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 Boot:提示符下:
·如果你不打算安装引导时可装如入的驱动程序,那么按<Enter>从软盘开始引导。
·如果你要引导时安装BTLD,在Boot :提示符下键入link 并按<Enter>; 或 使用link= 引导串实参。如果是直接调用link ,会提示输入要装入的软件包的名字:
what packages do you need linked into the system
or q to quit?: pkg1 pkg2
(4)退出 divvy。
(5)在新安装fdisk和 divvy过程中,键入以上信息,重建原先的硬盘布局。
divvy调用mkdev hd时,在其中再对 SCSI和非 SCSI硬盘都运行badtrk。在mkdev
hd中, badtrk将按默认值显示当前坏道表的大小。必须接受这个默认值,因为改变
badtrk表的大小会破坏分区的内容。
要调用 Interactive fdisk/divvy 选项,在 Preparing your disk and choosing software窗
口的 Hard disk setup下按< Space>键,随后在 Partitions & filesystems下再按
< Space> .
lnteractive fdisk/divvy选项对第二个硬盘无效。参见 “升级非主硬盘”。
2.6.4关于硬盘设置的其它选项
在 Partitions & filesystems中可用的其它硬盘设置选项(在 Hard disk setup下)有
Use whole disk for UNIX和 Customize。 Use whole disk for UNlX将清除该硬盘现存的
全部分区,建立一个默认的不能更改的 UNIX分区。 customize也将建立一个同样的
认布局的 UNIX分区,但允许用新的分区修改。这两个选项都不能保存原先的数据和硬
盘设置。如果选择了 Use whole disks for UNIX分区或 Customize,必须在安装完毕后从
备份上恢复数据。
Use whole disk for UNIX和 Customize这两个选项对第二硬盘也有效。参见
“升级非主硬盘”。
2.7 各种升级问题
无论从哪种SCO系统升级或安装何种配置的 SCO OpenServer5.0.5系统,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2.7.1 恢复用户帐号
如果选择的升级途径不能保留系统中的用户账号资料,可以使用 ap(ADM)命令来保存
用户帐号资料。
在开始安装以前,运行命令:
ap –dg>;filename
该命令把口令文件中所有用户的帐号资料,包括组成员信息都复制到文件filename 中,
然后备份该文件。系统安装完毕后,把文件filename 复制到新系统中,运行命令:
ap –ro –f filename
该命令恢复每个用户的帐号资料,并复写现有的相同名字的账号资料,其中包括 root
帐号。
2.7.2用户配置文件和目录
下面是一张通常配置的文件和目录的清单,它们在安装新的 SCO系统后可能会发生改
变,因而需要恢复(Upgrade安装类型试图保存可配置的文件)。这张清单并不能包括所有要保存的文件,也并不是所有列在该清单上的文件都会改变。这张清单的一个简单出发点是用于确定哪些文件有重要的用户特定信息和系统特定信息。
NO user licenses were found on this machine. Please boot
Single user and correct this situation .Licensed software
Will not operate until user licenses are installed.
The License Policy Manager Daemon (ifor_pmd) was unable to start.
This is usually due to a read-only root filesystem,lack of
User licenses or a damaged program image file (/etc/ifor_pmd).
If this is not the case ,please contact your SCO service provider.
这是由于系统时钟日期大大超出许可日期,也有可能因为缺少用户许可或policy 管理程序
精灵进程/etc/ifor_pmd 有相当严重的错误。
4.4.7 LOGIN: ERROR -- 不能初始化policy 管理程序
如果在注册之后看到如下消息
LOGIN:ERROR –failed to initialize policy manager.(IFOR_PM_FATAL)
Login session den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