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无盘工作站的构建.
[打印本页]
作者:
shadowmin
时间:
2005-08-13 15:06
标题:
无盘工作站的构建.
引言: 虽然用LINUX有好多年了,不过自已还是一个菜鸟,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原谅。多年来在Linuxsir,chinaunix 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所以把我的处子作发到这两个网站上,献丑了。也算是对多年来的索取的一点回报,当然也发在了集美大学理学院网络协会的BBS上,知道地方的别忘了去交流一下
最近因为要做一个无盘LINUX集群,其中通过PXE远程无盘启动是这个搭建过程中花的时间最多的,看到网上还有人在做这个,所以把我的经验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现在网上的通过PXE远程无盘启动,基本上有二种方法。
1:root-nfs模式,这种方法是比较老的一种,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它的可扩展性比较差,当一个网络中无盘节点过多的时候,如果同时启动,会造成服务器节点负载过高,我在搭建这种方式的时候,可以成功的启动,但感觉速度比较慢,有的时候会出现启动失败,因而没有采用。这个你可按照这篇文章[1]提供的方法实现。
2:RamDISK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是现在用的最多的,但是制作过程中比较繁琐。通过一些工具实现起来也是不是很麻烦,我现在的无盘集群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如果你想做WINDOWs系列的无盘工作站,大概只要把这个RAMdisk重新做一个估计就差不多了,我也只是在做的过程看到一些文章,没是有测试过。
关于无盘工作站的启动模式你可以参考这篇文章[2]。
下面的搭建过程就是采用第二种方法。
对于无盘工作站其实就是DHCP ,TFTP,NFS三种服务,或者加上一个NIs服务的构建过程。对于前面三种服务的搭建你可以参考这篇文章[3],基本上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当你把这个搭建好了下面就是无盘节点的系统制作,这个制作的方法又有两种。
第一种:这种办法在自已构建服务的基础上在加上相应的工具便可实现。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如果你的服务器和节点机属于不同类型CPU的构造起来比较方便。
1. 首先你准备两台机子,一台是服务器,一台是节点机,在两台机子上分别装上你所需要的系统,可以是不同内核的。
2. 在服务器上执行rsync –a –e ssh node:/ /server/path。这样便把节点机上的所有文件都复制到服务器上的某个路径下。这里的node是你节点机的IP,server是你服务器的IP。而PATH是你要把节点机上的文件所要放的地方。也是你NFS服务所导出的路径。
3. 下载mkbootready.sh,[4]这个文件,在服务器上执行
./mkbootready.sh /path 这里你要给出mkbootready.sh的绝对路径或者到所在的目录下用相对路径,别忘了给它执行权限。这里面的path就是你刚才执行rsync后把文件所放的位置
4. 下载mkbootimage.sh[5]和pxeboot.img.gz[6]两个文件,制作启动所需要的RAMDISK.下载完后执行
./mkbootimage.sh [path] [SYSTEMMAP] [KERNELVER]
这里的path还是你刚才放置节点机的文件的路径,systemmap应该是/path/boot/systemap-kernelver。这里的kernelver是你节点机所用的内核的版本号。执行后就会在当前路径下产生pxeboot.img.gz这个文件。
这里要注意的是:path应该是你NFS所导出的那个路径,产生的pxebootimg.gz你应该放到pxelinux.cfg目录下面配置文件所给出的路径下。也就是TFPT所指定的目录。这样一个无盘启动的工作站基本上就做好了。具体的制作过程就请参考这里[7]。
如果你按着这篇文章做,一般是不会出问题,但是这种方法有几个缺点,一个是没办法正常的关机,另一个是DHCP的客户端无法正常的使用。还有一些服务没办法正常的启动,另外是如果无盘节点过多没办法单独的配各个节点。好处是可配性稍强些。
第二种: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但是带来的缺点是可配性稍差一点。这个的具体做法请参考这个的帮助文件,繁体中文的,相信大家都可以看懂。这种方法对服务器的LINUX发行版本有要求。你也可以在这个的基础上去试验第一种方法,好处是所需的服务你就不需要配置了稍微改一下就OK。值得提出的,这个是中国人做的一个开源项目,而且使用的对象是台湾的各个小学,觉得台湾的小学生还是满幸福的,我的感觉:)具体请参见http://drbl.nchc.org.tw/。
如果你想用你自已配置的内核,好像有点困难,不过也可以解决,你只要把/opt/drbl/sbin/mknic-nbi这个文件改一下,就可以使用你自已配置的内核。执行完后记得把modules下的目录拷到你相应的目录下。
自已配置的内核注意一些选项的选取,这个在网上一般都可以找得到,这里就不多说了,这个制作的更详细过程等有时间在详细的写出来。这里的只是一个简要的过程,不过对想作无盘的人的我想是足够了。
参考文档
[1] http://www.uni-essen.de/~bt0756/publications/2003-cluster/
[2] http://linux.sys-con.com/read/43718.htm
[3] http://chinaunix.net/jh/4/566211.html
[4] http://www.intra2net.com/opensource/diskless-howto/ mkbootready.sh
[5] http://www.intra2net.com/opensource/diskless-howto/ mkbootimage.sh
[6] http://www.intra2net.com/opensource/diskless-howto/pxeboot.img.gz
[7] http://www.intra2net.com/opensource/diskless-howto/howto.html
作者:
YaoFei
时间:
2005-08-13 18:40
标题:
无盘工作站的构建.
http://pxes.sf.net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