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FreeBSD 8.1 Relase 版本中文乱码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happig
时间:
2010-09-14 13:53
标题:
FreeBSD 8.1 Relase 版本中文乱码问题
环境: FreeBSD 8.1 Relase + KDE 4.4.5+ Xorg -1.7.5 + 文泉驿字体
设置:
1、安装Kde4-l10n-zh_CN package。
2、国家与区域中增加了简体中文。
3、在~/.cshrc下面增加:
setenv LANG zh_CN.UTF-8 --其它的如:GBK,GB2312,GB18030,eucCN 都尝试过。
setenv LC_CTYPE zh_CN.UTF-8 --同上
setenv LC_ALL zh_CN.UTF-8 --同上
现象:
1、KDE的中文界面可以正常的显示。
2、dolphin(文件管理器)自动挂载的windows分区的中文显示乱码。
3、totem,gedit 可以打开显示乱码的文件,内容与文件名都显示正常,但是另存一个中文名后(UFS分区上),也显示乱码。
4、Kwrite则显示乱码,但将文件存成UTF-8格式后,也可以正常打开。
我尝试过的操作:
1、根据手册中提示,安装ports/chinese/auto-cn-l10n ports,并完成设置。 --结果不行。
2、更换不同的locale.
3、 手动mount_ntfs -C GBK /dev/ntfs/soft /media/soft
mount_msdosfs -L zh_CN.GBK /dev/msdosfs/KINGSTON /media/KINGSTON
问题:
1、如何能正常的显示中文?
2、dolphin自动挂载的时候的参数在哪里?中文显示乱码能不能通过调整参数达到目的 ?
3、为什么UFS分区上的中文名称也不能显示,但是totem,gedit则可以正常显示?
感谢大家启发我!
作者:
macafee
时间:
2010-09-14 15:55
这个问题暂时无解,不过FBC里有人好象提到过零时解决措施。
作者:
happig
时间:
2010-09-14 16:00
本帖最后由 happig 于 2010-09-14 16:10 编辑
回复
2#
macafee
临时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请告知一下。
谢谢!
-----
在发了帖子后,我去对比了一下gedit与kwrite这两个程序发现了下面的情况:
1、Kwrite里面能另存的编码有限,里面有UTF-8,我想这也是他能识别UTF-8编码的原因吧。
2、gedit则识别的编码更多,并且还可以往里面添加编码。我想这也是他无论在locale下面都可以打开文件而不乱码的原因。
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呢?
就是让Kwrite也识别了locale中的编码,它不就会说外国话了吗?
请知道的朋友告诉一下,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Kwrite与gedit识别locale方式的实现区别在哪里呢?
作者:
macafee
时间:
2010-09-14 21:46
自己去FBC搜一下NTFS就有了!
作者:
nzg88992
时间:
2010-09-15 09:38
用pcbsd不得了
作者:
pagx
时间:
2010-09-15 09:52
http://www.freebsdchina.org/foru ... er=asc&start=20
如果只打算使用UTF-8的locale的话,建议所有的patch都打上(locale的参数会被驱动忽略,直接使用UTF-
。不过我觉得有人把NTFS的驱动重新从NetBSD同步一下就更好了,因为NetBSD的NTFS驱动已经直接支持UTF-8的了。
作者:
zero-B
时间:
2010-09-16 08:48
1、KDE 的中文环境需要单独安装,你已经安装了,能显示中文应该是正常的,不知道和 locale 的设置有没关系。
2、“国家与区域中增加了简体中文。”没弄过,是不是使用 KDE 才需要弄?我一直使用 GNOME。
3、.cshrc 里增加了你的那些语句,也需要在 .xinitrc 里增加才行。另外,如果需要挂载 windows 分区,那么 lcoale 的设置应该是 zh_CN.eucCN,我也尝试过很多的 locale 设置,只有这个显示 WIN 分区的中文才正常。
4、dolphin(文件管理器)没用过,部分 FM (文件管理器)是用脚本启动的,而非二进制,你可以尝试下。
5、GEDIT、KWRITE,截个图来看看。
6、“为什么UFS分区上的中文名称也不能显示,但是totem,gedit则可以正常显示?”先把 .xinitrc 设置完了再试试?
我的 ~/.chsrc 中文 locale 部分:
setenv LANG zh_CN.eucCN
setenv LC_CTYPE zh_CN.eucCN
setenv LC_ALL zh_CN.eucCN
~/.xinitrc:
export LANG zh_CN.eucCN
export LC_CTYPE zh_CN.eucCN
export LC_ALL zh_CN.eucCN
exec your_desktop_session
你参考下,如果不行的话,把你的 ~/.cshrc ~/.xinitrc 发来看看
作者:
happig
时间:
2010-09-16 17:20
回楼上的:
我的Shell是CSH,里面的配置与.xinitrc中的内容一致:
setenv XMODIFIERS @im=fcitx
setenv LANG=zh_CN.eucCN
setenv LC_CTYPE=zh_CN.eucCN
setenv LC_ALL=zh_CN.eucCN
听说是由于编码不能支持自动检测引起的;所以我现在已经将编码改成zh_CN.UTF-8,然后再将NTFS用ntfs-3g挂载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NTFS,UFS都不乱码了。
至于说FAT分区的,我找了个patch,说是打上就可以正常的显示了,今天刚把内核编译完成,如果测试通过的话,会把补丁放上来。
谢谢你的热心帮助!
作者:
love2006
时间:
2010-09-18 12:23
locale用GBK可以跟windows兼容
出现乱码可能没有安装中文字体,安装宋体看看
作者:
happig
时间:
2010-09-23 10:14
回复
9#
love2006
这个好像不是这个问题引起的,我当时是装了中文字体的。
现在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修改了一个mount.c的源文件,安装fusefs_ntfs,实现了开机自动mount,读写也正常。
不过,在使用KDE中那个文件管理器时,需要在系统中将“自动mount的选取去掉,否则会出现重复mount.
作者:
pagx
时间:
2010-09-25 23:22
fusefs_ntfs 读写速度都比较慢。况且写入的话,时不时有bug, 所以个人不时很建议安装的,如果是只读的话内置的ntfs速度快。对于locale的,不建议使用GBK/GB2312的。没啥优点,还存在一些软件的兼容问题。
作者:
pagx
时间:
2010-09-25 23:23
fusefs_ntfs 读写速度都比较慢。况且写入的话,时不时有bug, 所以个人不时很建议安装的,如果是只读的话内置的ntfs速度快。对于locale的,不建议使用GBK/GB2312的。没啥优点,还存在一些软件的兼容问题。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