓的职业经理人的领导基本就是一堆没远见没手段的败家子 可惜了power, 当年的三家公司. 现在只有一家了. 唉!
不过, 我倒觉得, 在 apple 转到 x86 那会, Power最新的CPU速度也不咋滴. 还是 x86 更新快. 而且, 硬件,软件一大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