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lpc3250 去掉 stage1 [打印本页]

作者: hhfa008    时间: 2011-12-23 01:19
标题: lpc3250 去掉 stage1
lpc3250板的启动过程首先是rom程序选择启动方式:包括从nandflash启动、norflash、spiflash和串口启动。我现在采用的是从nandflash启动。
nandflash启动的第一件事就是运行kickstart,kickstart功能就是nandflash加载stage1来运行。
然后stage1再加载uboot来运行。
大概过程就是kickstart——>stage1——>uboot——>linux,
我要做到的事情就是去掉stage1,变成kickstart——>uboot——>linux.

在lpc3250中,有个restore的程序,负责把kickstart和stage1烧写对应的nandflash上。

去掉stage1所需的工作:把stage1换成uboot。
具体步骤如下:
1、在原有的restore代码里,添加SDRAM和相关时钟的初始化,因为uboot和内核都要在sdram上运行。
2、修改加载uboot的地址和运行地址(函数指针地址)。
说起来很简单,但要全部实现还是很困难的。

难题
我遇到一个很隐蔽的bug,就是去掉stage1之后,uboot能正常运行,但linux怎么都起不来。
我刚开始推断是:stage1有些配置我没有配置。
为了找出bugs,就了解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然后进行跟踪。
刚开始采用了一个很笨的跟踪的方式:点led灯。
后来发现一个更好的跟踪方式:用串口直接输出printascii,具体见如下连接
http://blog.csdn.net/lanmanck/article/details/4292340
用printascii输出,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时候输出都一点,有时候输出少一点。如果把输出前面的代码注释掉,就能输出更多信息;如果去掉注释,输出就减少。
我通过这个规律,推断出:linux内核代码运行到固定的SDRAM地址,就运行不下去了。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我就把以前写kickstart的代码找出来,看SDRAM初始化,发现SDRAM采用的一个默认配置。我拿来跟stage1的SDRAM初始话代码对比了一下,发现stage1的SDRAM初始化,重新配置了SDRAM的大小。
最后,我把kickstart的SDRAM初始化的大小改成和stage1的一样,重新编译,重新烧写,
结果uboot终于正常的启动linux内核了。
去掉stage1的工作就圆满的完成了,这个过程大概有半个月吧。

剩下的工作 10月30日——11月20日   3周减去找工作的时间。
1、给uboot添加几个命令,实现uboot一个命令完成linux内核或文件系统的下载和烧写及linux 内核的启动设置。
2、自己编写简单的bootloader,能从nandflash加载linux内核来运行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