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403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存储网络] iscsi介绍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9-21 20: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产品功能描述和市场定位:
  现互联网IP技术已渗入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已基本实现网络办公,这将产生大量电子数据需要
存储
设备来管理,而且各个单位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要求越来越高,用户更希望在原来的网络基础上以较低的成本来搭建存储平台,这些需求势必推动整个IP storage存储市场的发展,
宝德
开发这款iSCSI
磁盘
阵列正满足客户迫在眉捷的需求,能够帮助用户有效解决数据管理等疑难问题。
  当多数企业由于Fiber Channel 的高成本而对
SAN
敬而远之时,iSCSI技术的出现,一下子拉近了企业与SAN之间的距离。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以TCP/IP协议为基础建立了网络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投入巨资利用FC建设SAN系统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但在
信息

代,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面对海量数据,许多企业已感到力不从心。iSCSI的实现可以在IP网络上应用SCSI的功能,充
分利用了现有IP网络的成熟性和普及性等优势,允许用户通过TCP/IP网络来构建存储区域网(SAN),为众多中小企业对经济合理和便于管理的存储设备
提供了直接访问的能力。除此之外,IP-SAN技术还能应用于解决远程存储管理和容灾问题,具体如下:
  维护磁盘系统高可用性
  运用IP SAN技术配合iSCSI提供的Block-level数据传输能力,可以将存储服务器空间分配给前端的应用服务器,如MS
SQL Server、Oracle等数据库,或是Exchange Server、Lotus
Notes等邮件服务器,可以将主程序和数据库的存放位置分离,这样做的好处除了可以更有效的运用存储空间,最重要的是提供数据库的高可用性。高可用性可
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一个是减少服务器的停机时间,另一个是避免单点故障造成服务器停顿。
  IP
SAN技术具备线上扩充磁盘空间功能,一旦应用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不够用,只需在Web管理界面内用鼠标点选几下,配合简单的CLI指令,不必停机或重新开
机就能延伸磁盘分割区的空间。IP
SAN技术还具备磁盘镜像技术,可以设定将数据同时存放在两组磁盘或磁盘阵列的逻辑磁盘区,工作时两组磁区随时保持同步,当其中一组硬盘或磁盘阵列故障
时,服务器仍然可以不受影响地存取数据。系统管理员也可以线上更换故障的存储设备,同步进行数据复制,立即将系统恢复至原来的状态。
  运用快照功能保护数据
  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本身含有快照功能,称为磁盘区阴影复制服务(Volume Shadow
Copy
Services)。这项功能简单的说,就是设定系统在不同时间点,将指定数据复制一份阴影副本存放在另一磁区,一旦数据发生问题可以迅速复原。IP
SAN技术同样也具备快照功能,不过是针对磁盘分割区(LUN)进行快照动作,和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针对共用资料夹进行快照的机制不同。
  快照技术是一项即时性的数据资料保护技术,针对磁盘区建立不同时间点版本的备份数据,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备份机制的不足,对数据库类型的应用来
说,备份的动作完全不影响应用程序的执行,万一数据库发生损毁或中病毒等意外,系统管理员可以选择将上一个快照时间点的数据迅速回复,或是将阴影复制的磁
盘快速置换为iSCSI磁盘,取代原先的磁盘区让数据库系统继续运作,将意外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
  应用恢复服务器方案确保永不停机
  无论是采取磁盘镜像还是快照的方式,保护的都是iSCSI Target磁盘上的数据,万一意外损毁的是应用服务器的系统磁盘,上述的
解决方案
恐怕都有些力不从心,必须靠双机备份、集服务器或备份软件提供灾难恢复机制,不过这些传统的灾难恢复机制不是恢复时间过长,就是价格不菲、操作管理复杂,企业在导入时往往费尽心思。
  IP
SAN可以运用iSCSI技术开发的灾难恢复方案,则是完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停机时间越短,价格越高”的规则,可以说是集低成本、低停机时间和操作简易
于一身的“杀手级”解决方案。 iSCSI 应用恢复服务器的机制架构并不复杂,以MS SQL
Server数据库为例,应用服务器需要安装“DiskSafe”、“DB agent”套件和具备远端启动功能的iSCSI
HBA卡,服务器端工作时透过iSCSI 存储服务器的定制快照功能,随时保留一份副本在iSCSI
Target磁盘内。一旦发生应用服务器中毒、硬盘损毁等意外,只需将服务器关闭,利用iSCSI磁盘远端启动并接替原本的磁盘,系统就会像没事一样继续
工作,差别在于此时系统是位于远端iSCSI备份磁盘内。将主机上毁损的硬盘更换之后,系统会在后台执行同步抄写回主机硬盘的命令,复制完成后以本机磁盘
启动,即可恢复系统原本的状况。整个灾难恢复耗费的时间仅有几分钟(服务器重新开机的时间),所要执行的动作也非常简单。
  不受距离限制的异地备份
  利用iSCSI
磁盘阵列建构的远程数据复制功能,可以运用iSCSI技术在IP网络上建立异地备份系统。其配置与管理方法并不困难,在远程建立好一套备份系统(DR站
点)后,在主站点输入备份端的IP地址和帐号密码,确认所要复制的磁盘区和工作排程即可,所有设定管理命令都在iSCSI
磁盘阵列的Web界面下用鼠标点选完成,一点都不复制。对于有异地备份需求且IT预算有限的企业来说,IP
SAN提供的异地备份解决方案不啻是最佳的选择。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5737/showart_121253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