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大家来提linux功能上的缺陷 [打印本页]

作者: qtdszws    时间: 2005-12-29 08:49
标题: 大家来提linux功能上的缺陷
我先列几个
1.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线程(象windows那样)
2.安全体系(UGO XRW+权能)比较混乱和麻烦
3.键盘和显示器这样的字符设备处理非常麻烦
作者: 独孤九贱    时间: 2005-12-29 09:08
原帖由 qtdszws 于 2005-12-29 08:49 发表
我先列几个
1.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线程(象windows那样)
2.安全体系(UGO XRW+权能)比较混乱和麻烦
3.键盘和显示器这样的字符设备处理非常麻烦


个人持保留看法……


我也来接龙:

我觉得的最大缺点是驱动设计的问题:Linux将内核与驱动放在一起,虽然可以编译成模块……但是这种做法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太过麻烦,是不可接受的,扩展性也不太好……虽然已经有很多牛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了,觉得Linux这样作也有它的道理,但是个人还是觉得在这方面,微软的更近乎人性些,特别是要往桌面发展……
作者: qtdszws    时间: 2005-12-29 11:22
驱动确实是个问题
linux不但要从unix拿来,也应该从windows拿来
不过一定要遵守simple is beautiful的信条
作者: bingosek    时间: 2005-12-29 12:52
健壮性不够
代码优化程度没有fb好
安全性有待提高,最理想是做到ob一样,从代码的级别进行安全审核
作者: wind521    时间: 2005-12-29 13:14
对于大型业务的整合和支持能力
作者: yidou    时间: 2005-12-29 14:03
版本非常混乱
作者: macrodba    时间: 2005-12-29 17:06
没有64位
作者: A-Liang    时间: 2005-12-30 12:38
线程栈的设置不像Solaris那样进行动态设置。
某些系统调用不安全。如waitid出现死等。
版本的升级导致的不兼容现象较多。内核修改感觉随意性较大。开发的系统程序维护成本高。
作者: qtdszws    时间: 2005-12-31 09:41
1.runlevel和sysv多余
2.X server应该放入内核,提高效率,windows 2000的窗口样式非常好,建议采用
3.应该引入windows的注册表
4.应该引入ACL安全机制
5.mount机制是一块鸡肋,不如windows的盘符好用,况且试图隐藏物理属性是不明智,毕竟软盘,优盘,硬盘和光驱是不同,建议把他们结合
6.可执行文件不愿意带扩展名,非常不好
7.没有统一的安全机制
作者: Brain1127    时间: 2005-12-31 09:57
1.runlevel和sysv多余
   runlevel多余么?根本没有觉得。每一级runlevel都有其作用。在剪裁后系统中倒是可以减少部分runlevel
2.X server应该放入内核,提高效率,windows 2000的窗口样式非常好,建议采用
   已经变成win鸟。。X以用户级程序运行本来就是比win优秀之所在。如果非要放到内核里面,还不如直接去用win好了
3.应该引入windows的注册表
   不说什么了。。注册表的问题早已经是天怒人怨了。。(楼上是3721的?)
4.应该引入ACL安全机制
   貌似很早已经有了。win NT是从Unix上学过去的(不敢确定。请达人来指正)
5.mount机制是一块鸡肋,不如windows的盘符好用,况且试图隐藏物理属性是不明智,毕竟软盘,优盘,硬盘和光驱是不同,建议把他们结合
   windows能从内核级支持虚拟光盘镜像吗?mount配合服务能完成许多看起来Mission impossible的事情。所有的设备在Linuxer/Unixer眼里都是文件。读盘(无论什么盘)=读文件
6.可执行文件不愿意带扩展名,非常不好
   省得病毒泛滥。一般临时用不到的可执行脚本我甚至不愿意加x位,要用了再加上
7. 没有统一的安全机制   
     何所谓统一的安全机制?解释先
作者: 思一克    时间: 2005-12-31 10:00
X SERVER 放入KERNEL 好吗? 许多情况下LINUX是做SERVER用,根本不用X。放KERNEL就不合算了。WINODW2K的蓝屏死许多情况下就是GUI死了。

mount机制好,WIN下当D:满了,而APP有只用D:作为数据盘就完蛋了。mount就解决了

WIN的注册表是一个极其不好的东西。他使得安装程序原则上存在“不可逆性”。很少的程序能够真正被完全卸载。所以一段时间后注册表成了垃圾库,系统就必须重新安装。
作者: platinum    时间: 2005-12-31 10:00
原帖由 qtdszws 于 2005-12-31 09:41 发表
1.runlevel和sysv多余
2.X server应该放入内核,提高效率,windows 2000的窗口样式非常好,建议采用
3.应该引入windows的注册表
4.应该引入ACL安全机制
5.mount机制是一块鸡肋,不如windows的盘符好用,况且试图隐 ...

仍然没有摆脱 Windows 的阴影。。。。
作者: albcamus    时间: 2005-12-31 10:06
原帖由 macrodba 于 2005-12-29 17:06 发表
没有64位


早在2年前,linux支持的CPU就超过50种……

p.s. 本无意回复的,可是怕别人被误导了……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0:53
原帖由 思一克 于 2005-12-31 10:00 发表
X SERVER 放入KERNEL 好吗? 许多情况下LINUX是做SERVER用,根本不用X。放KERNEL就不合算了。WINODW2K的蓝屏死许多情况下就是GUI死了。

mount机制好,WIN下当D:满了,而APP有只用D:作为数据盘就完蛋了。moun ...



D满了win也可以把一个逻辑盘映射到D下的文件夹,win的逻辑卷管理比lin是强大很多的
啥叫GUI死了?蓝屏难道不是内核错误?如果说显卡驱动部分造成蓝屏,被你称作“GUI死了”把问题算到win头上,那lin的x-window中nv驱动不完善导致lin挂掉的情况就不算lin问题了?

再说注册表,文本文件配置的方式和集中数据库的配置方式都是各有利弊的,凭什么就随便给注册表判死刑?注册表垃圾多那是一些软件的安装程序不负责留下来的,lin下你用原代码编译往系统里写的文件,如果没有make uninstall或者make uninstall写的不好,留下的还不只是配置文件,功底差点的你甚至一个文件都找不出来,比较起来,win这方面已经很厚道了,你不看看现在msi的软件包安装卸载部署带来了多大方便。再者,lin软件少,难装,再加上只跑核心服务,很少用来desktop,被污染的机会当然少,如果win只跑一个IIS的话你倒是说说注册表垃圾从哪里来?你再给我说说如果你用lin一天安装卸载无数软件,你怎么确保你的系统就没垃圾?destop软件先不说,就一Oracle,就让你请神容易送神难,你知道它留下多少垃圾?都放在哪里?

即使是版主,误导人也不能这样吧,要知道你的话会引导很多人的思想,目前社会上的浮夸跟风学linux,当年媒体误导是一个原因,我们作为学习者的误宣传也是很大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colddawn 于 2005-12-31 11:02 编辑 ]
作者: 思一克    时间: 2005-12-31 11:01
”如果说显卡驱动部分造成蓝屏,被你称作“GUI死了”把问题算到win头上“
因为GUI在核心。
”蓝屏“ 错误大部分就是因为GUI在KENREL造成的。
GUI是个很大的费资源的部分。linux(unix)不防入K(RNEL)是有道理的。WIN放入K也有WIN的道理,因为WIN是个人电脑用的,GUI实现”傻瓜相机“功能才可以被大部分人使用。

X WINDOWS跑了许多年后WIN31才出来。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1:06
原帖由 思一克 于 2005-12-31 11:01 发表
X WINDOWS跑了许多年后WIN31才出来 ...



有这么说的嘛,按照这个逻辑,我引伸一下:*nix比win早出,那*nix强,这似乎还有些道理


再引伸一下:铁锨是比推土车早出来的,因此铁锨比推土车强,你看看这是什么逻辑,本来楼主很好的一话题,只是比较容易辨不清楚而以,你非要撤到win跟x-win的对比,本不想回,实在看不下去了!
作者: 思一克    时间: 2005-12-31 11:07
to colddown,

不要生气吗。

我有什么资格”误导“人? 仅仅是表达个人观点而已。我不是此版的斑竹。是斑竹也是讨论而已,尤其对这样类型的可以争论的问题。

有些问题因为答案唯一,不可争论,那样说个错误的结果才会舞蹈人。

讨论讨论,玩玩而已。

新年到愉快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1:14
原帖由 思一克 于 2005-12-31 11:07 发表
to colddown,

不要生气吗。

我有什么资格”误导“人? 仅仅是表达个人观点而已。我不是此版的斑竹。是斑竹也是讨论而已,尤其对这样类型的可以争论的问题。

有些问题因为答案唯一,不可争论,那样说个错 ...


不是生气,我认为道理越辩越明,虽然是个人观点,但你是版主,我认为版主的工作是管理论坛,但同时他的言行会影响会员的思想,因此发言一定要谨慎。
我拍你是因为你某些地方犯了很明显的错误,不想人被你这些话误导
再者,这里是内核版,lz很明显意思linux内核设计思路是否存在什么不足的地方,或者说是需要借鉴其它系统的地方,而后面跟贴的人确扯到GUI应用上去了,而你却在GUI等应用方面上作win的文章,全都正确也罢了,偏偏说的地方我认为绝对是错误的,所以不得不拍


看我发帖量和注册时间就知道我也不是喜欢灌水的人。

[ 本帖最后由 colddawn 于 2005-12-31 11:28 编辑 ]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1:26
1.runlevel和sysv多余

是否多余由应用而定,win还有普通、安全模式、带命令行安全模式、带网络安全模式等,可等同看作runlevel,所以这样的架构应该是有道理的。可能你所说的多余是6级level中有些永远也用不到的,这就是历史遗留问题了,可以不必在意。

2.X server应该放入内核,提高效率,windows 2000的窗口样式非常好,建议采用

WIN GUI也只是内核一部分,Win内核的各部分耦合程度确实灵活些,但Lin内核的设计思想也是有很多优点的。再者X-win跟lin属于不同产品,不可能整合,至于窗口样式的问题应该属于X-win范畴,跟lin无关

3.应该引入windows的注册表

可以引入集中数据库的配置机制,但也要看需求,就目前来说,因为lin的自由和各发行版的不同,不可能存在一个既定标准让大家一起执行,所以这是很难的,也是不太现实的。



4.应该引入ACL安全机制

这个确实,win的ntfs的acl设计思想非常棒,目前lin acl部分不强,但这也是由于多分区格式支持不同造成的。可能也比较难于改观。

5.mount机制是一块鸡肋,不如windows的盘符好用,况且试图隐

mount绝对不是鸡肋,win盘符其实也是一种类似mount的映射,每个设备有一个一长串的id标示,好像是\Device\00\XXXXXXXXXXXXXX一大堆的,记不太清楚了。盘符也就是这些设备ID的映射而以,况且盘符还有不能超过26个的限制。还保留盘符只是为了方便使用与继承dos的传统而以,另外硬盘分区也是可以作为文件夹挂接的,可以仔细研究一下win的逻辑卷管理,这方面lin确实还不如win,但绝对不是盘符机制的问题。
作者: albcamus    时间: 2005-12-31 11:30
引入内核的GUI又不是没有, 建议看看kernel-api的frame buffer部分。
Qt Embedded 和 Gtk+ fb,就是基于framebuffer的。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1:37
原帖由 albcamus 于 2005-12-31 11:22 发表


思一克兄说起gui和注册表,是因为有人说linux这方面应该向win学习。这个帖子要讨论的是”linux功能上的缺陷“, 也就是本该有、但linux内核却没有的东西; gui和注册表, 有人把它们也算在 ...


十分抱歉,是打错了,已经编辑过了,这里郑重道歉!


还有我没有说管理论坛是有问题,请注意后面说的,我认为版主的言行会影响普通会员的思想,因此发言要慎重,具体所指为不应特定贬低win,思一克版主所列举的部分东西不符合win现有的事实,所以我才会发帖。
就win和lin某些功能、机制的讨论,上面已经发帖了。

另外我在这里还想问一下,楼上另外一位版主所谓的“阴影”又具体所指为何呢?显然在Lin版说win的好处会让lin fans觉得不爽,但我认为是优点的就该拿出来讨论,如果我错一个字都被视作人身攻击,那某版主说win不是是否可看作侮辱了所有win fans?
sorry,上述只是个人看法,用反问句只是加强语气,我无意估计刁难人,只是觉得在国内Lin社区贬低win的风气过甚,应当有人出来说说话。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1:41
原帖由 albcamus 于 2005-12-31 11:30 发表
引入内核的GUI又不是没有, 建议看看kernel-api的frame buffer部分。
Qt Embedded 和 Gtk+ fb,就是基于framebuffer的。




但是这样通用性就不好了,所以用于嵌入式设备为多,把GUI嵌入内核对于普通应用反而是多余了。
作者: 独孤九贱    时间: 2005-12-31 11:44
怎么争到最后,又变成linux VS windows的月经贴了?……
作者: etherman    时间: 2005-12-31 12:21
原帖由 qtdszws 于 2005-12-29 08:49 发表
我先列几个
1.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线程(象windows那样)
2.安全体系(UGO XRW+权能)比较混乱和麻烦
3.键盘和显示器这样的字符设备处理非常麻烦


1.内核有线程的,在用户空间用pthread库
2.不混乱,逻辑上没有用户都有一套,倒是在windows下写程序,常常出现拿不到permission的情况
3.不熟悉,会麻烦吗?
作者: etherman    时间: 2005-12-31 12:24
原帖由 独孤九贱 于 2005-12-29 09:08 发表


个人持保留看法……


我也来接龙:

我觉得的最大缺点是驱动设计的问题:Linux将内核与驱动放在一起,虽然可以编译成模块……但是这种做法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太过麻烦,是不可接受的,扩展性也不太好…… ...


模块可以单独编译的,只要有kernel headers,2.6下的makefile做的很好用
作者: etherman    时间: 2005-12-31 12:28
原帖由 wind521 于 2005-12-29 13:14 发表
对于大型业务的整合和支持能力


详细一点好吗?
google就是用得linux,还是挺好用的,不是吗?
作者: etherman    时间: 2005-12-31 12:34
原帖由 qtdszws 于 2005-12-31 09:41 发表
1.runlevel和sysv多余
2.X server应该放入内核,提高效率,windows 2000的窗口样式非常好,建议采用
3.应该引入windows的注册表
4.应该引入ACL安全机制
5.mount机制是一块鸡肋,不如windows的盘符好用,况且试图隐 ...


这位兄弟是从windows的角度看linux呀
作者: etherman    时间: 2005-12-31 12:35
原帖由 A-Liang 于 2005-12-30 12:38 发表
线程栈的设置不像Solaris那样进行动态设置。
某些系统调用不安全。如waitid出现死等。
版本的升级导致的不兼容现象较多。内核修改感觉随意性较大。开发的系统程序维护成本高。


讲到电子上了
作者: etherman    时间: 2005-12-31 12:42
原帖由 colddawn 于 2005-12-31 11:14 发表


不是生气,我认为道理越辩越明,虽然是个人观点,但你是版主,我认为版主的工作是管理论坛,但同时他的言行会影响会员的思想,因此发言一定要谨慎。
我拍你是因为你某些地方犯了很明显的错误,不想人被你这些 ...


消消气,斑竹不是权威,更像是志愿者,不能参与讨论的话,对班组不公平
作者: platinum    时间: 2005-12-31 12:48
无意义的争论
谁愿意用什么就让他去用好了,何必强求呢?
他说 Win 好,你偏要告诉他“你错了,Linux 好”,有意义吗?
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每个人的水平也不同
一个菜鸟一样可以把 Linux 用的很糟,一个非常优秀的网管一样可以把 Windows 玩的很转

这种贴子,平均一个月有几次,真的成了“月经贴”了。。。。
作者: albcamus    时间: 2005-12-31 12:54
en, 还是讨论纯粹技术问题吧,别的就不扯了,我语气太重的地方也道个谦
作者: jacksg    时间: 2005-12-31 13:27
原帖由 qtdszws 于 2005-12-31 09:41 发表
5.mount机制是一块鸡肋,不如windows的盘符好用,况且试图隐 ...

type boot.ini
[boot loader]
timeout=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NT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NT="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fastdetect
这是我显示了windows 2000的boot.ini文件,看看模式象什么?
其实windows与linux还有freebsd各有各的好处,都在互相学习,互相改进,其实可以从windows里看到许多
*nix的影子。
另外,大家到这里来是学习的,没有必要以什么版主的大帽子去扣别人。平心静气的去学习岂不是很好?
作者: n_nf    时间: 2005-12-31 13:30
原帖由 Brain1127 于 2005-12-31 09:57 发表
6.可执行文件不愿意带扩展名,非常不好
   省得病毒泛滥。一般临时用不到的可执行脚本我甚至不愿意加x位,要用了再加上


严重同意!!!
作者: hefish    时间: 2005-12-31 14:43
一帮windows的崇拜者在讨论怎么开发linux  - ing.....
作者: 独孤九贱    时间: 2005-12-31 15:24
原帖由 hefish 于 2005-12-31 14:43 发表
一帮windows的崇拜者在讨论怎么开发linux  - ing.....


错了,应该是“讨论如何把Linux开发成Windows -ing”

话说回来,这也说明了,Windows的许多技术,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有许多的可取之处,各位Linuxer们可以加快努力步伐了!
作者: soway    时间: 2005-12-31 15: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uoshuo    时间: 2005-12-31 15:54
1、linux的多语言化做的不好。比windows要差的多。各种帮助文档多语言化更差。很喜欢msdn。

2、各个版本兼容性不好。

3、应用软件不丰富。这个也和以上2个原因对应把,由于上2个原因导致软件不丰富。

4、对游戏支持不好,现在大量的网络游戏、单机游戏,没linux版本的。

就1个wow,日常就不用linux。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5:54
原帖由 platinum 于 2005-12-31 12:48 发表
无意义的争论
谁愿意用什么就让他去用好了,何必强求呢?
他说 Win 好,你偏要告诉他“你错了,Linux 好”,有意义吗?
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每个人的水平也不同
一个菜鸟一样可 ...


那你就不应该有什么“windows的阴影”这句话,您是不是觉得您这句话也有说您自己的地方?

既然知道是月经帖,那做版主的更要要慎重的引导普通会员的言论,刚才那位版主还列举过一些论证,虽然有其不恰当的地方,但是您这句话我看好像就透着一种对Windows的不屑,哪怕您本意只是小灌一下,但还就真的能潜移默化得影响到普通会员,于是就会有更多的月经帖,您说是吗?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6:04
原帖由 jacksg 于 2005-12-31 13:27 发表

type boot.ini
[boot loader]
timeout=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NT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NT="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 ...



这里只是ntloader的映射方法,因为在nt kernel启动之前,只能通过ntloader来引导,win内核对于设备路径有更复杂的一套,通过driversSDK能看出来。

既然说到这一部分,顺便提一下,lin一开始对于分区的处理其实也有一些非常不方便的地方,例如2个ide通道,4个设备,那命名就从hda-hdd,一旦你把ide线从第一个槽换到第二个槽,那hda就变成hdc了,这样启动系统fstab里面的东西就全不对了,结果就是启动不起来,后来的解决办法是给每个分区加标签。举个例子就是把根分区设定标签为"/",然后fstab中不用"/dev/hda1"这种绝对设备路径,而填写"LABEL=/"这样不论硬盘挂在hdX,都会找到正确的根分区。但同时又引入了问题,如果一台机器挂2个硬盘,装2个lin,那就有2个分区有label为"/",这样结果也是系统启动不起来。

win这方面微软花了大心思来解决,就是从bootloader到系统引导,有多种方式定位分区,bootloader就有两种,对于ide和scsi设备还有不同的区分方式,总之非常复杂,很难搞懂,其结果就是:基本上你不用搞懂,你的系统就能在99%的情况下正常引导,一旦碰到那1%,估计你就要郁闷了,

所以说设备文件系统也是有些不方便的地方的。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6:07
原帖由 shuoshuo 于 2005-12-31 15:54 发表
1、linux的多语言化做的不好。比windows要差的多。各种帮助文档多语言化更差。很喜欢msdn。

2、各个版本兼容性不好。

3、应用软件不丰富。这个也和以上2个原因对应把,由于上2个原因导致软件不丰富。

4、 ...



多语言问题好像是libc本身没采用多字节编码,所以linux内核也是C locale,这方面似乎*nix都基本一个水平,不过可能也有特别的,不是很了解,希望有高人解惑。不过就linux应用软件来说i18n已经有很规范的实现了,除了配置麻烦点,基本来说还都是能完成任务了。
作者: albcamus    时间: 2005-12-31 16:13
原帖由 colddawn 于 2005-12-31 16:07 发表



多语言问题好像是libc本身没采用多字节编码,所以linux内核也是C locale,这方面似乎*nix都基本一个水平,不过可能也有特别的,不是很了解,希望有高人解惑。不过就linux应用软件来说i18n已经有很规范的实现 ...



这个我也挺疑惑的。 举个例子说, 我的移动硬盘建立了ext3文件系统,locale是zh_CN.UTF-8,写入的中文名到了locale是zh_CN.GB18030的linux机器上,就显示为乱码。而且ext3文件系统挂载时不支持iocharset等选项。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lkml上的讨论, 似乎是打算在2.7内核中加入gettext支持──也可能我理解有误,毕竟不懂这个。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6:19
原帖由 albcamus 于 2005-12-31 16:13 发表



这个我也挺疑惑的。 举个例子说, 我的移动硬盘建立了ext3文件系统,locale是zh_CN.UTF-8,写入的中文名到了locale是zh_CN.GB18030的linux机器上,就显示为乱码。而且ext3文件系统挂载时不支持iocharset等选 ...



UTF-8和GB18030是完全两个码集,所以乱码。
ext3好像是将所有数据不转码直接保存,也就是C locale了,直接结果就是用什么码存的,就只能什么码显示,要显示不同字符集存的数据好像就不行了。

以上是自己无责任的猜测,可能不全对。
作者: 思一克    时间: 2005-12-31 16:27
关键看做什么用。

你要做桌面,尤其是给无数的不懂电脑的使用者做桌面,当然是WINDOWS。而且无论怎样,LINUX也不行。因为WINDOWS也改进。

你要做SERVER,放到INTERNET上,象使用ROUTER那样几年不关电,也基本不用担心病毒,补丁,那你就用UNIX,LINUX。
如果你是航空,银行等关键应用,我想SERVER不可能用WIN2K/3K。CISCO的IOS为和不用DOS做?

如果你是为教学研究,那当然是LINUX(UNIX)。这是OS的最高杰作。UNIX作者的图零奖就是因为UNIX。它其中的许多思想被其他各种OS效仿。UNIX之前的一切OS,竟然不知道用/root/abc/def/file 来表示文件。而是用各种FCB--文件控制表。要操作文件就要添这个表,然后交给OS做。DOS开始就是如此(10号之前的系统调用就是)。后来学了,但用反方向的符号。

还有MOUNT, FILE SYSTEM,DEVICE TO FILE 等。太多了。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5-12-31 16:51
原帖由 思一克 于 2005-12-31 16:27 发表
关键看做什么用。

你要做桌面,尤其是给无数的不懂电脑的使用者做桌面,当然是WINDOWS。而且无论怎样,LINUX也不行。因为WINDOWS也改进。

你要做SERVER,放到INTERNET上,象使用ROUTER那样几年不关电,也基 ...


桌面win这个都认同

说server都用 Unix/Linux可能就有待商榷了,航空,银行等关键应用看的不是1台机器的系统稳定,而是要不计工本的保证高可用性,像热备,群集才是关键,而这后面的关键是要有商业化的支持,所以这些部门目前来说还是以SCO,AIX等包含软硬件解决方案以及厂商支持的系统为多,你不能单个论它某台机器有多么稳定(实际上还真不是那么稳定),而要看整套解决方案的稳定情况,从这些方面来看,出了任何事情都有人买单解决才是关键,所以一些大厂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才是这些部门看中的,而并不是因为某系统稳定才选择的。

其实我们不要忘了,在这些部门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dos、Novell的系统,因为这些系统一直运行数十年到现在,而厂家一直提供支持,所以才存留到现在,你不能说这些系统有在现在多优越吧。

再回到Linux,Linux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新的选择,在目前通用的平台上搭建起以往只有专业设备才能跑得服务,并且基于Linux架构的具体应用市场分额确实在迅猛增长,但缺乏商业支持确实是它现在碰到的障碍,能做出基于Linux的具体高端解决方案应用并提供支持的厂商现在还是太少,这不是Redhat,IBM,SUSE几家就能撑起来的,所以以后的道路还长得很,鹿死谁手还不一定,我个人甚至有些担忧现在的Linux会在某些巨头的影响之下走Unix的老路。


对于教学,选用linux是因为一方面它继承了unix的设计思想,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有源代码可以借鉴,而不是因为它真的强大到可以抛开其他操作系统。
作者: shuoshuo    时间: 2005-12-31 16:57
原帖由 colddawn 于 2005-12-31 16:07 发表

多语言问题好像是libc本身没采用多字节编码,所以linux内核也是C locale,这方面似乎*nix都基本一个水平,不过可能也有特别的,不是很了解,希望有高人解惑。不过就linux应用软件来说i18n已经有很规范的实现 ...



应用软件包含很多行业类软件,不仅仅是办公的。商业软件公司不做就没办法用。

排版的,绘图的,3d的,建筑工程的,模具的,电子的,影视剪接的。。。。。。。。。

游戏类没有统一平台,如windows的directx就非常好,游戏开发公司不用考虑windows各个版本差异和硬件差异。
作者: cqulzg    时间: 2005-12-31 17:49
原帖由 macrodba 于 2005-12-29 17:06 发表
没有64位

好像早有了吧
作者: qtdszws    时间: 2005-12-31 17:57
1.单独设swap分区不好,不如windows的
我们的一台服务器,内存512M,swap分区1G,RedHat 7.2,内核2.4.7 据我一直以来的观察,swap从来就没用过,这固然说明linux的内存管理比较令人满意,但这1G的空间就浪费了
2.quota机制不健全,例如cpu限额
3.signal机制太死板,建议引入消息循环机制
4.进程之间的关系混乱,什么进程组,线程组,这个可以从wait4的实现看出
作者: SunGod    时间: 2005-12-31 18:56
linux有做的和win一样的必要吗?和win不一样就是缺陷么?就是不完善么?操作系统好像还没国际标准吧?在MS的铁幕下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等到操作系统的国标出来了再讨论这个问题吧。随带BS楼主,制造坛内混乱。

ps:一家之言,要打要骂请便

[ 本帖最后由 SunGod 于 2005-12-31 19:15 编辑 ]
作者: SunGod    时间: 2005-12-31 19:04
再打个比方,一片草地,有一颗五彩缤纷的windows树,还有万年大树unix,两颗树旁都有一牌,上书:禁止触摸攀爬,而linux树不花哨也不大,但是却可摸可爬,来这片草地娱乐的人们先羡慕windows树的绚丽,又感叹unix树的悠长历史。看到愣头青linux树后,摸爬够了却开始抱怨其不如windows树漂亮,没有unix树高大。。。。。。

不过这也是必然的.......本人只是觉得这样搞起有点无聊的嫌疑,嘴头说说就行了....开帖讨论就过了,操作系统这种开创性的东西毕竟不是由所有人你一嘴,我一句来决定发展方向的.........操作系统这玩意儿的进程是错综复杂的,不光技术,社会、人文这些玩意儿都能打上一耙,但是归根到底,经济说明人类社会的一切,同理,市场分额说明一切。

[ 本帖最后由 SunGod 于 2005-12-31 19:11 编辑 ]
作者: newbuding    时间: 2005-12-31 19:32
原帖由 SunGod 于 2005-12-31 19:04 发表
再打个比方,一片草地,有一颗五彩缤纷的windows树,还有万年大树unix,两颗树旁都有一牌,上书:禁止触摸攀爬,而linux树不花哨也不大,但是却可摸可爬,来这片草地娱乐的人们先羡慕windows树的绚丽,又感叹unix ...

顶楼上的

不过我觉得像这样的讨论如果多一点而且是比较良性的,久而久之扩大起来,一定可以影响操作系统发展的脚步的
,毕竟cu里不是没有牛人,linux也不是封闭的操作系统,我们有权力、有责任对他进行改进,让它能够符合大家的要求
作者: qtdszws    时间: 2005-12-31 20:29
我只是一名LINUX爱好者,只是泛泛地读过情景分析,提出这个问题和诸位交流研究,只希望能够拓宽视野,增长学识。套用伟大领袖的话,我的理想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LINUX。
作者: random-x    时间: 2005-12-31 20:38
标题: 同意
然说到这一部分,顺便提一下,lin一开始对于分区的处理其实也有一些非常不方便的地方,例如2个ide通道,4个设备,那命名就从hda-hdd,一旦你把ide线从第一个槽换到第二个槽,那hda就变成hdc了,这样启动系统 fstab里面的东西就全不对了,结果就是启动不起来,后来的解决办法是给每个分区加标签。举个例子就是把根分区设定标签为"/",然后fstab中不用 "/dev/hda1"这种绝对设备路径,而填写"LABEL=/"这样不论硬盘挂在hdX,都会找到正确的根分区。但同时又引入了问题,如果一台机器挂 2个硬盘,装2个lin,那就有2个分区有label为"/",这样结果也是系统启动不起来。
作者: Wizardh    时间: 2005-12-31 22:59
版本太混乱,希望出现一个统一的(就一个)!当然决不反对百家争鸣
作者: turbo99cn    时间: 2005-12-31 23:35
water
作者: old-cow    时间: 2006-01-01 00:57
原帖由 qtdszws 于 2005-12-31 09:41 发表
1.runlevel和sysv多余
2.X server应该放入内核,提高效率,windows 2000的窗口样式非常好,建议采用
3.应该引入windows的注册表
4.应该引入ACL安全机制
5.mount机制是一块鸡肋,不如windows的盘符好用,况且试图隐 ...


建议 qtdszws 同学继续实用 windows 。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6-01-01 03:29
sorry,我再次道歉,看了楼上某些人的发言,我觉得我对斑竹们的言行确实太吹毛求疵了些.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6-01-01 03:36
原帖由 SunGod 于 2005-12-31 19:04 发表
再打个比方,一片草地,有一颗五彩缤纷的windows树,还有万年大树unix,两颗树旁都有一牌,上书:禁止触摸攀爬,而linux树不花哨也不大,但是却可摸可爬,来这片草地娱乐的人们先羡慕windows树的绚丽,又感叹unix ...




几千年人类的文明成就就被您老一句话否定了,您既然看透了社会本质了,您应该致力于维护经济规律,发贴讨论技术问题这种对于人类进步毫无意义的事情还是我们凡人来做好了,不劳大驾.
作者: tianjian    时间: 2006-01-01 10:03
有没有办法能实现对一个目录大小的限制,QUOTA只能针对用户,无法针对目录。
作者: tom_01    时间: 2006-01-01 10:20
原帖由 random-x 于 2005-12-31 20:38 发表
然说到这一部分,顺便提一下,lin一开始对于分区的处理其实也有一些非常不方便的地方,例如2个ide通道,4个设备,那命名就从hda-hdd,一旦你把ide线从第一个槽换到第二个槽,那hda就变成hdc了,这样启动系统 fsta ...


可不可以详细地讲解一下在 Product Environment (生产环境) 中在一台机器内安装两个硬盘, 而两个硬盘分别安装一个 Linux 的例子

[ 本帖最后由 tom_01 于 2006-1-1 10:26 编辑 ]
作者: yacc_deno    时间: 2006-01-01 11:25
原帖由 qtdszws 于 2005-12-31 17:57 发表
1.单独设swap分区不好,不如windows的
我们的一台服务器,内存512M,swap分区1G,RedHat 7.2,内核2.4.7 据我一直以来的观察,swap从来就没用过,这固然说明linux的内存管理比较令人满意,但这1G的空间就浪费了


这不是linux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
因为这1G的空间的你自己分配的,浪费的.
swap的速度肯定要比"页面文件"要快和灵活.

[ 本帖最后由 yacc_deno 于 2006-1-1 11:26 编辑 ]
作者: ideawu    时间: 2006-01-01 13:17
原帖由 colddawn 于 2005-12-31 16:07 发表
多语言问题好像是libc本身没采用多字节编码,所以linux内核也是C locale,这方面似乎*nix都基本一个水平,不过可能也有特别的,不是很了解,希望有高人解惑。不过就linux应用软件来说i18n已经有很规范的实现 ...


但記得沒錯的話,glibc 內部是以 UCS-4 字集(即 ISO10646 字集)來實作的,
所以 Linux 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 Unicode Ready 了;
----引自:http://moto.debian.org.tw/viewtopic.php?t=1521
我刚学Linux半年,不知道libc和glibc有什么不同。不过我听说Linux内部早就是unicode了。
作者: c5    时间: 2006-01-01 14:25
可移植性感觉不是太好////
作者: unixer2i    时间: 2006-01-01 21:31
原帖由 macrodba 于 2005-12-29 17:06 发表
没有64位


确切说没有AMD64位。看看linux的内核源码中有IA64位架构。

作者: ycfei    时间: 2006-01-01 21:47
只说一句话.

散会.
作者: sunmoon1997    时间: 2006-01-02 10:10
原帖由 unixer2i 于 2006-1-1 21:31 发表


确切说没有AMD64位。看看linux的内核源码中有IA64位架构。

  1. sunmoon1997@localhost ~ $ uname -a
  2. Linux localhost 2.6.14-gentoo-r5 #2 PREEMPT Fri Dec 23 19:27:06 CST 2005 x86_64 AMD Athlon(tm) 64 Processor 3000+ AuthenticAMD GNU/Linux
  3. sunmoon1997@localhost ~ $ cat /proc/cpuinfo
  4. processor       : 0
  5. vendor_id       : AuthenticAMD
  6. cpu family      : 15
  7. model           : 47
  8. model name      : AMD Athlon(tm) 64 Processor 3000+
  9. stepping        : 2
  10. cpu MHz         : 1005.156
  11. cache size      : 512 KB
  12. fpu             : yes
  13. fpu_exception   : yes
  14. cpuid level     : 1
  15. wp              : yes
  16. flags           : fpu vme de pse tsc msr pae mce cx8 apic sep mtrr pge mca cmov pat pse36 clflush mmx fxsr sse sse2 syscall nx mmxext fxsr_opt lm 3dnowext 3dnow pni lahf_lm
  17. bogomips        : 2012.45
  18. TLB size        : 1024 4K pages
  19. clflush size    : 64
  20. cache_alignment : 64
  21. address sizes   : 40 bits physical, 48 bits virtual
  22. power management: ts fid vid ttp tm stc


复制代码

作者: sunmoon1997    时间: 2006-01-02 10:17
原帖由 qtdszws 于 2005-12-31 17:57 发表
2.quota机制不健全,例如cpu限额

rlimit
man setrlimit

[ 本帖最后由 sunmoon1997 于 2006-1-2 10:23 编辑 ]
作者: xn-peng    时间: 2006-01-02 11:48
linux最重要的是要把复杂的操作简化。你不可能要求那么多的windows用户从用鼠标点点就能完成的事换成linux输入那么多的命令才能完成。人性化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colddawn    时间: 2006-01-02 12:09
原帖由 ideawu 于 2006-1-1 13:17 发表


但記得沒錯的話,glibc 內部是以 UCS-4 字集(即 ISO10646 字集)來實作的,
所以 Linux 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 Unicode Ready 了;
----引自:[url]http://moto.debian.org.tw/viewtopic.php?t=1521[/u ...


sorry,linux确实采用的是glibc,确实是可以支持unicode,但是似乎内核并没有采用,只是支持i18n规范的程序在设计时才考虑到了unicode的支持。
作者: blizzard_ch    时间: 2006-01-02 12:10
原帖由 qtdszws 于 2005-12-29 11:22 发表
驱动确实是个问题
linux不但要从unix拿来,也应该从windows拿来
不过一定要遵守simple is beautiful的信条



是D是D,简约就是美。
驱动的确要大力改进啊,不过好像对ATI的显卡驱动支持比nVIDIA的好点
作者: albcamus    时间: 2006-01-02 14:52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但是即使您感觉的有必要纠正各种错误观点,也恭请到新闻版去,或者干脆别的论坛去。正如这个帖子所说的
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 ... &extra=page%3D1
"闭嘴and编码“才是治学的态度。  本版以后不讨论技术以外的话题,尤其不讨论关于windows与linux优劣论的话题。帖子先锁了。

[ 本帖最后由 albcamus 于 2006-1-2 14:53 编辑 ]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