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 命令
ls是英文单词list的简写,其功能为列出目录的内容。这是用户最常用的一个命令之一,因为用户需要不时地查看某个目录的内容。该命令类似于DOS下的dir命令。
语法:ls [选项] [目录或是文件]
对于每个目录,该命令将列出其中的所有子目录与文件。对于每个文件,ls将输出 其文件名以及所要求的其他信息。默认情况下,输出条目按字母顺序排序。当未给出目录名或是文件名时,就显示当前目录的信息。
命令中各选项的含义如下:
- a 显示指定目录下所有子目录与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 A 显示指定目录下所有子目录与文件,包括隐藏文件。但不列出“.”和 “..”。
- b 对文件名中的不可显示字符用八进制逃逸字符显示。
- c 按文件的修改时间排序。
- C 分成多列显示各项。
- d 如果参数是目录,只显示其名称而不显示其下的各文件。往往与l选项一起使 用,以得到目录的详细信息。
- f 不排序。该选项将使lts选项失效,并使aU选项有效。
- F 在目录名后面标记“/”,可执行文件后面标记“*”,符号链接后面标记 “@”,管道(或FIFO)后面标记“|”,socket文件后面标记“=”。
- i 在输出的第一列显示文件的i节点号。
- l 以长格式来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这个选项最常用。
每行列出的信息依次是: 文件类型与权限 链接数 文件属主 文件属组 文件大小 建立或最近修改的时间 名字
对于符号链接文件,显示的文件名之后有“—〉”和引用文件路径名。
对于设备文件,其“文件大小”字段显示主、次设备号,而不是文件大小。
目录中的总块数显示在长格式列表的开头,其中包含间接块。
- L 若指定的名称为一个符号链接文件,则显示链接所指向的文件。
- m 输出按字符流格式,文件跨页显示,以逗号分开。
- n 输出格式与l选项相同,只不过在输出中文件属主和属组是用相应的UID号和 GID号来表示,而不是实际的名称。
- o 与l选项相同,只是不显示拥有者信息。
- p 在目录后面加一个“/”。
- q 将文件名中的不可显示字符用“?”代替。
- r 按字母逆序或最早优先的顺序显示输出结果。
- R 递归式地显示指定目录的各个子目录中的文件。
- s 给出每个目录项所用的块数,包括间接块。
- t 显示时按修改时间(最近优先)而不是按名字排序。若文件修改时间相同,则 按字典顺序。修改时间取决于是否使用了c或u选顶。缺省的时间标记是最后一次修 改时间。
- u 显示时按文件上次存取的时间(最近优先)而不是按名字排序。即将-t的时间 标记修改为最后一次访问的时间。
- x 按行显示出各排序项的信息。
用ls - l命令显示的信息中,开头是由10个字符构成的字符串,其中第一个字符表示文件类型,它可以是下述类型之一:
- 普通文件
d 目录
l 符号链接
b 块设备文件
c 字符设备文件
后面的9个字符表示文件的访问权限,分为3组,每组3位。
第一组表示文件属主的权限,第二组表示同组用户的权限,第三组表示其他用户的权限。每一组的三个字 符分别表示对文件的读、写和执行权限。
各权限如下所示:
r 读
w 写
x 执行。对于目录,表示进入权限。
s 当文件被执行时,把该文件的UID或GID赋予执行进程的UID(用户ID)或GID(组 ID)。
t 设置标志位(留在内存,不被换出)。如果该文件是目录,在该目录中的文件只能被超级用户、目录拥有者或文件属主删除。如果它是可执行文件,在该文件执行 后,指向其正文段的指针仍留在内存。这样再次执行它时,系统就能更快地装入该文件。Linux文本处理命令 sort命令
sort命令的功能是对文件中的各行进行排序。sort命令有许多非常实用的选项,这些选项最初是用来对数据库格式的文件内容进行各种排序操作的。实际上,sort命令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数据管理工具,用来管理内容类似数据库记录的文件。
Sort命令将逐行对文件中的内容进行排序,如果两行的首字符相同,该命令将继续比较这两行的下一字符,如果还相同,将继续进行比较。
语法:
sort [选项] 文件
说明:sort命令对指定文件中所有的行进行排序,并将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上。如不指定输入文件或使用“- ”,则表示排序内容来自标准输入。
sort排序是根据从输入行抽取的一个或多个关键字进行比较来完成的。排序关键字定义了用来排序的最小的字符序列。缺省情况下以整行为关键字按ASCII字符顺序进行排序。
改变缺省设置的选项主要有:
- m 若给定文件已排好序,合并文件。
- c 检查给定文件是否已排好序,如果它们没有都排好序,则打印一个出错信息,并以状态值1退出。
- u 对排序后认为相同的行只留其中一行。
- o 输出文件 将排序输出写到输出文件中而不是标准输出,如果输出文件是输入文件之一,sort先将该文件的内容写入一个临时文件,然后再排序和写输出结果。
改变缺省排序规则的选项主要有:
- d 按字典顺序排序,比较时仅字母、数字、空格和制表符有意义。
- f 将小写字母与大写字母同等对待。
- I 忽略非打印字符。
- M 作为月份比较:“JAN”“FEB”
- r 按逆序输出排序结果。
+posl - pos2 指定一个或几个字段作为排序关键字,字段位置从posl开始,到pos2为止(包括posl,不包括pos2)。如不指定pos2,则关键字为从posl到行尾。字段和字符的位置从0开始。
- b 在每行中寻找排序关键字时忽略前导的空白(空格和制表符)。
- t separator 指定字符separator作为字段分隔符。
uniq命令
文件经过处理后在它的输出文件中可能会出现重复的行。例如,使用cat命令将两个文件合并后,再使用sort命令进行排序,就可能出现重复行。这时可以使用uniq命令将这些重复行从输出文件中删除,只留下每条记录的唯一样本。
语法:
uniq [选项] 文件
说明:这个命令读取输入文件,并比较相邻的行。在正常情况下,第二个及以后更多个重复行将被删去,行比较是根据所用字符集的排序序列进行的。该命令加工后的结果写到输出文件中。输入文件和输出文件必须不同。如果输入文件用“- ”表示,则从标准输入读取。
该命令各选项含义如下:
- c 显示输出中,在每行行首加上本行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它可取代- u和- d选项。
- d 只显示重复行。
- u 只显示文件中不重复的各行。
- n 前n个字段与每个字段前的空白一起被忽略。一个字段是一个非空格、非制表符的字符串,彼此由制表符和空格隔开(字段从0开始编号)。
+n 前n个字符被忽略,之前的字符被跳过(字符从0开始编号)。
- f n 与- n相同,这里n是字段数。
- s n 与+n相同,这里n是字符数。 Linux备份与压缩命令
tar命令
tar可以为文件和目录创建档案。利用tar,用户可以为某一特定文件创建档案(备份文件),也可以在档案中改变文件,或者向档案中加入新的文件。tar最初被用来在磁带上创建档案,现在,用户可以在任何设备上创建档案,如软盘。利用tar命令,可以把一大堆的文件和目录全部打包成一个文件,这对于备份文件或将几个文件组合成为一个文件以便于网络传输是非常有用的。Linux上的tar是GNU版本的。
语法: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
使用该命令时,主选项是必须要有的,它告诉tar要做什么事情,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可以选用。
主选项:
c 创建新的档案文件。如果用户想备份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就要选择这个选项。
r 把要存档的文件追加到档案文件的未尾。例如用户已经作好备份文件,又发现还有一个目录或是一些文件忘记备份了,这时可以使用该选项,将忘记的目录或文件追加到备份文件中。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已经备份了哪些文件。
u 更新文件。就是说,用新增的文件取代原备份文件,如果在备份文件中找不到要更新的文件,则把它追加到备份文件的最后。
x 从档案文件中释放文件。
辅助选项:
b 该选项是为磁带机设定的。其后跟一数字,用来说明区块的大小,系统预设值为20(20*512 bytes)。
f 使用档案文件或设备,这个选项通常是必选的。
k 保存已经存在的文件。例如我们把某个文件还原,在还原的过程中,遇到相同的文件,不会进行覆盖。
m 在还原文件时,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时间设定为现在。
M 创建多卷的档案文件,以便在几个磁盘中存放。
v 详细报告tar处理的文件信息。如无此选项,tar不报告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确认。
z 用gzip来压缩/解压缩文件,加上该选项后可以将档案文件进行压缩,但还原时也一定要使用该选项进行解压缩。
shutdown命令
shutdown 命令可以安全地关闭或重启Linux系统,它在系统关闭之前给系统上的所有登录用户提示一条警告信息。该命令还允许用户指定一个时间参数,可以是一个精确的时间,也可以是从现在开始的一个时间段。精确时间的格式是hh:mm,表示小时和分钟;时间段由“+”和分钟数表示。系统执行该命令后,会自动进行数据同步的工作。
该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shutdown [选项] [时间] [警告信息] 命令中各选项的含义为:
- k 并不真正关机,而只是发出警告信息给所有用户。
- r 关机后立即重新启动。
- h 关机后不重新启动。
- f 快速关机,重启动时跳过fsck。
- n 快速关机,不经过init程序。
- c 取消一个已经运行的shutdown。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命令只能由超级用户使用。
cal命令
cal命令的功能是显示某年某月的日历。
该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cal [选项] [月 [年]] 命令中各选项的含义为:
- j 显示出给定月中的每一天是一年中的第几天(从1月1日算起)。
- y 显示出整年的日历。
date命令
date命令的功能是显示和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
该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date [选项] 显示时间格式(以+开头,后面接格式)
date 设置时间格式
命令中各选项的含义分别为:
-d datestr, --date datestr 显示由datestr描述的日期
-s datestr, --set datestr 设置datestr 描述的日期
-u, --universal 显示或设置通用时间
时间域
% H 小时(00..23)
% I 小时(01..12)
% k 小时(0..23)
% l 小时(1..12)
% M 分(00..59)
% p 显示出AM或PM
% r 时间(hh:mm:ss AM或PM),12小时
% s 从1970年1月1日00:00:00到目前经历的秒数
% S 秒(00..59)
% T 时间(24小时制)(hh:mm:ss)
% X 显示时间的格式(%H:%M:%S)
% Z 时区 日期域
% a 星期几的简称( Sun..Sat)
% A 星期几的全称( Sunday..Saturday)
% b 月的简称(Jan..Dec)
% B 月的全称(January..December)
% c 日期和时间( Mon Nov 8 14:12:46 CST 1999)
% d 一个月的第几天(01..31)
% D 日期(mm/dd/yy)
% h 和%b选项相同
% j 一年的第几天(001..366)
% m 月(01..12)
% w 一个星期的第几天(0代表星期天)
% W 一年的第几个星期(00..53,星期一为第一天)
% x 显示日期的格式(mm/dd/yy)
% y 年的最后两个数字( 1999则是99)
% Y 年(例如:1970,1996等)
注意:只有超级用户才有权限使用date命令设置时间,一般用户只能使用date命令显示时间。
clear命令
clear命令的功能是清除屏幕上的信息,它类似于DOS中的 cls命令。清屏后,提示符移动到屏幕左上角。
tar -xvf *.tar
tar -zxvf *.tar.gz
tar -zxvf *.tgz
tar -jzvf *.bz2
gzip -d *.zip
rpm -ivh *.rpm
rpm -q *
修改MAC地址
/sbin/ifconfig eth1 down
/sbin/ifconfig eth1 hw ether MAC地址
/sbin/ifconfig eth1 up
fdisk -l
df -lh
mount -t 文件格式 -o 选项参数 磁盘分区 挂载点目录名
如fat32:mount -t vfat /dev/hda5 /mnt/d
挂载ntfs分区需要插件,安装插件后
mount -t ntfs /dev/hda1 /mnt/c
mysql命令
mysql>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建立数据库
mysql>show databases; 列出数据库
mysql>show status; 列出mysql状态
mysql>show tables; 列出数据库里的表
mysql>use [数据库名]; 使用某数据库
vi命令: 输入模式命令
进入输入输出的方法
命令
作用
在光标后输入文本
在当前行末尾输入文本
在光标前输入文本
在当前行开始输入文本
在当前行后输入新一行
在当前行前输入新一行 光标移动命令
光标移动
命令
作用
移动到当前单词的开始
移动到当前单词的结尾
向前移动一个单词
向前移动一个字符
向上移动一行
向下移动一行
向后移动一个字符 删除操作命令
删除操作
命令
作用
删除光标所在的字符
删除光标所在的单词
删除光标至行尾的所有字符
同
删除当前行
可在删除命令前加上数字,如表示删除5行。 改变与替换操作命令
改变与替换操作
命令
作用
替换光标所在的字符
替换字符序列
替换一个单词
同
替换光标所在的前一字符
替换自光标位置至行尾的所有字符
同
替换当前行 查询命令
查询
命令
作用
向前查询abc
向后查询abc
向前继续查询
向后继续查询 拷贝与粘贴命令
拷贝与粘贴
命令
作用
将光标所在单词拷入剪贴板
将光标至行尾的字符拷入剪贴板
同
将当前行拷入剪贴板
将剪贴板中的内容粘贴在光标后
将剪贴板中的内容粘贴在光标前 文件保存及退出vi命令
文件保存及退出vi
命令
作用
不包存退出
不保存强制性退出
保存编辑
存入文件 filename 中
强制性存入文件 filename 中
保存退出
同
同
#######################################################################
*****************************常见缩写*********************************
#######################################################################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a local bus standard developed by Intel Corporation.PCI is a 64-bit bus, though it is usually implemented as a 32-bit bus. It can run at clock speeds of 33 or 66 MHz. At 32 bits and 33 MHz, it yields a throughout rate of 133 MBps. Also see PCI-X and PCI Express
.
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SELinux:ecurity Enhanced Linux
CSP(Chip Scale Package)芯片级封装
ASIP(Aplication Special Integrate Package)特殊应用集成封装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步光纤网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开关电话网络
PIN(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个人身份号码
CAP(Chip-wide Control and status registers)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互联网交换架构(IXA)
SDH(Synchronos Digital Hierarchy)
SDH是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同步数字技术。对于上层的各种网络,SDH相当于一个透明的物理通道,在这个透明的通道上,只要带宽允许,用户可以开展各种业务,如电话、数据、数字视频等,而业务的质量将得到严格的保障。
☆ 稳定性好:SDH基于时分复用,稳定性高,提供了丰富的检、纠错能力。SDH可以组成各种形式的环网,具有完善的自愈保护功能,使得传输链路的可用性很高。
☆ 高速率性:SDH可提供2Mbps至10Gbps的电路速率。它可以作为链路来支持IP网,它的作用只是将路由器以点到点的方式连接起来。
☆ 高可靠性:SDH网络可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传输通道。通过自愈环的结构,可确保通道的切换时间小于50ms。同时,联通网络的互联环结构,保证跨环业务的生存性。联通光传输网络高度统一,覆盖广。
PDH
DDN()数字数据电路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是一种由IP网络传送话音的技术服务。
IETF目前看好两个IP QoS标准:区分服务(DiffServ)和MPLS。
QoS的英文全称为"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为"服务质量"。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IEEE 802.1P 规范使得第二层交换机能够提供流量优先级和动态组播过滤服务。优先级规范工作在媒体访问控制(MAC)帧层(OSI 参考模型第二层)。802.1P 标准也提供了组播流量过滤功能,以确保该流量不超出第二层交换网络范围。
QoS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可用性、吞吐量、时延、时延变化(包括抖动和漂移)和丢失。下面详细叙述。
int-serv集成业务
Diff-serv区分业务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
RSVP(资源预留协议)。
Embedded Processor Complex,EPC嵌入式处理器复合体
OC是Optical Carrier的缩写,这是光纤传输的一种单位,最小的单位为OC-1,其传输数据量约为51.84 Mbps,较常使用的OC-3则为155.52 Mbps,我们以OC-n代表n倍的51.84 Mbps,而OC-n也常写为STS-n(同步传输讯号),OC-3或是STS-3则和SDH(同步数字阶层) 所使用的基本单位STS-1相同,下面是不同单位的传输速率: OC-1 - 51.8 Mbit/s OC-3 - 155.52 Mbit/s OC-12 - 622.08 Mbit/s OC-24 - 1.244 Gbit/s OC-48 - 2.488 Gbit/s OC-96 - 4.976 Gbit/s OC-192 - 9.953 Gbit/s OC-256 - about 13 Gbit/s OC-384 - about 20 Gbit/s OC-768 - about 40 Gbit/s OC-1536 - about 80 Gbit/s OC-3072 - about 160 Gbit/s "
########################################################################################################################
连接mysql数据库时,出现错误:
1251 - Client does not support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requested by server; consider upgrading MySQL client 。
的解决办法:
先用root登录MYSQL服务器,执行
mysql>set password for
[email=yourUser@%22localhost%22=old_password%28%27yourPassword%27]yourUser@"localhost"=old_password('yourPassword'[/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