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768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中的工作队列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6-11 15: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前记]Linux自从2.6.20之后,工作队列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从网络上搜索的资料一般都是介绍老版本的工作队列,很少见到对新版本的介绍。本文对新老版本都做了简要概述,并分别提供了简单的实作案例。
*******************************************************************************************************************
       
       
       
       
       
       
工作队列(work
queue)是Linux
kernel中将工作推后执行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和BH或Tasklets不同之处在于工作队列是把推后的工作交由一个内核线程去执行,因此工作队列的优势就在于它允许重新调度甚至睡眠。
工作队列是2.6内核开始引入的机制,在2.6.20之后,工作队列的数据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本文分成两个部分对2.6.20之前和之后的版本分别做介绍。
1、2.6.0~2.6.19
数据结构:
struct
work_struct {
    unsigned
long pending;
            struct
list_head entry;
            void
(*func)(void *);
            void
*data;
            void
*wq_data;
            struct
timer_list timer;
};
pending是用来记录工作是否已经挂在队列上;
entry是循环链表结构;
func作为函数指针,由用户实现;
data用来存储用户的私人数据,此数据即是func的参数;
wq_data一般用来指向工作者线程(工作者线程参考下文);
timer是推后执行的定时器。
work_struct的这些变量里,func和data是用户使用的,其他是内部变量,我们可以不用太过关心。
API:
1)
INIT_WORK(_work, _func, _data)
初始化指定工作,目的是把用户指定的函数_func及_func需要的参数_data赋给work_struct的func及data变量。
2)
int  schedule_work(struct work_struct *work)
对工作进行调度,即把给定工作的处理函数提交给缺省的工作队列和工作者线程。工作者线程本质上是一个普通的内核线程,在默认情况下,每个CPU均有一个类型为“events”的工作者线程,当调用schedule_work时,这个工作者线程会被唤醒去执行工作链表上的所有工作。
3)
int  schedule_delayed_work(struct work_struct *work, unsigned long
delay)
延迟执行工作,与schedule_work类似。
4)
void  flush_scheduled_work(void)
刷新缺省工作队列。此函数会一直等待,直到队列中的所有工作都被执行。
5)
int  cancel_delayed_work(struct work_struct *work)
flush_scheduled_work并不取消任何延迟执行的工作,因此,如果要取消延迟工作,应该调用cancel_delayed_work。
以上均是采用缺省工作者线程来实现工作队列,其优点是简单易用,缺点是如果缺省工作队列负载太重,执行效率会很低,这就需要我们创建自己的工作者线程和工作队列。
API:
1)
struct workqueue_struct  *create_workqueue(const char *name)
创建新的工作队列和相应的工作者线程,name用于该内核线程的命名。
2)
int  queue_work(struct workqueue_struct *wq, struct work_struct
*work)
类似于schedule_work,区别在于queue_work把给定工作提交给创建的工作队列wq而不是缺省队列。
3)
int  queue_delayed_work(struct workqueue_struct *wq, struct
work_struct *work, unsigned long delay)
延迟执行工作。
4)
void  flush_workqueue(struct workqueue_struct *wq)
刷新指定工作队列。
5)
void destroy_workqueue(struct workqueue_struct *wq)
释放创建的工作队列。
下面一段代码可以看作一个简单的实作:
void
my_func(void *data)
{
    char
*name = (char *)data;
    printk(KERN_INFO
“Hello world, my name is %s!\n”, name);
}
struct
workqueue_struct  *my_wq = create_workqueue(“my wq”);
struct
work_struct  my_work;
INIT_WORK(&my_work,
my_func, “Jack”);
queue_work(my_wq,
&my_work);
destroy_workqueue(my_wq);
2、2.6.20~2.6.??
自2.6.20起,工作队列的数据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使用时不能沿用旧的方法。
数据结构:
typedef
void (*work_func_t)(struct work_struct *work);
struct
work_struct {
    atomic_long_t
data;
    struct
list_head  entry;
    work_func_t
func;
};
与2.6.19之前的版本相比,work_struct瘦身不少。粗粗一看,entry和之前的版本相同,func和data发生了变化,另外并无其他的变量。
entry我们不去过问,这个和以前的版本完全相同。data的类型是atomic_long_t,这个类型从字面上看可以知道是一个原子类型。第一次看到这个变量时,很容易误认为和以前的data是同样的用法,只不过类型变了而已,其实不然,这里的data是之前版本的pending和wq_data的复合体,起到了以前的pending和wq_data的作用。
func的参数是一个work_struct指针,指向的数据就是定义func的work_struct。
看到这里,会有两个疑问,第一,如何把用户的数据作为参数传递给func呢?以前有void
*data来作为参数,现在好像完全没有办法做到;第二,如何实现延迟工作?目前版本的work_struct并没有定义timer。
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换一种思路。2.6.20版本之后使用工作队列需要把work_struct定义在用户的数据结构中,然后通过container_of来得到用户数据。具体用法可以参考稍后的实作。
对于第二个问题,新的工作队列把timer拿掉的用意是使得work_struct更加单纯。首先回忆一下之前版本,只有在需要延迟执行工作时才会用到timer,普通情况下timer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之前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浪费资源。所以新版本中,将timer从work_struct中拿掉,然后又定义了一个新的结构delayed_work用于处理延迟执行:
struct
delayed_work {
    struct
work_struct work;
    struct
timer_list timer;
};
下面把API罗列一下,每个函数的解释可参考之前版本的介绍或者之后的实作:
1)
INIT_WORK(struct work_struct *work,  work_func_t  func)
2)
INIT_DELAYED_WORK(struct delayed_work *work, work_func_t func)
3)
int schedule_work(struct work_struct *work)
4)
int schedule_delayed_work(struct delayed_work *work, unsigned long
delay)
5)
struct workqueue_struct *create_workqueue(const char *name)
6)
int queue_work(struct workqueue_struct *wq, struct work_struct *work)
7)
int queue_delayed_work(struct workqueue_struct *wq,  struct
delayed_work *work, unsigned long delay)
8)
void flush_scheduled_work(void)
9)
void flush_workqueue(struct workqueue_struct *wq)
10)
int cancel_delayed_work(struct delayed_work *work)
11)
void destroy_workqueue(struct workqueue_struct *wq)
其中,1),
2), 4) ,7)和以前略有区别,其他用法完全一样。
实作:
struct
my_struct_t {
            char
*name;
            struct
work_struct  my_work;
};
void
my_func(struct work_struct *work)
{
            struct
my_struct_t *my_name = container_of(work, struct my_struct_t,
my_work);
    printk(KERN_INFO
“Hello world, my name is %s!\n”, my_name->name);
}
struct
workqueue_struct  *my_wq = create_workqueue(“my wq”);
struct
my_struct_t  my_name;
my_name.name
= “Jack”;
INIT_WORK(&(my_name.my_work),
my_func);
queue_work(my_wq,
&my_work);
destroy_workqueue(my_wq);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69889/showart_97104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