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当今企业面临的五大IT挑战 你遇到了几个?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1 [报告]
发表于 2010-04-27 00:03 |显示全部楼层
1、面对高负荷强度的数据没有足够内存                                                         
2、接入的网络种类多且复杂                                                                    
3、服务器无法随不同的需求进行实时的调整改变                                                  
4、选择太多,但是缺乏量身定制                                                               
5、缺乏领先的技术应用

                                                                        
1、MAX5内存扩展技术                                                                          
2、eXFlash固态存储子系统                                                                     
3、I/O虚拟化                                                                                 
4、IBM OnForever的可靠性                                                                     
5、面向不同应用负载的扩展能力


                                                               
您如今的企业IT环境是否也面对这些挑战?
答:目前所在的企业的X86应用基础架构是刀片+虚拟化,针对上面的挑战,主要有其中两条:
第一是面对高负荷强度的数据没有足够内存,根据实际使用经验,目前X86虚拟化环境中,负载主要体现在对内存的使用,目前的多核CPU功能已经很强大到很难完全利用完,反而内存属于资源大户,虽然利用虚拟化系统的内存复用及超分分配技术,依然捉襟见肘
第二是接入的网络种类多且复杂,更具体的表现是网络I/O能力不够,当host上多个guest都在同网段的时候,业务高峰期经常会出现网络I/O瓶颈,目前只能通过将多片1Gb网卡做链路聚合部分改善
第三是I/O虚拟化,但并非IBM这个网络的I/O虚拟化,而是越来越多的guest需求直接访问host的I/O设备,比如host上的磁盘或USB外设等等;这需要虚拟化厂商和CPU厂商共同努力,目前vmware vSphere4已经可以支持intel Nehalem平台的虚拟化I/O,当然还不够成熟
                                                      
未来您认为最有可能面对的挑战是哪些?
答:
第一.虚拟化还是不够彻底:目前以vmware为代表的X86虚拟化架构已经趋向成熟,但还是不够彻底,具体表现有:
1.针对intel平台和amd平台的热迁移兼容性
2.同平台不同代cpu之间的热迁移兼容性
3.很多利用硬件信息绑定license的商业软件不能跨host迁移,也就是guest底层的硬件信息不能被迁移
4.I/O虚拟化,guest应该拥有更多直接访问host的I/O设备能力
第二.x86虚拟化及物理平台的混合管理平台及方便的虚实转换能力(p2v/v2p/p2p/v2v),目前还没有跨品牌跨物理和虚拟、集成虚实转换的一个统一X86管理平台,各大品牌管理软件各自为政
第三.x86的RAS特性及扩展能力还得进一步提高,虽然目前x86逐渐向小型机RISC架构的RAS及扩展能力靠拢,但差距还是很大
                                                         
您对IBM eX5提出的五大创新点有什么看法,在哪些方面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对eX5平台您又有哪些还没有了解的疑问?
答:
1、MAX5内存扩展技术(可解决目前虚拟化系统内存紧缺问题)
这个可以解决虚拟化系统内存吃紧的挑战,IBM自有的X86 eX5比intel自己的芯片组多了些更实用功能,内存扩展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好处是很明显的,利用更多的插槽配合较低容量的单条内存配置,可以用更少的成本达到intel芯片组用最高配容量单条内存达到容量总和;当然目前并非IBM一家,cisco的刀片服务器也有类似技术
2、eXFlash固态存储子系统
个人认为ssd+raid不能算很大的创新,各大品牌估计有能力很快跟进
3、I/O虚拟化(可解决虚拟化环境网络I/O密集性应用的性能问题)
这个个人认为是比较有价值的,可以在1Gb到10Gb之间有个很好的过渡,最佳性价比,因为1Gb的网络I/O有限,像虚拟化或其他网络I/O密集化应用情况下可能比较紧张,但如果全部用10Gb替代,相信成本很高且无法完全利用这个带库,所以IBM的这个网络I/O虚拟化很好的平衡了这点儿
4、IBM OnForever的可靠性
那些监控方面并无亮点,且各大品牌X86系统都能实现,但Node FailOver是一个很好的冗余技术,在对可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比较适用
5、面向不同应用负载的扩展能力
这虽然不算是IBM eX5的新技术,但其他厂商实现较少,也是IBM X86系统的王牌了,利用专用电缆将多个X86服务器整合成一个更大的单镜像OS实例的大服务器,这部分解决了X86系统和小型机的扩展能力差距,而且较适合现在流行的虚拟化应用,个人以为这是NUMA(Non Uniform Memory Access Achitecture)技术在x86平台的很好实现

疑问:
eX3和eX4时代,IBM可以把4台X3850通过特殊堆叠线缆组合成一个拥有16颗物理CPU(96 core)的X3950,为何eX5只能堆叠两台为一个8颗物理cpu的系统呢?这是Nehalem后的QPI架构有关系还是其他原因?

论坛徽章:
0
2 [报告]
发表于 2010-04-27 15:2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adwind 于 2010-04-27 15:28 编辑

回复 14# emperor

第一,我对你所提到的那些迁移抱有疑问,不知道你说的这些迁移是不是有买椟还珠的嫌疑.
尽管这种需求的guest不超过10%,但在我这儿也是不少的,我们的规划就是尽可能的使用刀片+虚拟化,只有真的没办法才使用机架式x86,所以珠要椟也要

第二,事实上x86的RAS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其本身地位的要求.过高的RAS对cost是个更大的挑战,反而得不偿失.
个人认为是x86本来都定位中低端的这个前提造就了可以和中低端小机比拼的高端x86没成本优势,如果x86和小型机在RAS和扩展能力可以一拼,这个成本都要拉下来,安腾和SPARC渐渐弱势,只有power一家独大,不是好事儿

第三,ex5是包括hp,cisco等等各大厂家迟早都回实现的技术,到底这是intel的家事,18m所能做的无非是修修补补.
eX3/4实现的不少功能是intel自己没实现的,用的芯片组也非intel芯片组,eX5不知道,我想IBM当年自己用一套芯片组肯定有他的道理,当然内存扩展这个据我所知IBM和cisco都有,其他品牌再去实现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或者要不要投入的问题

第四,16颗物理CPU(96 core)--无法理解这是怎么算的.8x8核的cpu的动态分配已经完全满足需求了,还需要什么样的配置呢?再高的话,热量怎么处理.集成度终究是有个度的,一台对于一个小型企业就显得多余了,不要说是两台连起来.从p的570来看,连终究不是什么好主意,那些连线永远是故障率最高的部件........
16*6=96咯,在XEON7400系列时已经有6core了,所以当时最高配的X3950就是16颗物理CPU(96 core);没有说这样的是适合小型企业啊,小型企业一般1U2U的机架式都满足了;还有多台堆叠成一台的散热和多台各自工作的散热有多大区别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