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807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编程—出错处理之assert,abort,exit,atexit,strerror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9-09-07 18: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assert()
assert宏的原型定义在assert.h>中,其作用是如果它的条件返回错误,则终止程序执行,原型定义:
#include assert.h>
void assert( int expression );
assert的作用是现计算表达式 expression ,如果其值为假(即为0),那么它先向stderr打印一条出错信息,然后通过调用 abort 来终止程序运行。
请看下面的程序清单badptr.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assert.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void )
{
    FILE *fp;
    fp = fopen( "test.txt", "w" );//以可写的方式打开一个文件,如果不存在就创建一个同名文件
    assert( fp ); //所以这里不会出错
    fclose( fp );
    fp = fopen( "noexitfile.txt", "r" );//以只读的方式打开一个文件,如果不存在就打开文件失败
    assert( fp ); //所以这里出错
    fclose( fp ); //程序永远都执行不到这里来
    return 0;
}
[root@localhost error_process]# gcc badptr.c
[root@localhost error_process]# ./a.out
a.out: badptr.c:14: main: Assertion `fp' failed.
已放弃

使用assert的缺点是,频繁的调用会极大的影响程序的性能,增加额外的开销。
在调试结束后,可以通过在包含#include 的语句之前插入 #define NDEBUG 来禁用assert调用,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define NDEBUG
#include

用法总结与注意事项:
1)在函数开始处检验传入参数的合法性
如:
int resetBufferSize(int nNewSize)
{
//功能:改变缓冲区大小,
//参数:nNewSize 缓冲区新长度
//返回值:缓冲区当前长度
//说明:保持原信息内容不变  nNewSize表示清除缓冲区
assert(nNewSize >= 0);
assert(nNewSize
...
}

2)每个assert只检验一个条件,因为同时检验多个条件时,如果断言失败,无法直观的判断是哪个条件失败
不好: assert(nOffset>=0 && nOffset+nSize
好: assert(nOffset >= 0);
assert(nOffset+nSize

3)不能使用改变环境的语句,因为assert只在DEBUG个生效,如果这么做,会使用程序在真正运行时遇到问题
错误: assert(i++ 100)
这是因为如果出错,比如在执行之前i=100,那么这条语句就不会执行,那么i++这条命令就没有执行。
正确: assert(i 100)
      i++;

4)assert和后面的语句应空一行,以形成逻辑和视觉上的一致感
5)有的地方,assert不能代替条件过滤

2.       abort()
函数名: abort
功 能: 异常终止一个进程
用 法: void abort(void);
头文件:#include
说明:abort函数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函数,当调用它时,会导致程序异常终止,而不会进行一些常规的清除工作,比如释放内存等。
程序例: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puts( "About to abort....\n" );
abort();
   
puts( "This will never be executed!\n" );
exit( EXIT_SUCCESS );
}
[root@localhost error_process]# gcc abort.c
[root@localhost error_process]# ./a.out
About to abort....

已放弃

3.       exit()
表头文件: #include
定义函数: void exit(int status);

exit()用来正常终结目前进程的执行,并把参数 status 返回给父进程,而进程所有的缓冲区数据会自动写回并关闭未关闭的文件。
它并不像abort那样不做任何清理工作就退出,而是在完成所有的清理工作后才退出程序。


4.       atexit(设置程序正常结束前调用的函数)

表头文件 #include
定义函数 int atexit (void (*function)(void));

atexit()用来设置一个程序正常结束前调用的函数。当程序通过调用 exit()或从 main 中返回时,参数function所指定的函数会先被调用,然后才真正由exit()结束程序。

返回值  如果执行成功则返回 0,否则返回-1,失败原因存于 errno 中。

#include
#include

void my_exit(void)
{
    printf( "Before exit....\n" );
}

int main(void)
{
    atexit( my_exit );
    return 0;
}
[root@localhost error_process]# gcc atexit.c
[root@localhost error_process]# ./a.out
Before exit....

5.       strerror(返回错误原因的描述字符串)

表头文件     #include
定义函数     char * strerror(int errnum);

strerror()   用来依参数 errnum 的错误代码来查询其错误原因的描述字符串,然后将该字符串指针返回。这时如果把 errno 传个strerror,就可以得到可读的提示信息,而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了。
         
返回值      返回描述错误原因的字符串指针。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i;
   
    for ( i=0; i
    {
        printf( "%d:%s\n", i, strerror(i) );
    }   
   
    return 0;
}

[root@localhost error_process]# gcc strerror.c
[root@localhost error_process]# ./a.out
0:Success
1:Operation not permitted
2: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3:No such process
4:Interrupted system call
5:Input/output error
6:No such device or address
7:Argument list too long
8:Exec format error
9:Bad file descriptor
[root@localhost error_process]#
原文地址
http://blog.chinaunix.net/u/16292/showart_391500.html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3/94145/showart_204747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