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在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5 (32 位和 64 位)上安装 Oracle [打印本页]

作者: finer    时间: 2008-05-03 23:05
标题: 在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5 (32 位和 64 位)上安装 Oracle
概述
该指南以评估为目的,介绍了在商用硬件上安装 Oracle 数据库 11g 1 版的整个过程。 如果您是初次接触 Linux 和/或 Oracle,则本指南特别适合您。它首先介绍了一些基本知识,然后引导您从头进行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的整个安装过程。其中包含 32 位和 64 位体系结构的安装。除非另外说明,二者的安装步骤完全相同。
该指南提供的方法将采用最简单的途径(步骤数最少)来完成任务。该方法通常意味着所选择的配置将只适用于评估。因此,本指南既不适用于构建生产品质的环境,也不反映最佳实践。
本指南由四部分组成:第 1 部分介绍了如何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第 2 部分介绍了如何针对 Oracle 配置 Linux,第 3 部分讨论了 Oracle 数据库的安装要点,第 4 部分介绍了如何创建其他文件系统并介绍了
自动存储管理
(ASM)。附录提供的信息可帮助您了解新数据库的用法,包括如何交互地访问数据库、如何停止并重启数据库及相关服务。
第 1 部分:安装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5
本部分介绍了如何在您的硬件上安装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5 (OEL5)。请花点时间确保您的硬件满足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所需的最低硬件要求。
最低硬件要求:
32 位 (x86)

64 位 (x86_64)

注:Linux 和 Oracle 必须安装在同一体系结构上。32 位 Oracle 只能运行于 32 位 Linux 之上,64 位 Oracle 只能运行于 64 位 Linux 之上。
现在,我们将逐步演示在服务器上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的过程。本文假设进行 Linux 系统全新安装(有别于升级),并假设服务器为 Oracle 所专用,且服务器上没有其他操作系统或数据。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经认证可以在不需要更新的情况下运行 OEL5 的基本版本。可以免费
下载
OEL5。
  • 使用第一张 CD 或 DVD 启动服务器。

  • 启动屏幕出现,并在底部显示 boot:提示符。


  •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splash 屏幕
  • 单击 Next
  • 语言选择

  • 配置键盘

  • 安装或升级
  • 选择 Install 并单击 Next
  • 设置磁盘分区

  • 网络配置

  • 选择时区

  • 设置 Root 口令

  • 软件包安装

  • 安装程序包

  • 软件安装结束后
  • 取出所有 CD/DVD 启动介质。
  • 单击 Next
  • 欢迎参加甲骨文开发者大会
  • 单击 Forward
  • 许可协议

  • 配置防火墙

  • SELinux
  • 从下拉菜单中选择 Disabled 并单击 Forward
  • Kdump

  • 日期和时间

  • 系统用户

  • 声卡
  • 如果有声卡,对其进行配置并单击 Forward
  • 其他 CD

  • 系统将重启
  • 出现一个图形登录屏幕。
  • 恭喜!您的 OEL5 软件现已安装完毕。
    安装必需的软件包
    额外的 Linux 软件程序包必须在安装 Oracle 软件之前完成安装。程序包的要求对 32 位和 64 位体系结构而言各不相同,因此本部分包含针对每种体系结构的单独说明。
    32 位 (x86) 安装
    所需内核版本:2.6.18。该内核或其他更新的内核可用于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
    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检查内核版本:
    uname -r
    Ex:
    # uname -r
    2.6.18-8.el5
    所需程序包版本(或更高):

    如果您已经按照 Oracle 的建议执行了“默认 RPM”安装,则还需要安装一些必需的程序包:

    要安装其余的程序包,加载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介质,然后转到包含 RPM 的目录。
    某些必需的程序包依赖于其他程序包,因此依赖程序包也必须安装。以 root 身份登录,运行下面的命令,以安装其余的必需程序包及它们依赖的程序包:
    加载 CD 2
    cd cd_mount_point/Server
    rpm -ivh compat-libstdc++-33* elfutils-libelf-devel* glibc-devel-2* glibc-headers-2* gcc-4* libgomp-4* gcc-c++-4* libaio-devel* libstdc++-devel-4* unixODBC*
    例如:
    # rpm -ivh compat-libstdc++-33* elfutils-libelf-devel* glibc-devel-2* glibc-headers-2* gcc-4* libgomp-4* gcc-c++-4* libaio-devel* libstdc++-devel-4* unixODBC*
    warning:compat-libstdc++-33-3.2.3-61.i386.rpm:Header V3 DSA signature:NOKEY, key ID 1e5e0159
    Preparing...########################################### [100%]
    1:unixODBC ########################################### [ 8%]
    2:libstdc++-devel ########################################### [ 17%]
    3:libgomp ########################################### [ 25%]
    4:glibc-headers ########################################### [ 33%]
    5:glibc-devel ########################################### [ 42%]
    6:gcc ########################################### [ 50%]
    7:gcc-c++ ########################################### [ 58%]
    8:unixODBC-devel ########################################### [ 67%]
    9:libaio-devel ########################################### [ 75%]
    10:compat-libstdc++-33 ########################################### [ 83%]
    11:elfutils-libelf-devel-s########################################### [ 92%]
    12:elfutils-libelf-devel ########################################### [100%]
    加载 CD 3
    cd cd_mount_point/Server
    rpm -ivh sysstat*
    例如:
    # rpm -ivh sysstat*
    warning:sysstat-7.0.0-3.el5.i386.rpm:Header V3 DSA signature:NOKEY, key ID 1e5e0159
    Preparing...########################################### [100%]
    1:sysstat ########################################### [100%]
    运行下面的命令,验证所需的程序包已安装到您的系统上:
    rpm -q compat-libstdc++-33 elfutils-libelf-devel glibc-devel-2.5 gcc gcc-c++ libaio-devel libstdc++-devel \
    unixODBC unixODBC-devel sysstat binutils elfutils-libelf glibc glibc-common libaio libgcc libstdc++ make
    Ex:
    # rpm -q compat-libstdc++-33 elfutils-libelf-devel glibc-devel-2.5 gcc gcc-c++ libaio-devel libstdc++-devel \
    > unixODBC unixODBC-devel sysstat binutils elfutils-libelf glibc glibc-common libaio libgcc libstdc++ make
    compat-libstdc++-33-3.2.3-61
    elfutils-libelf-devel-0.125-3.el5
    glibc-devel-2.5-12
    gcc-4.1.1-52.el5
    gcc-c++-4.1.1-52.el5
    libaio-devel-0.3.106-3.2
    libstdc++-devel-4.1.1-52.el5
    unixODBC-2.2.11-7.1
    unixODBC-devel-2.2.11-7.1
    sysstat-7.0.0-3.el5
    binutils-2.17.50.0.6-2.el5
    elfutils-libelf-0.125-3.el5
    glibc-2.5-12
    glibc-common-2.5-12
    libaio-0.3.106-3.2
    libgcc-4.1.1-52.el5
    libstdc++-4.1.1-52.el5
    make-3.81-1.1
    64 位 (x86_64) 安装
    所需内核版本:2.6.18。该内核或其他更新的内核可用于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
    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检查内核版本:
    uname -rm
    Ex:
    # uname -rm
    2.6.18-8.el5 x86_64
    所需程序包版本(或更高):
  • binutils-2.17.50.0.6
  • compat-libstdc++-33-3.2.3
  • compat-libstdc++-33-3.2.3(32 位)
  • elfutils-libelf-0.125
  • elfutils-libelf-devel-0.125
  • gcc-4.1.1
  • gcc-c++-4.1.1
  • glibc-2.5-12
  • glibc-2.5-12(32 位)
  • glibc-common-2.5
  • glibc-devel-2.5
  • glibc-devel-2.5-12(32 位)
  • libaio-0.3.106
  • libaio-0.3.106(32 位)
  • libaio-devel-0.3.106
  • libgcc-4.1.1
  • libgcc-4.1.1(32 位)
  • libstdc++-4.1.1
  • libstdc++-4.1.1(32 位)
  • libstdc++-devel 4.1.1
  • make-3.81
  • sysstat-7.0.0 注意,有大量的程序包需要同时安装 64 位和 32 位的 RPM。幸运的是,二者在 64 位 Linux 安装介质上均有提供。
    如果您已经按照 Oracle 的建议执行了“默认 RPM”安装,则还需要安装一些必需的程序包:

    要安装其余的程序包,加载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介质,然后转到包含 RPM 的目录。
    某些必需的程序包依赖于其他程序包,因此依赖程序包也必须安装。以 root 身份登录,运行下面的命令,以安装其余的必需程序包及它们依赖的程序包:
    加载 CD 2
    mount -t iso9660 -r /dev/cdrom /media
    cd /media/Server
    rpm -ivh elfutils-libelf-devel*.x86_64.rpm glibc-devel-2* gcc-4*.x86_64.rpm gcc-c++-4*.x86_64.rpm libstdc++-devel-4*.x86_64.rpm glibc-headers*.x86_64.rpm libgomp*.x86_64.rpm
    例如:
    # rpm -ivh elfutils-libelf-devel*.x86_64.rpm glibc-devel-2* gcc-4*.x86_64.rpm gcc-c++-4*.x86_64.rpm libstdc++-devel-4*.x86_64.rpm glibc-headers*.x86_64.rpm libgomp*.x86_64.rpm
    warning:elfutils-libelf-devel-0.125-3.el5.x86_64.rpm:Header V3 DSA signature:NOKEY, key ID 1e5e0159
    Preparing...########################################### [100%]
    1:glibc-headers ########################################### [ 11%]
    2:glibc-devel ########################################### [ 22%]
    3:libgomp ########################################### [ 33%]
    4:gcc ########################################### [ 44%]
    5:libstdc++-devel ########################################### [ 56%]
    6:gcc-c++ ########################################### [ 67%]
    7:glibc-devel ########################################### [ 78%]
    8:elfutils-libelf-devel-s########################################### [ 89%]
    9:elfutils-libelf-devel ########################################### [100%]
    cd /
    eject
    加载 CD 3
    mount -t iso9660 -r /dev/cdrom /media
    cd /media/Server
    rpm -ivh compat-libstdc++-33* libaio-devel*.x86_64.rpm
    例如:
    # rpm -ivh compat-libstdc++-33* libaio-devel*.x86_64.rpm
    warning:compat-libstdc++-33-3.2.3-61.i386.rpm:Header V3 DSA signature:NOKEY, key ID 1e5e0159
    Preparing...########################################### [100%]
    1:libaio-devel ########################################### [ 33%]
    2:compat-libstdc++-33 ########################################### [ 67%]
    3:compat-libstdc++-33 ########################################### [100%]
    cd /
    eject
    加载 CD 4
    mount -t iso9660 -r /dev/cdrom /media
    cd /media/Server
    rpm -ivh sysstat*
    例如:
    # rpm -ivh sysstat*
    warning:sysstat-7.0.0-3.el5.x86_64.rpm:Header V3 DSA signature:NOKEY, key ID 1e5e0159
    Preparing...########################################### [100%]
    1:sysstat ########################################### [100%]
    运行下面的命令,验证所需的程序包已安装到您的系统上:
    rpm -q --queryformat "%{NAME}-%{VERSION}-%{RELEASE} (%{ARCH})\n" binutils \
    compat-libstdc++-33 elfutils-libelf elfutils-libelf-devel gcc gcc-c++ glibc \
    glibc-common glibc-devel-2.5 libaio libaio-devel libgcc libstdc++ libstdc++-devel \
    make sysstat
    Ex:
    # rpm -q --queryformat "%{NAME}-%{VERSION}-%{RELEASE} (%{ARCH})\n" binutils \
    > compat-libstdc++-33 elfutils-libelf elfutils-libelf-devel gcc gcc-c++ glibc \
    > glibc-common glibc-devel-2.5 libaio libaio-devel libgcc libstdc++ libstdc++-devel \
    > make sysstat
    binutils-2.17.50.0.6-2.el5 (x86_64)
    compat-libstdc++-33-3.2.3-61 (i386)
    compat-libstdc++-33-3.2.3-61 (x86_64)
    elfutils-libelf-0.125-3.el5 (x86_64)
    elfutils-libelf-devel-0.125-3.el5 (x86_64)
    gcc-4.1.1-52.el5 (x86_64)
    gcc-c++-4.1.1-52.el5 (x86_64)
    glibc-2.5-12 (i686)
    glibc-2.5-12 (x86_64)
    glibc-common-2.5-12 (x86_64)
    glibc-devel-2.5-12 (x86_64)
    glibc-devel-2.5-12 (i386)
    libaio-0.3.106-3.2 (x86_64)
    libaio-0.3.106-3.2 (i386)
    libaio-devel-0.3.106-3.2 (x86_64)
    libgcc-4.1.1-52.el5 (x86_64)
    libgcc-4.1.1-52.el5 (i386)
    libstdc++-4.1.1-52.el5 (x86_64)
    libstdc++-4.1.1-52.el5 (i386)
    libstdc++-devel-4.1.1-52.el5 (x86_64)
    make-3.81-1.1 (x86_64)
    sysstat-7.0.0-3.el5 (x86_64)
    第 2 部分:针对 Oracle 配置 Linux
    Linux 软件现已安装完毕,您需要针对 Oracle 对其进行配置。本部分将逐步讲解针对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配置 Linux 的过程。
    创建 Oracle 组和用户帐户
    接下来,创建用于安装和维护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软件的 Linux 组和用户帐户。用户帐户将称为 oracle,而组将称为 oinstall 和 dba。以 root 用户身份执行以下命令:
    /usr/sbin/groupadd oinstall
    /usr/sbin/groupadd dba
    /usr/sbin/useradd -m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id oracle
    Ex:
    # /usr/sbin/groupadd oinstall
    # /usr/sbin/groupadd dba
    # /usr/sbin/useradd -m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 id oracle
    uid=501(oracle) gid=502(oinstall) groups=502(oinstall),503(dba)
    设置 oracle 帐户的口令:
    passwd oracle
    Ex:
    # passwd oracle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oracle.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创建目录
    现在创建目录来存放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软件及数据库文件。本指南在创建目录结构时所用的命名惯例符合最佳灵活结构 (OFA) 规范。有关 OFA 标准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针对 Linux 的 Oracle 数据库安装指南 11g 第 1 版 (11.1)

    附录 D

    以下假设在根文件系统中创建目录。这样做是为了简便起见,不建议将其作为通用做法。这些目录通常被创建为单独的文件系统。
    以 root 用户身份执行以下命令:
    mkdir -p /u01/app/oracle
    chown -R oracle:oinstall /u01/app
    chmod -R 775 /u01/app
    配置 Linux 内核参数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需要以下所示的内核参数设置。给出的值都为最小值,因此如果您的系统使用一个更大的值,则不要进行更改。Linux 允许在系统启动并运行时修改大多数内核参数,所以无需在修改内核参数后重启系统。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536870912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fs.file-max = 65536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net.core.rmem_default=4194304
    net.core.wmem_default=262144
    net.core.rmem_max=4194304
    net.core.wmem_max=262144
    注意,OEL 5 已经为 kernel.shmall 和 kernel.shmmax 定义了值。如果默认值等于或大于要求值,则使用默认值。
    如果您按照以上说明安装了 Linux,且内核参数全部采用默认值,则只需在以 root 用户身份登录后执行下命令。
    cat >> /etc/sysctl.conf > /etc/sysctl.conf  kernel.shmmni = 4096
    >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 fs.file-max = 65536
    >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 net.core.rmem_default=4194304
    > net.core.wmem_default=262144
    > net.core.rmem_max=4194304
    > net.core.wmem_max=262144
    > EOF
    # /sbin/sysctl -p
    net.ipv4.ip_forward = 0
    net.ipv4.conf.default.rp_filter = 1
    net.ipv4.conf.default.accept_source_route = 0
    kernel.sysrq = 0
    kernel.core_uses_pid = 1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kernel.msgmnb = 65536
    kernel.msgmax = 65536
    kernel.shmmax = 4294967295
    kernel.shmall = 268435456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fs.file-max = 65536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net.core.rmem_default = 4194304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net.core.rmem_max = 4194304
    net.core.wmem_max = 262144
    以 root 用户身份运行以下命令来验证您的设置:
    /sbin/sysctl -a | grep shm
    /sbin/sysctl -a | grep sem
    /sbin/sysctl -a | grep file-max
    /sbin/sysctl -a | grep ip_local_port_range
    /sbin/sysctl -a | grep rmem_default
    /sbin/sysctl -a | grep rmem_max
    /sbin/sysctl -a | grep wmem_default
    /sbin/sysctl -a | grep wmem_max
    Ex:
    # /sbin/sysctl -a | grep shm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hmall = 268435456
    kernel.shmmax = 4294967295
    kernel.shm-use-bigpages = 0
    # /sbin/sysctl -a | grep sem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 /sbin/sysctl -a | grep file-max
    fs.file-max = 65536
    # /sbin/sysctl -a | grep ip_local_port_range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 /sbin/sysctl -a | grep rmem_default
    net.core.rmem_default = 4194304
    # /sbin/sysctl -a | grep rmem_max
    net.core.rmem_max = 4194304
    # /sbin/sysctl -a | grep wmem_default
    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
    # /sbin/sysctl -a | grep wmem_max
    net.core.wmem_max = 262144
    为 oracle 用户设置 Shell 限制
    Oracle 建议对每个 Linux 帐户可以使用的进程数和打开的文件数设置限制。要进行这些更改,以 root 用户的身份执行下列命令:
    cat >> /etc/security/limits.conf > /etc/pam.d/login
    修改 bash 和 ksh 的默认配置文件以及 cshell 的默认登录脚本。
    cat >> /etc/profile > /etc/csh.login
    第 3 部分:安装 Oracle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可以从 OTN 下载获得。Oracle 提供了一个免费的
    开发和测试许可
    。但不提供支持,且该许可不允许用于生产目的。OTN 提供了完整的许可协议。
    要使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发行套件介质可以在服务器上使用,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其直接下载到服务器。
    使用图形登录以 oracle 用户身份登录。
    创建一个目录以存放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发行套件:
    mkdir 11gR1_db
    要从 OTN 上下载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将浏览器转到
    Oracle 数据库下载页面
    。阅读 OTN 许可协议。如果您接受限制和许可协议,则单击 Accept License Agreement
    单击 Linux x86 链接(32 位)或 Linux x86-64 链接(64 位),然后将文件保存在您专门为此创建的目录下 (11gR1_db) — 如果您尚未登录 OTN,此时可能会提示您进行登录。
    解压缩此文件。
    cd 11gR1_dbFor 32-bit
    unzip linux_11gR1_database.zipFor 64-bit
    unzip linux.x64_11gR1_database.zip
    安装软件并创建数据库
    使用 oracle 帐户登录。
    转到包含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软件的目录。 Ex:
    $ cd $HOME/11gR1_db/database
    启动 Oracle 通用安装程序。
    $ ./runInstaller
  • 选择安装方式

  • 指定清单目录和凭证


  • 产品特定的前提条件检查

  • Oracle 配置管理器注册
  • 针对该演示,保留禁用状态并单击 Next
  • 总结


  • 安装
  • 将显示安装进度
  • 配置助理

  • 执行配置脚本

  • 安装结束

  • 恭喜!您的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数据库现在已经就绪,可以使用了。
    第 4 部分:配置存储
    我们在第 3 部分中创建的数据库使用单一文件系统进行磁盘存储。但为 Oracle 数据库配置存储的方式还有其他许多种。
    本部分介绍了为数据库配置磁盘存储的其他方法。尤其是,它描述了如何创建其他文件系统以及如何使用自动存储管理 (ASM)。
    对磁盘进行分区
    为了使用文件系统或 ASM,您必须有未分配的磁盘分区。该部分将介绍如何创建新文件系统或 ASM 使用的分区。
    警告:对磁盘进行错误分区是删除硬盘上所有内容的最可靠、最快捷的方法之一。如果不确定如何分区,请先停下来,找人帮帮您,否则您将冒丢失数据的危险。
    此示例使用 /dev/sda(一个没有分区的空磁盘)为整个磁盘创建一个分区。
    Ex:
    # fdisk /dev/sda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30401.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
    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
    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
    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
    (e.g., DOS FDISK, OS/2 FDISK)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a: 250.0 GB, 25005935001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040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Partition number (1-4): 1
    First cylinder (1-30401, default 1):
    Using default value 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30401, default 30401):
    Using default value 30401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现在验证新分区:
    Ex:
    # fdisk -l /dev/sda
    Disk /dev/sda: 250.0 GB, 25005935001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3040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1 30401 244196001 83 Linux
    对每个要分区的磁盘重复上述步骤。接下来的“文件系统”部分使用了一个单一磁盘分区 /dev/sda1。ASM 示例使用了两张磁盘:/dev/sda1 和 /dev/sdb1。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为 Oracle 数据库存储数据文件、重做日志和控制文件最常用的方法。文件系统易于实施,并且无需第三方软件来管理。
    大多数情况下,文件系统在 Linux 的初始安装过程中创建。但有时必须在初始安装后(如安装新磁盘驱动器后)创建新文件系统。
    本部分介绍了如何构建新文件系统以及如何在 Oracle 数据库中使用它。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必须以 root 用户身份运行所有命令。
    创建文件系统
    使用 ext3 创建这个新的文件系统。也可以使用其他文件系统,但 ext3 在系统崩溃时可提供最快的恢复。
    Ex:
    # mke2fs -j /dev/sda1
    mk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30539776 inodes, 61049000 blocks
    3052450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0
    1864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16384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 11239424, 20480000, 23887872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28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创建挂载点
    文件系统必须有一个挂载点,它只是一个空的目录,新文件系统在这里与系统目录树“相连”。挂载点的命名应遵循 Oracle 灵活结构 (OFA) 标准。有关 OFA 标准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针对 Linux 的 Oracle 数据库安装指南 11g 第 1 版 (11.1)

    附录 D

    由于第 1 部分中已经创建了 /u01 目录,本例将使用 /u02。
    Ex:
    # mkdir /u02
    将新文件系统添加到 /etc/fstab
    因此新文件系统将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您需要向描述新文件系统及其安装位置的 /etc/fstab 文件中添加一行。使用文本编辑器向 /etc/fstab 中添加如下所示的一行。
    /dev/sda1 /u02 ext3 defaults 1 2
    挂载新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挂载后就可以使用了。只有挂载了文件系统,才能在其中存储文件。使用以下命令挂载文件系统并验证它是否可用。
    mount /u02
    df -h /u02
    Ex:
    # mount /u02
    # df -h /u02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230G 188M 218G 1% /u02
    创建 Oracle 目录并设置权限
    现在,创建一个用于存放您的 Oracle 数据库文件的目录。该示例中使用的目录名遵循数据库的 OFA 标准命名惯例,即 ORACLE_SID=demo1。
    mkdir -p /u02/app/oracle/oradata/demo1
    chown -R oracle:oinstall /u02/app
    chmod -R 775 /u02/app
    在新文件系统中创建一个新表空间
    新文件系统已可以使用。接下来,在文件系统中创建一个用于存储数据库对象的新表空间。以 SYSTEM 用户身份连接到数据库,然后执行 CREATE TABLESPACE 语句,并在新文件系统中指定数据文件。
    Ex:
    $ sqlplus
    SQL*Plus: Release 11.1.0.6.0 - Production on Sun Nov 4 15:19:00 2007
    Copyright (c) 1982, 2007, Oracle. All rights reserved.
    Enter user-name: system
    Enter password:
    Connected to:
    Oracle Database 11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1.1.0.6.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Data Mining and Real Application Testing options
    SQL> create tablespace data1
    2 datafile '/u01/app/oracle/oradata/demo1/data1_01.dbf' size 100m
    3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4 segment space management auto;
    Tablespace created.
    现在,可以使用此新表空间存储数据库对象,如表和索引。
    Ex:
    SQL> create table demotab (id number(5) not null primary key,
    2 name varchar2(50) not null,
    3 amount number(9,2))
    4 tablespace data1;

    Table created.
    自动存储管理 (ASM)
    ASM 是一个磁盘存储选件,它以与平台无关的方式提供文件系统、逻辑卷管理器以及软件 RAID 等服务。ASM 可以条带化和镜像磁盘,从而实现了在数据库被加载的情况下添加或移除磁盘以及自动平衡 I/O 以删除“热点”。它还支持直接和异步的 I/O 并使用 Oracle9i 中引入的 Oracle 数据管理器 API(简化的 I/O 系统调用接口)。
    ASM 不是通用的文件系统,只能用于 Oracle 数据库相关文件。ASM 中的文件既可以由数据库自动创建和命名(使用 Oracle 管理文件特性),也可以由 DBA 手动创建和命名。ASM 文件不能使用 ls、cp 和 dd 等操作系统命令进行访问。要管理 ASM 文件,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或 Oracle 提供的其他方法。
    ASM 作为单独的 Oracle 实例实施,只有在运行时,其他数据库才能访问它。ASM 需要的内存不多:对大多数系统,只需 64 MB。
    安装 ASM
    ASM 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存储类型,包括原始分区、RAID LUN 和 NFS 文件。对于 Linux 系统,Oracle 提供一个名为 ASMLib 的自定义设备驱动程序,在 Linux 上安装 ASM 时通常都会推荐该程序。ASMLib 可从 OTN 上
    免费下载
    。本部分将逐步讲解使用 ASMLib 2.0 配置简单 ASM 实例以及构建使用 ASM 作为磁盘存储的数据库的全过程。
    确定所需的 ASMLib 版本
    ASMLib 2.0 以三个 RPM 程序包组成的程序包集提供。
  • oracleasmlib-2.0 — ASM 库
  • oracleasm-support-2.0 — 用于管理 ASMLib 的实用程序
  • oracleasm — 用于 ASM 库的内核模块,特定于每个内核 每个 Linux 发布版本都有其自己的一组 ASMLib 2.0 程序包(OEL 5 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AS 使用相同的 RPM)。在各个发布版本内,每个内核版本都有一个对应的 oracleasm 程序包。以下部分介绍如何确定您需要哪套程序包。
    首先,以 root 用户身份登录并运行以下命令来确定所使用的内核:
    uname -rm
    Ex:
    # uname -rm
    2.6.18-8.el5 i686
    示例显示,这是一个 2.6.18 内核,补丁级别为 8,用于 32 位 x86 兼容硬件 (i686) 上的 Enterprise Linux 5。
    使用此信息在 OTN 上查找相应的 ASMLib 程序包:
  • 将 Web 浏览器指向
    http://www.oracle.com/technology/global/cn/tech/linux/asmlib/index.html

  • 为您的 Linux 版本选择链接(OEL5 用户可使用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AS 链接
    )。
  • 下载适用于您的 Linux 版本的 oracleasmlib 和 oracleasm-support 程序包。这些文件按体系结构分类(AMD64 / Intel em64t 用于 x86_64,IA64 用于 Itanium,IA32 用于 x86)。在每个部分的顶部都有一个 Library and Tools 标题。下载此标题下的两个文件 — 它们是支持实用程序和 ASM 库(分别是 oracleasm-support 和 oracleasmlib)。
  • 接着,下载与您的内核相对应的 oracleasm 程序包。上例中使用了 oracleasm-2.6.18-8.el5-2.0.4-1.el5.i686.rpm 程序包。注意,大多数内核版本的下方都会列出两个或三个驱动程序。例如:
    针对内核 2.6.18-8.el5 的驱动程序
    * oracleasm-2.6.18-8.el5xen-2.0.4-1.el5.i686.rpm
    * oracleasm-2.6.18-8.el5PAE-2.0.4-1.el5.i686.rpm
    * oracleasm-2.6.18-8.el5-2.0.4-1.el5.i686.rpm
    仅选择其中之一。在本例中,还提供了针对 Xen(虚拟机体系结构)、PAE(针对 RAM 超过 4GB 的 32 位系统)和“标准”32 位内核的驱动程序。
    接下来,通过以 root 用户身份执行以下命令来安装程序包:
    rpm -Uvh oracleasm-kernel_version-asmlib_version.cpu_type.rpm \
    oracleasmlib-asmlib_version.cpu_type.rpm \
    oracleasm-support-asmlib_version.cpu_type.rpm
    Ex:
    # rpm -Uvh oracleasm-2.6.18-8.el5-2.0.4-1.el5.i686.rpm \
    > oracleasm-support-2.0.4-1.el5.i386.rpm \
    oracleasmlib-2.0.3-1.el5.i386.rpm
    Preparing... ########################################### [100%]
    1:oracleasm-support ########################################### [ 33%]
    2:oracleasm-2.6.18-8.el5 ########################################### [ 67%]
    3:oracleasmlib ########################################### [100%]
    配置 ASMLib
    使用 ASMLib 之前,必须运行配置脚本来准备驱动程序。以 root 用户身份运行以下命令,并响应如下示例中所显示的提示。
    # /etc/init.d/oracleasm configure
    Configuring the Oracle ASM library driver.
    This will configure the on-boot properties of the Oracle ASM library
    driv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ll determine whether the driver is
    loaded on boot and what permissions it will have. The current values
    will be shown in brackets ('[]'). Hitting  without typing an
    answer will keep that current value. Ctrl-C will abort.
    Default user to own the driver interface []: oracle
    Default group to own the driver interface []: dba
    Start Oracle ASM library driver on boot (y/n) [n]: y
    Fix permissions of Oracle ASM disks on boot (y/n) [y]: y
    Writing Oracle ASM library driver configuration: [ OK ]
    Loading module "oracleasm": [ OK ]
    Mounting ASMlib driver filesystem: [ OK ]
    Scanning system for ASM disks: [ OK ]
    接下来,告诉 ASM 驱动程序您要使用的磁盘。Oracle 建议每个磁盘仅包含一个分区。有关创建分区的示例,请参见本部分起始处的“对磁盘进行分区”。
    通过以 root 用户身份运行以下命令来标记 ASMLib 使用的磁盘:
    /etc/init.d/oracleasm createdisk DISK_NAME device_name
    提示:DISK_NAME 应由大写字母组成。
    Ex:
    # /etc/init.d/oracleasm createdisk VOL1 /dev/sda1
    Marking disk "/dev/sdb1" as an ASM disk:                   [  OK  ]
    # /etc/init.d/oracleasm createdisk VOL2 /dev/sdb1
    Marking disk "/dev/sdb1" as an ASM disk:                   [  OK  ]Verify that ASMLib has marked the disks: # /etc/init.d/oracleasm listdisks
    VOL1
    VOL2
    创建 ASM 实例
    ASM 作为独立的 Oracle 实例运行,可以使用 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 创建和配置它。安装完 ASMLib 并标记磁盘后,就可以创建 ASM 实例了。
    以 oracle 身份登录并启动 runInstaller:
    $ ./runInstaller
  • 选择安装方式

  • 指定清单目录和凭证


  • 选择安装类型

  • 安装位置

  • 产品特定的前提条件检查

  • 选择配置选项

  • 配置自动存储管理

  • 特权操作系统组
  • 数据库操作员 (OSDBA) 组:dba
  • 数据库操作员 (OSOPER) 组:dba
  • ASM 管理员 (OSASM) 组:dba
  • 单击 Next
  • Oracle 配置管理器注册
  • 针对该演示,保留禁用状态
  • 单击 Next
  • 总结


  • 安装
  • 将显示安装进度
  • 执行配置脚本

  • 配置助理

  • 安装结束

  • 恭喜!您的新 Oracle ASM 实例已经启动并可以使用。
    创建数据库
    一旦创建了 ASM 实例,就创建一个数据库来使用 ASM 进行存储:
    以 oracle 身份登录并启动 runInstaller:
    $ ./runInstaller
  • 选择安装方式

  • 选择安装类型

  • 安装位置

  • 产品特定的前提条件检查

  • 选择配置选项

  • 选择数据库配置

  • 指定数据库配置选项

  • 指定数据库配置选项

  • 选择数据库管理选项

  • 指定数据库存储选项

  • 指定备份和恢复选项

  • 选择 ASM 磁盘组

  • 指定数据库模式口令

  • 特权操作系统组
  • 数据库操作员 (OSDBA) 组:dba
  • 数据库操作员 (OSOPER) 组:dba
  • ASM 管理员 (OSASM) 组:dba
  • 单击 Next
  • Oracle 配置管理器注册
  • 针对该演示,保留禁用状态
  • 单击 Next
  • 总结


  • 配置助理

  • 执行配置脚本

  • 安装结束

  • 恭喜!您的新 Oracle 数据库已经启动并可以使用。
    结论
    既然数据库已经启动并运行,您现在可以开始探索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提供的许多新特性了。最好先从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开始。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开始,
    Oracle 数据库概念 11g 第 1 版

    2 日 DBA 指南
    将帮您熟悉新数据库。OTN 还提供了一些旨在帮助您充分利用 Oracle 数据库 11g 第 1 版的文章。
    附录
    使用 SQL*Plus 访问数据库
    以 oracle 身份登录到 Linux。设置环境。
    设置 Oracle 环境变量:
    $ . oraenv
    ORACLE_SID = [demo1] ? demo1
    The Oracle base for ORACLE_HOME=/u01/app/oracle/product/11.1.0/db_1 is /u01/app/oracle
    运行 SQL*Plus:
    $ sqlplus
    SQL*Plus: Release 11.1.0.6.0 - Production on Sun Nov 4 23:56:47 2007
    Copyright (c) 1982, 2007, Oracle. All rights reserved.
    Enter user-name: / as sysdba
    Connected to:
    Oracle Database 11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1.1.0.6.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Data Mining and Real Application Testing options
    SQL>
    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11g 数据库控制
    在 Web 浏览器中,连接到安装过程中提供的 URL。
    例如:
    https://ds1.orademo.org:1158/em(如果数据库服务器不在 DNS 中,则必须使用 IP 地址代替主机名。)
    User Name:SYSTEM
    Password:
    Connect As:Normal
    单击  

    欢迎使用 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11g 数据库控制。
    启动和停止 Oracle 企业管理器数据库控制:
    $ emctl start dbconsole
    $ emctl stop dbconsole
    启动和停止监听器:
    监听器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在验证证书后创建数据库连接。要使用 OEM,必须先启动监听器。
    $ lsnrctl start
    $ lsnrctl stop
    启动和停止数据库:
    启动和停止数据库的最简单方法是从 OEM 控制台启动和停止。要从命令行执行此操作,请在以 oracle 身份登录后使用 SQL*Plus,如下所示:
    启动:
    $ sqlplus
    SQL*Plus: Release 11.1.0.6.0 - Production on Mon Nov 5 00:00:31 2007
    Copyright (c) 1982, 2007, Oracle. All rights reserved.
    Enter user-name: / as sysdba
    Connected to:
    Oracle Database 11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1.1.0.6.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Data Mining and Real Application Testing options
    SQL> startup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849530880 bytes
    Fixed Size 1303216 bytes
    Variable Size 377490768 bytes
    Database Buffers 465567744 bytes
    Redo Buffers 5169152 bytes
    Database mounted.
    Database opened.
    SQL> exit
    停止:
    $ sqlplus
    SQL*Plus: Release 11.1.0.6.0 - Production on Mon Nov 5 00:00:31 2007
    Copyright (c) 1982, 2007, Oracle. All rights reserved.
    Enter user-name: / as sysdba
    Connected to:
    Oracle Database 11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1.1.0.6.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OLAP, Data Mining and Real Application Testing options
    SQL> shutdown immediate
    Database closed.
    Database dismounted.
    ORACLE instance shut down.
    SQL> exit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66233/showart_665529.html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