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802.3 跟 以太网2 的区别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kentchoi
时间:
2009-10-23 11:44
标题:
802.3 跟 以太网2 的区别问题
最大的区别就是 以太网2有个类型字段,就是跟着目的mac地址以及原mac地址,
而802.3 是长度字段,所以后面添加了 802.2 llc 以及 802.2 snap 包含类型字段。
我想确认的就是以太网2既然没有长度字段,那么物理层上怎么区分一个帧跟另外一个帧?
或者说 preamble 的帧头以及帧尾 就是为了以太网2的帧区别的依据?
如果那样是不是802.3 的帧就没有 帧头以及帧尾?
作者:
ssffzz1
时间:
2009-10-23 11:52
2的确是依据帧前导码。
802.3是依据长度不错,但是802.3依然有帧头。 其实帧头也就是上一个帧的尾。
作者:
gammachang
时间:
2009-10-23 12:28
LZ的帖子让我有时光倒流的感觉,恍如又见到了为NetWare3.12编写 net.cfg文件的情景。
特地上网找了一下802.3的帧结构
Ethernet的标准是Intel、Xeror、Dec这几家公司发起,与IEEE802体系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把功能层次分得很细。
Ieee802体系下面有很多子协议,位于这些子协议上层的有802.1(vlan用的802.1q,身份认证用802.1x)、802.2,下面的物理层有总线网、令牌网、环网等几种形式,现在还有WiFi的802.11,WiMax的802.16等。
而IXD发展的Ethernet已经停止发展了,虽然Ethernet的定义与802.3不一样,但实际上是兼容的,交换机的转发规则区分不开它们,源和目的的处理机制可以调整一下。
至于你搞不明白的--Ethernet2里面没有帧长度如何判断帧结束的问题,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是模糊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Bit time”的概念,说是两个以太网帧之间的间隔必须是多少“bit time”(与速率有关),否则就会出错。上google查又全部是英文的,一下看不过来。
作者:
kentchoi
时间:
2009-10-23 12:35
明白,谢谢了
作者:
unixlinuxsys
时间:
2009-10-23 13:02
最简单就是:
google
802.3
回车
作者:
ssffzz1
时间:
2009-10-23 13:46
LS的你自己搜搜试试。802.3依靠什么定界的。
作者:
dinoco
时间:
2009-10-23 13:52
高效率啊
作者:
sky2d
时间:
2009-10-26 14:40
在帧和帧之间除了前导符还有1个 帧间隙(gap),这个帧间隙有最小值,100兆是0.96us,必须大于等于这个值!
作者:
testvpn
时间:
2009-10-26 16:11
问下为什么我抓包的时候都看不到前导码和FCS字段?直接就是以目标mac地址开始的。
只抓过以太网的包,没见过802.3的
因为没有看到FCS字段,所以小包都是填充到60字节。
作者:
ssffzz1
时间:
2009-10-26 16:15
这个是有网卡的芯片自身处理的,已经过滤掉了。因此抓不到。
作者:
kentchoi
时间:
2009-10-26 16:22
是,确实抓不到,,,如果能抓到看,,我也不会上来问了。。。呵呵
作者:
testvpn
时间:
2009-10-26 16:44
哦,原来被网卡过滤掉了。。。
可是为什么要过滤掉呢。。。我觉得这样不利于排错啊。 比如数据包经过交换机,加了VLAN tag,所以FCS字段重新计算了,如果因为交换机软件问题给计算错了,那在目的端根本抓不到数据包? FCS错误数据包直接丢弃? 还是FCS字段根本不使用?
作者:
ssffzz1
时间:
2009-10-26 17:06
直接丢弃。
作者:
testvpn
时间:
2009-10-26 17:36
明白了,谢谢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