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请教一下网卡利用DMA机制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具体流程 [打印本页]

作者: wbchu    时间: 2007-09-03 16:22
标题: 请教一下网卡利用DMA机制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具体流程
现在很多网卡都采用DMA机制进行数据传输。在传输数据之前,驱动程序维护一个发送数据包的描述符(descriptor),这个描述符一般是环形的,每个描述符都和一个sk_buff结构以及存放数据包的缓冲区相联系。这些都是在接收数据包之前由驱动程序完成的。请问:

     1.是不是驱动程序需要将descriptor的地址告诉网卡(写入相关寄存器?),这样网卡在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就可以直接通过DMA将数据包放入对应的内存区域了,之后触发中断通知CPU。CPU通过中断处理程序取出数据包,递交协议栈处理。那么为了使得网卡能够继续接收数据包,请问descriptor的信息是不是由CPU改动更新,然后再写入网卡寄存器中,还是由网卡自动更改其寄存器中的值,这一步是在什么地方完成的?

     2.在CPU取数据包时,把存有数据包的缓冲区与对应的descriptor脱开了,那么新的用于存放数据包的缓冲区是什么时候分配并和descriptor相联系的,又是怎么通知网卡的?

     3.网卡在接收数据包的时候是怎么判断这个descriptor是否能用?这是由硬件完成的吗?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有问题?大家有谁比较熟悉,能够谈谈DMA机制网卡接收数据包的具体过程。万分感谢了
作者: tent8    时间: 2007-09-11 09:07
问题1. DMA 描述符是个结构题一般包含4个域都是DWORD型 (当然有的不同) 每个描述符包含
“状态控制信息区”:如果是接收descriptor 当接收到数据时此域发送改变,如果是发送decriptor 当发送完数据包是发送改变。
“数据包buffer区”:包含一个缓存区的指针,当然每个缓存都是初始化时在sdram中申请好的。
“Frame控制信息”:指示当前帧的状态信息,其中包含是否是第一帧或最后一帧等情况。
“指向下个decriptor的指针”:下个descriptor的指针。
首先要在初始化时 在sdram中申请各个descriptor和buff的地址,配置好描述符后 赋值给dma寄存器。
descriptor的值是有cpu改动的,dma寄存器里只包含descriptor的地址而已。

问题2.当接收玩一包数据后,就需要改动 “descriptor的状态信息”和 descriptor的索引值,使指向下个描述符,dma再收到数据就会自动放到这个descriptor中了。

问题3. 当网卡收到数据时,dma会自动放到 dma寄存器指定的描述符的buffer中,接收动作是有自己控制的
也就是说档你接收玩数据是,再设置“接收descriptor的状态信息” 使dma开始接收数据,接收的数据也就放到当前描述符中了。

[ 本帖最后由 tent8 于 2007-9-11 09:23 编辑 ]
作者: tent8    时间: 2007-09-11 09:12
这里贴出  前段时间学习ks8695 switch驱动的学习笔记,里面有详细的程序流程图,和DMA descriptor结构的注释,
希望对你有用

Ks8695网口驱动流程图.rar

17.45 KB, 下载次数: 1268


作者: pejoicen    时间: 2015-04-07 22:05
好东西!回复 3# tent8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