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34209 | 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4-08-03 2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PDF文件请到我的BLOG里下载
七月飞雪的个人BLOG

作者:七月飞雪 Emailushli@163.net

2004年8月2日
最后修改于2004-8-4,将console下的配置命令已经补充上来....请大家参考


        此篇文章参考了chinaunix论坛rdd兄弟文章http://www.chinaunix.net/jh/4/325828.html(Vmware下RedHat AS2.1集群配置StepbyStep)的部分内容,另外参考了redhat官方网站上说明文档《Red Hat Cluster Suite Configuring and Managing a luster》,较之AS2.1的HA配置,AS3.0上的配置更加人性化,不过较之AS2.1的配置也有了不少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我没能按rdd兄弟的文章配置成功的原因,网络上又几乎没有关于redhat AS3.0HA配置中文资料,连E文的很少,我找来找去只找到了redhat官方网站上的配置说明
―――――――――――――――――――――――――――――――――――――――
实施系统软硬件环境
硬件:p4 2.4G,80G,512M DDR
宿主机系统:win2000pro sp4
虚拟机软件:Vmware GSX Server 3.1
  安装Vmware GSX Server 3.1和Redhat AS3.0的基本系统
1.安装Vmware GSX Server3.1
  相信大家都安装过workstation,过程都差不多,这里就不多废话了,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VMware GSX Server2.5无法打开Vmware workstation4.52虚拟出来的系统,GSX Server2.5比4.52出来的要早,所以。。。。。。。
2.安装Redhat AS3.0
  切记安装上xwindows桌面系统,设置此系统hostname为linux1,ip为10.0.0.155
3.COPY并配置另一套AS3.0系统将安装的第一套系统的文件复制到另一个文件夹,用编辑器打开rhel3.vmx文件修改displayName?=?"Linux1"到"Linux2"
    然后修改此系统的虚拟硬件配置,将网卡删除如下图所示,进行此步的原因是因为从第一套系统COPY过来的文件如果同时运行,两个系统的MAC地址会发生冲突由于将网卡删除,所以必须删除后启动第二套系统,启动过程中kudzu进程会提示系统有多余的配置文件(就是已经被删除网卡的配置文件),选择将多余的配置文件删除,然后再关闭linux2系统,重新给linux2添一块网卡。再启动linux2
  启动linux2,启动过程中,由于重新添加了网卡,所以系统检测到了它,再重新配置网卡,设置linux2 IP地址为10.0.0.156,其它同linux1。(注:这样有人可能会觉得麻烦,不过网卡MAC地址冲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咱们偷懒不想再重装一套系统呢)
这时候检查以下各文件,修改主机名,网络配置文件
   #vi?/etc/sysconfig/network
   将HOSTNAME=linux1改为HOSTNAME=linux2
   #vi?/etc/hosts
   将10.0.0.155 linux1修改为10.0.0.156  linux2
   (注: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怎么不直接把hosts文件里把linux1,心跳地址都写进去,其实我现在这么做是为了让文档更清晰些,到下一步的时候再添加这些,虽然稍微麻烦点,但是可以避免一些朋友看不明白)
这样两套完整的AS3.0的系统就配置成功,进入第二阶段
二、使用Vmware虚拟出HA必需硬件设备,并进行配置
1.给两个系统各虚拟一个新的网卡
  关掉两个系统,给两系统各一个增加以网桥方式工作的网卡,方法与第一图类似
2.创建共享磁盘
    给HA系统创建共享磁盘sdb,大小为500M(自定义),如下图所示
  先打开linux1系统的设置,创建磁盘,磁盘文件名为,share.vmdk    选中Allocate all disk space now这一选项
建议将新加磁盘的装入点设为scsi 1:0,如下图所示,这就是系统的裸设备
然后打开linux2的设置,同样给linux2添加共享磁盘,不过这次选择已经存在的磁盘,使用的共享磁盘就是刚才为linux1创建的那个磁盘,如下图所示
   同样在Configuration?editor?里面修改共享磁盘的”Vitual?disk?node”为scsi?1:0
   这样,就给两个系统各创建了一个新网卡,又创建了一个共享磁盘。由于系统启动的时候会锁定磁盘,所以当启动linux1后共享磁盘被锁定了,linux2就起不来了,因此必须做一下设置,用编辑器打开两个Vmware文件夹的rhel3.vmx文件,最后增加一行:
    Disk.locking?=?false
    这样硬件就配置好了
3.配置新添加的网卡
   启动linux1系统,系统在启动时候会检测到新添加的网卡,选择配置,将第二块网卡的IP设置为192.168.123.1,其它默认
   修改linux1系统的/etc/hosts文件,改后内容如下
   10.0.0.155      linux1
   192.168.123.1   linux1
   10.0.0.156      linux2
   192.168.123.2   linux2
同时启动linux2系统,设置方法同linux1
4.配置共享磁盘
   在linux1在shell里运行
   #fdisk /dev/sdb         //注使用parted也可以
   将添加的共享磁盘,分为两个区:sdb1和sdb2,各250M大小
   在两台服务器上分别编辑/etc/sysconfig/rawdevices文件,将分区绑定到裸设备。
   #vi?/etc/sysconfig/rawdevices
   加入
   /dev/raw/raw1 /dev/sdb1
   /dev/raw/raw2 /dev/sdb2?
   重启服务
   #service?rawdevices?restart
   启动完成后执行
   #raw –qa,会显示以下内容
   /dev/raw/raw1:  bound to major 8, minor 17
   /dev/raw/raw2:  bound to major 8, minor 18       
   格式化共享磁盘,每个块大小为4K
   mkfs.ext3 -j -b 4096 /dev/sdb1
   mkfs.ext3 -j -b 4096 /dev/sdb2
   注明:使用-b选项将磁盘区块设置为4K,过小的区块会导致磁盘检查的时候耗费过多的时间
   然后在linux2里修改/etc/sysconfig/rawdevices同上,然后重新启动rawdevices服务,raw –qa检查系统
   至此,硬件准备工作完成
三、安装并配置基本的HA系统
   在这里我们只将AS3.0自带的CLUSTER服务配置好,涉及到具体的http,ftp,mysql,oracle的HA服务会在下一部分介绍
   安装确认系统内安装了AS3.0的HA软件包       
   我们在这里要用到的软件包主要有两个,clumanager和redhat-config-cluster
   请用rpm –q 命令检查系统是否安装这两个软件包,如果没有安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安装
   
使用ISO或光盘,AS3.0共有八张光盘,我们平时常用的只有前四张,另外有四张扩展光盘,其中扩展光盘的第三张是集群软件,还包括了IPVS

等软件,从光盘上安装,如下图或者通过网络上下载到这两个软件包进行单独安装
  rpm --Uvh clumanager-<version>;.<arch>;.rpm
  rpm --Uvh redhat-config-cluster-<version>;.noarch.rpm
  注:网络上比较多的是src软件包,下载下来以后得使用rpmbuild命令进行重新编译,然后在安装
   开始基本的HA配置
在linux1系统上,启动xwindows,我这里是gnome,开始运行配置工具
选择左下角图标 =>; 系统设置 =>;服务器设置 =>; Cluster(或者在命令行里运行#redhat-config-cluster)
出现以下画面(图里左上角乱码是因为我用的是远程XWINDOWS,设置有问题)

下一步操作,点菜单栏里的群集->配置
出现下图所示
在Cluster Name处可以更改你设置集群的名字,在这里我设置为test_cluster
然后我们开始添加集群内的成员,点菜单栏->新建 如下图所示
(注:此时保证列表处选中Members,才可以出现下面内容)
将两台机器Ip都填写进去,如下图
在这里选中菜单栏里的cluster->;shared state,可以查看裸设备设置,如下图

点击确定继续
然后打开菜单栏clusterdaemon properties出现以下窗口

这个窗口就是集群的配置窗口,详细的说明请查看redhat的官方文档
有一个说明的就是中间的那个滑动条,就是配置服务器探测等待15秒,我们不能设的太小,这里我们就默认使用15秒
在clumembd这个窗口里选中Enable Broadcast Heartbeating然后点确定,这时候会弹出一个窗口提示,因为我们配置的就是双节点的HA,所以不

用管它,直接点确定然后在cluster configuration选择保存后退出此窗口
在菜单栏 群集启动本地群集守护进程,稍等一会儿,就会出现以下状态

这里就显示在linux1上的cluster配置成功
然后我们就要配置linux2了,配置linux2其实很简单,将linux1系统下/etc/cluster.xml文件COPY到linux2的/etc/目录下就可以了
(注:cluster.xml是在安装完两个软件包的时候不会产生,它是在第一次运行redhat-config-cluster命令的时候产生的,和AS2.1里的cluster.conf储存内容相同,只不过换了格式而已。这就是集群主要的配置文件,一定要确保集群上每个节点的此文件都是相同的,另外在redhat的官方文档上强烈警告用户:不要去手动的修改这个xml文件,)
将此文件copy上linux2以后,在linux2命令行里执行
#service clumanager start
系统显示执行成功,再稍等一会儿,你就会发现在linux1上出现了变化,如下图

启动关闭集群服务的命令是service clumanager start | stop
(注:如果你在配置完成以后不想用图形界面监控节点运行,在shell里运行
#clustat –i 10    / / 状态监控,每10秒中刷新一次
出现如下结果
Cluster Status - test_cluster                                          13:57:22
Cluster Quorum Incarnation #1
Shared State: Shared Raw Device Driver v1.2
  Member             Status   
  ------------------ ----------
  10.0.0.155         Active     <-- You are here
  10.0.0.156         Active            
  Service        Status   Owner (Last)     Last Transition Chk Restarts
  -------------- -------- ---------------- --------------- --- --------

这样,一个没有包含任何服务的“裸”的集群系统就配置成功了,因为它没有包含任何应用,也没有什么意义,下一步我们就在上面配置一个大家最常用的http服务来测试一下
四、举例说明:配置HTTP Server的HA服务
1.给http服务增加共享磁盘
  磁盘上将存储两个系统上apache共用的程序文件,也就是说,把apache的DocumnetRoot放到这个共享磁盘上,创建方法同创建裸设备时一样,请注意,这个共享磁盘的作用不同于上面的裸设备
2.创建共享磁盘加载点,配置两台机器上的http服务
  启动两台机器,我这里新添加硬盘为sdc,我以ext3格式将其格式化,在每个机器的根目录下创建文件夹www,为apache的web目录,同时将创建的sdc1分区加载到/www目录下
 #mkdir /www
 #mount /dev/sdc1 /www      //这一步只在linux1上进行就行
  然后安装apache,这就不用多说了吧,指出一点是,两台机器上的apache安装必须完全一样,包括配置文件,安装完成后,修改httpd.conf,将其根目录指向/www,我这里是用的是AS3.0自带的apache2.0的RPM包,
在linux1上,进入/www目录,在此目录下保存一个index.html作测试使用
这样,两台机器上的http服务就完全配置完成
3.配置基于此集群的http服务
 在linux1的xwindows,启动集群配置工具(参看上),增加名为httpd的服务如图点菜单栏"新建"服务名为”httpd”,检测时间间隔设置为4秒,httpd服务的启动脚本就是apache的启动脚本,我这里使用的是rpm包默认安装的脚本/etc/rc.d/init.d/httpd 
点"确定",就增加了一个服务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选中httpd这个service,单击菜单栏的”Add Child”,出现如下图

先给httpd服务增加共享设备Add Device,设备点为我们创建的sdc1,加载点为/www,格式为ext3,模式为”rw”读写模式,点确定,在给此服务添加一个IP地址,这个IP就是客户浏览器访问的IP,我们设置为10.0.0.157,掩码同网络设置,这里设置为255.0.0.0,广播地址设置为10.0.0.255
这样就完全添加成功了,如下图
保存设置,回到集群监控状态
以上所有操作均是在linux1上进行,现在为保证linux1和linux2集群配置相同,将linux1的/etc/cluster.xml复制到linux2的/etc/cluster.xm

l,同时启动两台机器上的集群服务,再次查看监控状态图,就发现有新的服务添加了,点击上面的"启用"及"运行"此服务,HTTP服务就开始运行了

这样,整个集群下的http服务就配置完成,并开始运行了
五、对配置好的服务进行简单的测试
1.基本功能的测试       
在win的机器上IE里输入10.0.0.157,你就可以看到你准备在/www目录下的测试页
2.故障测试  任意的关闭掉其中一台机器,你就会发现10.0.0.157依然可以访问,你用ssh工具去连接这个IP地址,就会发现你连接的就是现在正在运行的机器了。
3.手动的去关闭apache服务,集群软件依然会将apache服务启动起来,也就是说:此时的服务由集群软件控制,而不是人为去控制了,除非你将clumanger服务停掉。

六、后记
    使用AS3.0的集群软件,配置还是相当灵活的,在其官方文档上,就举例说明了如何里用这个软件来配置Oracle、MySQL、Samba、NFS、HTTP等多种服务,我也正在准备去配置一下Oracle的HA服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本文里肯定有不少错误,其实有的地方我也是一知半解,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出,最近无事,我一直在研究集群、负载均衡这方面的东西,下一步就是作研究一下lvs了,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研究研究,Emailushli@163.net。
  在CU里混了两年多了,第一次认真的写篇东西,真是惭啊。。。。。。。。


转载时请保留作者的个人信息,谢谢[/quote]

------------------------------------------------------------------------------

此篇文章于前日写的那篇文章相对应,其实在console下redhat也提供了一组强大
的配置命令,其中最主要的就是redhat-config-cluster-cmd这个命令,此外还有
clusvcadm,clushutdown等多个命令,下面我们就对照上一篇文章用控制台下的命令将
配置重新做一边.


1、列出当前集群名字

redhat-config-cluster-cmd --cluster

2、设置当前集群名字为“test_cluster”

redhat-config-cluster-cmd --cluster --name='test_cluster'

3、显示当前裸设备状态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haredstate

4、添加一个集群节点,名字为“10.0.0.155”

redhat-config-cluster-cmd --add_member --name=10.0.0.155

5、修改一个节点名字由member2到member3

redhat-config-cluster-cmd --member=member2 --name=member3

6、删除一个名为member3的节点

redhat-config-cluster-cmd --member=member3 --del_member

7、列出当前集群内的服务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s

8、添加一个名为httpd的服务

redhat-config-cluster-cmd --add_service --name=httpd

9、列出名为httpd的这个服务下的子节点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httpd

10、设置httpd服务的相关信息,检测时间,启动脚本等等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httpd \

--checkinterval=15 \

--userscript=/etc/rc.d/init.d/httpd

11、删除名为httpd的集群服务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httpd \

--del_service

12、列出httpd服务的ip地址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httpd \

--service_ipaddresses

13、设置httpd的对外服务IP地址为10.0.0.157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httpd \

--add_service_ipaddress \

--ipaddress=10.0.0.157

14、设置对方服务ip的掩码地址及广播地址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httpd \

--service_ipaddress=10.0.0.157 \

--netmask=255.0.0.0 \

--broadcast=10.0.0.255

15、删除httpd服务的10.0.0.157的这个IP地址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httpd \

--service_ipaddress=10.0.0.157 \

--del_service_ipaddress

16、列出httpd服务的设备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httpd \

--devices

17、给httpd服务添加共享磁盘sdc1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httpd \

--add_device \

--name=/dev/sdc1

18、设置共享磁盘的参数

redhat-config-cluster-cmd --service=httpd \

--device=/dev/sdc1 \

--mount \

--mountpoint=/www \

--fstype=ext3 \

--options=rw \

19、启用10.0.0.155节点上的httpd服务

 clusvcadm -e httpd -m 10.0.0.155

20、禁用10.0.0.155节点上的httpd服务

clusvcadm -d httpd -m 10.0.0.155

21、停止10.0.0.155节点上的httpd服务

clusvcadm -s httpd -m 10.0.0.155

更多命令请在控制台执行以下命令

#man redhat-config-cluster-cmd

论坛徽章:
0
2 [报告]
发表于 2004-08-03 21:44 |只看该作者

[原创]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pdf文件已经制作好,包括了我抓的图片

位置在
ftp://chinaunix:chinaunix@www.17m8.com/Redhat_AS3_Cluster_Configuration_zh_CN_by七月飞雪/Redhat_AS3_Cluster_Configuration_zh_CN.pdf

谢谢提供空间的朋友

论坛徽章:
0
3 [报告]
发表于 2004-08-03 23:37 |只看该作者

[原创]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哪里能弄到扩展的4张光盘?

论坛徽章:
0
4 [报告]
发表于 2004-08-04 00:46 |只看该作者

[原创]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好东西

论坛徽章:
0
5 [报告]
发表于 2004-08-04 06:05 |只看该作者

[原创]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原帖由 "七月飞雪" 发表:

使用ISO或光盘,AS3.0共有八张光盘,我们平时常用的只有前四张,另外有四张扩展光盘,其中扩展光盘的第三张是集群软件,还包括了IPVS


这个怎么解释?

Snap1.gif (9.25 KB, 下载次数: 151)

Snap1.gif

论坛徽章:
0
6 [报告]
发表于 2004-08-04 08:02 |只看该作者

[原创]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看看RH的MD5便知了: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 AS (i386)  
  ISO Size MD5 Checksum
  Binary Disc 1  140M    96201535b20c743428d12eddf05f04b1  
  Binary Disc 2  622M    5771b4bf6bcd07c6865851a3d024da22  
  Binary Disc 3  625M    1f568481fcdb5141cbb36ba6c558f5f8  
  Binary Disc 4  101M    de2f75e0264daef19cb72fc21b3d2b00

  Source Disc 1  516M    7ad480d316050cdb0fec129c657e70ea  
  Source Disc 2  516M    4cf8549dfd10a21109c961d8768bc08e  
  Source Disc 3  516M    c5c8ab3c83626abece5b57fe1bb20636  

  Extras.ISO   1ff36805ae3455b0f7997c5d4102ef8c
  Developer_Suite.ISO   d8b560602b4c1ebce7932175b37deab8
  Cluster_Suite.ISO   9f9e195bb71efed9353934be77ecaef0
  US and APAC Documentation CD   1ef2d123fee2195a8255c2efe6c2dd8e  
  US and EMEA Documentation CD   498aef583562ced64d3ceb72969e1946  


所以说其实i386平台发行时共有12张CD,我们常用的是前4张Binary,release_notes说的7张只说了Binary和Source,

论坛徽章:
0
7 [报告]
发表于 2004-08-04 08:27 |只看该作者

[原创]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可惜楼主用的Vmware上搭建的LINUX系统,如果直接用LINUX平台安装配置HA就更有实用价值了。
swz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报告]
发表于 2004-08-04 08:3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论坛徽章:
0
9 [报告]
发表于 2004-08-04 08:43 |只看该作者

[原创]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这个FTP上的东西很好,非常感谢!你的文章也很好,不过用GSX SERVER3.0可步可以啊!3.1那里有啊!

论坛徽章:
0
10 [报告]
发表于 2004-08-04 09:01 |只看该作者

[原创] 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这些包我来提供下载,捎等我得装上PROFTP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