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856 | 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程描述的若干方法分析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3-04-29 19: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图1 流程的不同表示形式

流程需要描述

首先,对流程的表示形式并不唯一(图1),有文本法、表格法以及图形法等。为了得到对业务流程的直观印象,人们通常会采用图形法来表示流程。比如,在A企业的流程管理模式中,就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描述体系。

其次,人们在面对很多流程问题的时候,谈得更多的往往是流程如何简化、优化、自动化等等,却很少从流程描述方式本身去思考问题。事实上,这正是一种缺乏双循环思维能力的表现。如同一个自动调温器,人们往往很多时候考虑的如何使其能按设定的温度工作,却很少去想设定的温度本身是否合理。

A企业流程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某些正是来源于流程描述体系本身的不合理。比如A企业有如下的描述原则:加强业务过程的控制,指导业务操作。根据其原则建立起来的流程事无巨细,描述到部门、岗位、活动甚至是动作,而没有考虑到A企业中各流程干系人(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等)对流程表示界面的要求并不一致性,如总经理需要的只是企业宏观层面的核心流程,而员工则需要相对详细的流程描述。显然,一种流程描述原则无法满足多方个性化的需求。

描述需要方法

为了寻找能够满足A企业不同层面流程干系人的个性化需求的流程描述方法,首先还得去了解和分析常见的各种流程描述方法。

最常见的是流程图法(Flow Charts),该方法遵循ANSI标准,优点在于可理解性好,但同时存在不确定性太大,无法清楚界定流程界限等缺点,特别是在流程图中的输入、输出不能模型化,所以可能失去关于流程的细节信息(图2)。



图2 流程图法

为了使流程图法能够满足企业中跨部门职能描述的需求,流程图法被进一步拓展为跨功能流程图法(图3)。它主要用以表达出企业业务流程与执行该流程的功能单元或组织单元之间的关系,其组成要素包括:企业业务流程、执行相应流程的功能单元或组织单元。在形式上有横向功能描述以及纵向功能描述两种。



图3 跨功能流程图法

角色行为图RAD(Role Activity Diagram)也是一种常见的流程图形化描述方法,它特别擅长强调流程中的角色职责。行为被表示为垂直的一串节点,水平线则表示人的参与(图4)。此方法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不具有模型分解的能力,这使其除了用于模型流程总览外,无法支持深入的流程描述。



图4 角色行为图法

IDEF模型系列也是在流程描述领域很有影响力的方法,它包括美国空军Armstrong实验室研制的IDEF0(ICAM DEFinition Language)以及由此改造而成的用于信息分析的IDEF1,和用于动态分析的IDEF2、用于流程分析的IDEF3,是一组具有较大影响和较广泛应用的模型系列。其中,IDEF0和IDEF3两种描述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IDEF0主要用以描述“What an Enterprise Does”,而IDEF3 则用来描述“How an Enterprise Does What It Does”。IDEF0的基本元素有四个方面(图5),即输入、活动、输出、机制和控制,IDEF0能够支持层次化的分解描述;而IDEF3用过程流网(Process flow network,PEN)作为获取、管理和显示以过程为中心的知识的主要工具(图6)。



图5 IDEF0描述方法



图6 IDEF3描述方法

事件过程链EPC(Event-Process Chains)模型借鉴了实体-关系(ER)模型和数据流图(DFD)等模型方法(图7),其基本元素有事件、功能/过程,分支/规则等。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引入组织和信息建模元素,生成扩展的事件驱动过程链(eEPC),使得与业务流程有关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能够在一个模型中被描述。



图7 事件过程链法

Petri网是完全从过程的角度出发为复杂系统的描述与分析而设计的一种有效模型工具(图8),它在描述并发、冲突、同步等行为现象上具有优势。但是,虽然Petri网在复杂系统表达、可理解性与可实现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但如用来进行流程建模,还需要从组织因素表达、模型分析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探索。其核心概念在于:库所(代表条件);变迁(代表事件);库所中的托肯(代表可以使用的资源和数据)。



图8 Petri网法

上述各种方法都在不同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得到应用,如咨询公司偏向于使用流程图法,而Petri网、IDEF系列则在学院派的研究中大放光彩。总结来说,几种流程描述方法各有其适用领域和优缺点(表1)。

表1 各流程描述方法的优缺点


方法需要适应企业需求

当然,流程描述方法不仅限于这几种,其他有更宏观的流程描述方法如价值链法、中观层次的SIPOC方法等等。我们这里研究流程描述方法的目的并不在于方法本身,而是要从企业的现实需求出发,来判断各方法的适合度。更重要的是,找出各方法的闪光点,并将不同方法有效组合,创造出一种适合特定企业需求的组合化流程描述方法。

那么,到底如何有效组合不同的流程描述方法,这还需要结合企业的特定需求。这正是下一篇文章所要探讨的重点,如果你想提前知道其中大概,就是简单的一句话“流程描述,不宜一竿子到底”。

论坛徽章:
0
2 [报告]
发表于 2003-04-29 19:06 |只看该作者

流程描述的若干方法分析

针对前面一个朋友提到的,“我们没有良好的管理,我们也没办法...”.
今天贴了关于企业流程管理的第一篇,或者贴在这里并不合适,
但或许可以给来我们这里的、注定要走上企业管理岗位的朋友们一点愚见。
如果大家都觉得不合适,我会在适当的时候拿掉这遍文章。
在我看来,做事如同做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