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求紫倒
《情景分析》上用68页写PCI,看晕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72c4cc0100qnht.html
你涉猎的内容真广啊 回复 2# Buddy_Zhang1
{:yct23:} 如果刚开始学内核,不建议深入PCI这种复杂而琐碎的模块。
如同学网络一样,不要刚开始就一头扎进传输层的TCP协议,去深入研究TCP的滑动窗口协议,研究TCP复杂而琐碎的细节。而应该把精力放在网络知识的整体框架上面,整体框架熟悉了,再学习每层的协议才不会迷失,不迷失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操作系统也一样!
初学者我建议先认真读《LKD》,这本书写作的时候懂得如何做取舍,在尽量短的篇幅里面勾勒出Linux内核的框架,不像其他的操作系统书籍,必然是几百页的大部头。
《LKD》读完了,我建议再深入读Linux 0.12的代码,而不是直接读 Linux 2.x的代码。
学操作系统,不像读一些文学书籍。
比如读《红楼梦》,遇到不认识的词语,立即可以查字典搞清楚。
新出现一个人物,可以立即把人物关系记录下来。
但是学习操作系统的书籍,你必须忍受不能逐字逐句理解的内心魔障!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回复 4# nopatch
不是愚见:em09:。
我选了《情景分析》这本书,代码用的版本是2.4.0。每次看新的一章或一节时,我就当自己在学认字,不追求理解多少,对里面提到的一些词有个印象,这样一遍下来把这些词联系起来想一想,多多少少能感受到一点轮廓,然后马上看第二遍,轮廓基本上就清楚了,接着看第三遍解决一些细节问题,或确认哪些问题是需要暂时放弃的,必须看其它章节才能明白,最后根据情况可能还会接着看第四遍,或以后学习其它新章节时发现跟这个章节相关,但又不太记得清了,就再快速看一遍。就这样,渐渐的就能看懂更多的章节,对看过的章节也理解的越来越多,将近1年半的时间也过去了,而且目前为止有些章节还是新的,更不敢说对已经看过的已经完全掌握,感觉确实不适合新手看。。
另外,“第一遍大概了解轮廓 → 第二遍清楚轮廓 → 第三遍把大部分细节问题搞清楚 → 第四遍彻底理解该章节”是最顺利的过程,有些章节根本没办法一次性这样连续下来,需要猜一下大概要先看一下哪些其它章节,或者网上查一下,论坛上问一下,消灭下魔障,把心静下来再去仔细体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