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开漏 [打印本页]

作者: qfox    时间: 2007-07-24 15:05
标题: 开漏

开漏(open drain)和开集(open collector)

[url=http://www.mcukf.com/article/cxzry/2006/javascript:;]电路[/url]
设计
时我们常常遇到开漏(open drain)和开集(open collector)的概念。
所谓开漏
电路
概念中提到的“漏”就是指MOS FET的漏极。同理,开集
电路
中的“集”就是指三极管的集电极。开漏
电路
就是指以MOS FET的漏极为输出的
电路
。一般的用法是会在漏极外部的
电路
添加上拉电阻。完整的开漏
电路
应该由开漏器件和开漏上拉电阻组成。如图1所示:   
  

组成开漏形式的
电路
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利用外部
电路
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R pull-up ,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流。如图1。
2. 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Pin,连接到一条线上。形成“与逻辑”关系。如图1,当PIN_A、PIN_B、PIN_C任意一个变低后,开漏线上的逻辑就为0了。这也是I2C,SMBus等总线判断总线占用状态的原理。
3. 可以利用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改变传输电平。如图2, IC的逻辑电平由电源Vcc1决定,而输出高电平则由Vcc2决定。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低电平逻辑控制输出高电平逻辑了。
4. 开漏Pin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则只能输出低电平。
5. 标准的开漏脚一般只有输出的能力。添加其它的判断
电路
,才能具备双向输入、输出的能力。

应用
中需注意:
1.   开漏和开集的原理类似,在许多
应用
中我们利用开集
电路
代替开漏
电路
。例如,某输入Pin要求由开漏
电路
驱动。则我们常见的驱动方式是利用一个三极管组成开集
电路
来驱动它,即方便又节省成本。如图3。
2.  上拉电阻R pull-up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沿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反之亦然。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9881/showart_345781.html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