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097 | 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软件业:为了明天的消亡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3-09-01 03: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来自:互联网实验室   燕七   
  
  
  
   
  
    软件什么时候提出"解决方案"和ERP概念,大家答案大概会离正确答案不那么远。因为
对于这个行业,我们与世界用的是同一双眼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虽然区别仅在于经济
调节手段,但几乎不是一种语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需只能在经济总量上达到平衡,
经历过短缺时代的人,恐怕还记得凭票买电视的经历,那时的电视厂商,在乎什么"绿色"
、"数码"或"等离子",庞大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能力不容他们对技术创新想得太多。
    但是软件就不一样,在短短年份里,软件业格局就已经在软件思想的革新推动下,走
上了年年有小变,三年有大变的自由之路。
    "软件"作为术语首次被使用是在1959年,第一个真正的软件产品诞生于1964年。初期
的发展几乎都是在美国完成。麦肯锡公司为软件产业划分了比较完整的5代。
1、第一代:早期专业的服务公司,1949-1959
    第一批独立于卖主的软件公司是为了客户开发定制解决方案的专业软件服务公司。在
美国,这个发展过程是由几个大软件项目推进的,这些项目先是由美国政府出面,后来是
由几家美国大公司认购。
2、第二代:早期软件产品公司,1959-1969
    第一批软件产品出现。这些初级的软件产品被专门开发出来重复销售给一个以上的客
户。
3、第三代:强大的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现,1969-1981
    在第二代时期的后期岁月里,越来越多的独立软件公司破土而出,为所有不同规模的
企业提供新产品--可以看出他们超越了硬件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最终,客户开始从硬件
公司以外的卖主那儿寻找他们的软件来源并为其付钱。70年代早期的数据库市场是最活跃
的,原因之一是独立数据库公司的出现。
4、第四代:客户大众市场软件,1981-1994
    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软件: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大众市场套装软件。微
软是这个时代的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软件公司。软件业以激动人心的每年20%的增长
率发展。
5、第五代:互联网增值服务,1994-2008
    由于Internet的介入,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方面,并可能引致软件业和其他行
业的集中。
    现在,我们要在这里,不全面也不详尽地为2008年之后的软件业做一个大胆预言:目
前,我们所熟知的软件业会在那时消亡,所有目前的概念、产品和公司都要瓦解重组、从
业人员会更准确地被重新分层,软件业会被重新定义。
    这无疑是个听上去十分耸动的预言。耸动到我们在进行解释的时候,也不知从何下手
。那么让我们先来掌握几个事实吧。
    第一个事实是,软件业的增长点,已经从大众市场转向企业用户。基于个人用户的软
件产品,其蓝图已经基本成型。我们不怀疑这个市场仍然有潜力可挖,但是应用型通用软
件的利润已经来越小,庞大的数量和其通用程度呈现出的正相关使这个领域越来越受制于
底层的系统与标准,人性化的趋势共识将使这个行业越来越精致,但对软件业整体格局的
影响越来越微弱。这好比是一个已经被划定地基的楼盘,厂商比拼的无非是装修和户型。
而企业用户在新技术的带动下,迸发了对IT的庞大、复杂需求。就好象人们在过剩年代对
电视类型将有更多的追求,企业希望把自己的全部业务整合到新技术的框架中,从而求助
于科学规范、更重要的是"有效益的"IT战略。
    第二个事实是,企业用户的需求导向引致了软件业自曝其短,无论是ERP还是CRM,在
实施中失败多成功少,原因在于软件人员对企业管理的陌生。这方面的相关报道很多,相
信我们不用过多解释。在市场经济中,需求拉动供给,用户和软件公司谁来将就谁就不用
说了。软件业将被动地,也是必须地,得去学习其他行业的知识了。
    第三个事实是,企业用户制订IT战略时,不仅仅希望IT技术帮助企业在管理上更科学
精深,更希望IT技术在微观上行使越来越多的功能,捕捉人脑所不能捕捉的信息,从而在
宏观上协助决策者决策或代替决策者决策,促进企业的壮大。软件业是什么?是以软件为
产品,服务为后继的产业。软件业提供的服务,就是不断修订产品、扩充产品覆盖面,实
现系统与公司命运的无缝对接,实现物质基础与精神世界完美耦合的过程。服务在软件业
所占的比重是什么走势,我们不需赘言。
    第四个事实是,这些,现在的软件业都还做不到。
    可见,软件行业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期的高速发展不仅是软件行业多年开拓的结果,
更与产业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让我们用一句话来串联起以上四个事实:未来的软
件业将嵌入、嵌入、嵌入用户的生产生活,未来的软件从业人员必须是学科交叉诞生出的
天才,未来的软件公司将以理解力求生。在这一天到来时,我们将看到,软件业消亡了,
它既是用户的核心,也是用户的外围,它生命的意义在于用户的各种各样的需求。荒诞地
想想吧,它甚至不需要一个办公地点,直接转战间一个一个的用户那里就行了。
    那么,中国软件业的机会在哪里?当然不是在2008之后。为了迎接那一天的到来,更
准确地说,是为了存活到那一天,中国的软件业必须锻炼自己的理解力,以最充分的准备
,最快地消亡。
    可惜,现在国内人士大凡谈论软件的时候,往往指的是一个笼而统之的概念,没有体
现软件业本身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在企业发展战略层面,软件也是一个概念性的,很少有
企业真正把自己的软件战略放置在几十年发展历史和内在规律之下。甚至在国家战略方面
,关于软件业的未来也不是很清楚,没有放眼当今全球软件业最新格局和未来趋势之下,
有选择、有重点地引导方向。
    2002年10月20日出品的《IT经理世界》上有一篇短短的文章,讲述一个跨国企业的CI
O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也许这个工作在一线的IT人员,这个从事公司管理软件协调实施的
软件人员说的一些话能为我们的观点做一些点滴的注解:
    "XX一直在技术部门强化技术人员的两条职业发展道路--要么向管理职位发展,要么成
长为技术专家。"
    "该公司可以花钱从外部专业化公司买到高质量的IT技术和服务,但买不到员工的项目
管理素质,人际沟通素质等--驾御而非掌握IT的能力。也许这是一个大型企业IT员工最重
要的本领。"
    "他希望下属能够通过对一定的IT项目的参与来迅速熟识各部门的业务流程--这是IT辅
助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也是他认为IT人员应该具备却容易忽视的知识。"
    "如果你只停留在修电脑的层次,你就永远是修电脑的,无法在公司内部提高IT部门的
地位。你需要懂业务流程,才会懂得将它自动化、简化、才能产生效益。"
    "许多IT项目无法在第一线推进并发挥IT优点时,IT人员具体业务知识的匮乏就成了最
大的软肋。也许IT人员的优势是比具体业务人员还懂业务;复合型的知识或许是他们向上
发展的阶梯。"
    看到这里,软件公司还有什么可说呢?是向上走,做一个嵌入到用户"芯"中的游刃有
余者,还是停留在程序员阶段,永远被选择的被动应付者?在机会面前,供思考的时间永
远都是不够用的。但真理是,掌握的技能越被需要,换取的回报越丰厚。
    软件业真的会消亡,但它会永远活在用户的动力之"芯"里。

论坛徽章:
0
2 [报告]
发表于 2003-09-01 12:45 |只看该作者

软件业:为了明天的消亡

这种观点未免过于悲观了,容易误导人。

   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原本如此!

论坛徽章:
0
3 [报告]
发表于 2003-09-01 14:10 |只看该作者

软件业:为了明天的消亡

原帖由 "一无所有" 发表:
这种观点未免过于悲观了,容易误导人。

   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原本如此!
   

引用一句:人贵自知,不是让你自卑,而是让你清醒~~     

论坛徽章:
0
4 [报告]
发表于 2003-09-01 14:55 |只看该作者

软件业:为了明天的消亡

写得很不错
特别是开始时对软件业发展的总结

现在看来普及型的应用软件(如播放器 杀毒软件等)真的没有多少市场了
还是企业市场比较大

论坛徽章:
0
5 [报告]
发表于 2003-09-02 10:16 |只看该作者

软件业:为了明天的消亡

不是吹,和我的想法吻合。看来技术不是我的特长。
我转电子商务,怎样?

论坛徽章:
0
6 [报告]
发表于 2003-09-02 12:05 |只看该作者

软件业:为了明天的消亡

那你最好先分析国内的市场需求吧

找个切入点

国内电子商务现在还没有火起来
多是些成人用品等不适合在公共场合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