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UFS or UFS2 ? [打印本页]

作者: fangye1986    时间: 2007-07-26 16:10
标题: UFS or UFS2 ?
准备换硬盘了,重装系统(6.2release).
看看最新的handbook,发现从5.X就已经支持了USF2文件系统.
上次装5.5的时候,不记得在sysinstall里有UFS2选项啊?!          用mount查看:   "ad0s1 ***  ufs *****".
UFS2带来了很多新特性,但是它是否稳定,并推荐在新系统里采用呢?

我准备买320G 的硬盘,作为桌面工作站使用.计划分区如下:

/             512M
/var        512M
swap      2G                   #1G RAM    ,为了获得最优性能,把swap放这儿对吗?
/usr        30G                 # 编译port, x , ...... 够大吗?
/home    60G
/storage 200G               #存放不常访问的资料,如光盘镜像,电影等(单个文件大小在GB量级)

分区合理吗?应该采用UFS or UFS2?


另问:主板芯片是nForce2 MCP-T, 320G PATA能支持吧?

[ 本帖最后由 fangye1986 于 2007-7-26 16:11 编辑 ]
作者: lin_wang    时间: 2007-07-26 16:38
安装6.2release时默认的文件系统就是UFS2吧

另外,SWAP放在第二个分区更快些

[ 本帖最后由 lin_wang 于 2007-7-26 16:40 编辑 ]
作者: zhangweizj    时间: 2007-07-26 19:57
原帖由 lin_wang 于 2007-7-26 16:38 发表
安装6.2release时默认的文件系统就是UFS2吧

另外,SWAP放在第二个分区更快些


你可以看下fstab,无论swap是分在第几步,他都自动会被分到第二个slient
作者: lsstarboy    时间: 2007-07-26 23:21
原帖由 zhangweizj 于 2007-7-26 19:57 发表


你可以看下fstab,无论swap是分在第几步,他都自动会被分到第二个slient


好象应该是历史的原因,交换分区叫习惯上叫做b分区。就像DOS中的第一个硬盘分区叫做C一样,不见得就是第三个分区。
作者: lin_wang    时间: 2007-07-27 13:01
原帖由 zhangweizj 于 2007-7-26 19:57 发表


你可以看下fstab,无论swap是分在第几步,他都自动会被分到第二个slient


Linux好象不会这样
作者: gvim    时间: 2007-07-27 13:06
确实有一些约定的东西,比如 c 用来表示整个硬盘。
作者: lin_wang    时间: 2007-07-27 13:20
c         total
a         /
b         swap
e         other

原来d分区好象有什么特殊用途,但现在没了
作者: fangye1986    时间: 2007-07-27 20:55
看过一本关于linux下的硬件指南,说把swap放在文件系统中部,可以提高效率。。。。。。
算了,不去折腾,跟着主流走。各个时期的handbooks上都是把第二个slice作为swap的。
作者: lsstarboy    时间: 2007-07-27 22:38
手册3.5节:
某些 partitions 的用途是确定的。
分区         约定
a         通常指定为根文件系统
b         通常指定为交换分区
c         通常它和所在的 slice 大小相同。 c 分区上工作时必定会影响到事整个 slice (举个例子,坏块扫描器)。您通常不愿意在这个partition建立文件系统。
d         分区 d 曾经有特殊的含义,不过这种意义在现时的系统上已不再适用, 因此 d 可以和任何其它普通的分区一样使用了。


手册2.6.5节
2.6.5 使用 bsdlabel 创建分区

  您现在必须在刚刚建立好的 slice 中规划一些 label。 请注意, 每个 label 的代号是 a 到 h, 另外, 习惯上 b、 c 和 d 是有特殊用途的, 不应该随意变动。

  某些应用程序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分区而达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分区分散在不同的硬盘的时候。但是,现在您是第一次安装FreeBSD,所以不需要去烦恼如何分割您的硬盘。最重要的是,装好FreeBSD然后学习如何使用它。当您对FreeBSD 有相当程度的熟悉后,您可以随时重新安装FreeBSD,然后改变您分区的方式。

  下面的范例中有四个分区──一个是磁盘交换分区,另外三个是文件系统。

表 2-2. 为第一个硬盘分区
分区         文件系统         大小         描述
a         /         100 MB         这是一个根文件系统(root filesystem)。任何其它的文件系统都会挂在根目录(译注:用根目录比较亲切)下面。 100 MB 对于此目录来说是合理的大小,因为您往后并不会在这里存放太多的数据;在安装FreeBSD后会 用掉约 40 MB 的根目录空间。剩下的空间是用来存放临时文件用的,同时,您也应该预留一些空间,因为以后的FreeBSD版本可能会需要较多的 /(根目录)空间。
b         N/A         2-3 x RAM        

此分区为系统磁盘交换分区(swap space)。选择正确的交换空间大小可是一门学问唷。一般来说,交换空间的大小应该是您系统上内存(RAM)大小的2到3倍。交换空间至少要有 64 MB 因此,如果您的电脑上的RAM比 32 MB 小,请将交换空间大小设为 64 MB。

如果您有一个以上的硬盘,您可以在每个硬盘上都配置交换分区。 FreeBSD 会利用每个硬盘上的交换空间, 这样做能够提高 swap 的性能。 如果是这种情形,先算出您总共需要的交换空间大小 (如128 MB), 然后除以您拥有的硬盘数目(如2块),算出的结果就是每个硬盘上要配置的交换空间的大小。 在这个例子中, 每个硬盘的交 换空间为 64 MB。
e         /var         50 MB         /var 目录会存放不同长度的文件、日志以及其它管理用途的文件。大部分这些文件都是FreeBSD每天在运行的时候会读取或是写入的。当这些文件放在另外的文件系统(译注:即/var)可以避免影响到其它目录下面类似的文件存取机制。
f         /usr         剩下的硬盘空间         您所有的其它的文件通常都会存在/usr 目录以及其子目录下面。

  如果您要将FreeBSD安装在一个以上的硬盘,那么您必须在您配置的其它分区上再建立分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每个硬盘上建立两个分区,一个是交换分区,一个是文件系统分区。

表 2-3. 为其它磁盘分区
分区         文件系统         大小         描述
b         N/A         见描述         之前提过,交换分区是可以跨硬盘的。但是,即使 a 分区没有使用,习惯上还是会把交换分区放在 b 分区上。
e         /diskn         剩下的硬盘空间         剩下的空间是一个大的分区,最简单的做法是将之规划为 a分区而不是e分区。然而, 习惯上a分区是保留给根目录 (/) 用的。您不一定要遵守这个习惯,但是sysinstall 会,所以照着它做会使您的安装比较清爽、干净。您可以将这些文件系统挂在任何地方,本范例建议将它们挂在/diskn 目录,n 依据每个硬盘而有所不同,但是,您喜欢的话 也可将它们挂在别的地方。

作者: fangye1986    时间: 2007-07-28 14:50
谢谢各位。已经装好系统了。

为什么mount显示是UFS, 而不是UFS2呢?



`mount` :

/dev/ad0s1a on / (ufs, local)
devfs on /dev (devfs, local)
/dev/ad0s1g on /home (ufs, local, soft-updates)
/dev/ad0s1h on /storage (ufs, local, soft-updates)
/dev/ad0s1e on /tmp (ufs, local, soft-updates)
/dev/ad0s1f on /usr (ufs, local, soft-updates)
/dev/ad0s1d on /var (ufs, local, soft-updates)
/dev/da0s1 on /mnt (msdosfs, local)
作者: langue    时间: 2007-07-28 14:59
原帖由 lin_wang 于 2007-7-27 13:20 发表
c         total
a         /
b         swap
e         other

原来d分区好象有什么特殊用途,但现在没了


是说 NetBSD 吗?
作者: zmoon    时间: 2007-07-29 12:39
好像记得现在的UFS就是就是你们说的UFS2吧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