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负载均衡基础 [打印本页]

作者: metoo2008    时间: 2008-07-24 20:30
标题: 负载均衡基础
普及一下啥叫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的作用:把不同的客户端的请求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去。
负载均衡的基本工作方式:通过更改请求的目的地址对请求进行转发,在服务器返回数据包的时候更改返回数据包的源地址保证客户端请求的目的和返回包是同一个地址。
负载均衡设计的三个要素:分发策略、会话保持和服务器健康检查。
分发策略:即负载均衡设备根据什么样的策略把请求分发到不同的后台服务器上。最简单的算法就是轮询,把用户的请求依次分配到服务器上。
会话保持:在大部分的应用中都会涉及到服务器Session控制。而且这些Session通常不会在服务器之间进行复制的。也就是说一个用户在登录的时
候,如果分配到了某一台服务器上,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这个用户后续的请求都分配到这台服务器上。如果分配到其他的服务器上则可能不认识这个用户的请求,而
造成请求失败。最简单的会话保持策略是源地址会话保持,也就是负载均衡设备认为同一个源地址过来的所有请求都是发自于同一个客户端。在源地址会话保持的情
况下,一个客户端的第一个请求会按照负载均衡策略进行分配,一旦分配了一台服务器之后,后续的请求都会发到这台服务器。当然,对于一些应用如新闻、图片等
静态的内容就不需要会话保持了。
健康检查:负载均衡设备必须检测后台服务器是否在正常工作,如果发现某一台服务器出现了故障,则需要把这台服务器从负载均衡组里面摘掉。当故障服务器恢复服务的时候,再把服务器重新加入到负载均衡组里面进行处理。
四层负载均衡:就是以TCP的一个连接为最小单位,也就是以一个Socket连接的最小单位来进行转发,在一个Socket里面跑了多少个交易和负载均衡无关。
七层负载均衡: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按照协议识别每一笔交易,并以每个交易为最小单位进行转发。比如在一个HTTP
1.1的连接中可以包含多个Request/Response,四层负载均衡一旦在确定第一个连接的分配后,就不能对后续的request
/response进行后续处理了。而七层负载均衡处理能把每一个http request/response分别进行处理。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63686/showart_1091128.html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