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204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dparm,硬盘性能调整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
操作系统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6-04-19 06:20: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3-15 02: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root@linux ~]# hdparm [-icdmXTt] 裝置名稱
參數:
-i  :系統在開機的過程當中,會利用本身核心的驅動程式(模組)來測試硬碟,
      利用 -i 參數,可將這些測試值取出來,這些值不一定是正確的,
      不過,卻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參考值的依據!
-c  :設定 32-bit (32位元)存取模式。這個 32 位元存取模式指的是在硬碟在與
      PCI 介面之間傳輸的模式,而硬碟本身是依舊以 16 位元模式在跑得!
      預設的情況下,這個設定值都會被打開,建議直接使用 c1 即可!
-d  :設定是否啟用 dma 模式, -d1 為啟動, -d0 為取消;
-m  :設定同步讀取多個 sector 的模式。一般來說,設定此模式,可降低系統因為
      讀取磁碟而損耗的效能~不過, WD 的硬碟則不怎麼建議設定此值~
      一般來說,設定為 16/32 是最佳化,不過,WD 硬碟建議值則是 4/8 。
      這個值的最大值,可以利用 hdparm -i /dev/hda 輸出的 MaxMultSect
      來設定喔!一般如果不曉得,設定 16 是合理的!
-X  :設定 UtraDMA 的模式,一般來說, UDMA 的模式值加 64 即為設定值。
      並且,硬碟與主機板晶片必須要同步,所以,取最小的那個。一般來說:
      33 MHz DMA mode 0~2 (X64~X66)
      66 MHz DMA mode 3~4 (X67~X6
      100MHz DMA mode 5   (X69)
      如果您的硬碟上面顯示的是 UATA 100 以上的,那麼設定 X69 也不錯!
-T  :測試暫存區 cache 的存取效能
-t  :測試硬碟的實際存取效能 (較正確!)
範例:
範例一:取得我硬碟的最大同步存取 sector 值與目前的 UDMA 模式
[root@linux ~]# hdparm -i /dev/hda
Model=ST320430A, FwRev=3.07, SerialNo=7BX02236
Config={ HardSect NotMFM HdSw>15uSec Fixed DTR>10Mbs RotSpdTol>.5% }
RawCHS=16383/16/63, TrkSize=0, SectSize=0, ECCbytes=0
BuffType=unknown, BuffSize=512kB, MaxMultSect=16, MultSect=16
CurCHS=16383/16/63, CurSects=16514064, LBA=yes, LBAsects=40079088
IORDY=on/off, tPIO={min:240,w/IORDY:120}, tDMA={min:120,rec:120}
PIO modes:  pio0 pio1 pio2 pio3 pio4
DMA modes:  mdma0 mdma1 mdma2
UDMA modes: udma0 udma1 udma2 udma3 *udma4
AdvancedPM=no WriteCache=enabled
Drive conforms to: device does not report version:  1 2 3 4
# 在輸出的資料中,有幾個比較重要的,除了 MaxMultSec 這個數值外,
# 那個 UDMA modes: 會顯示目前的 UDMA 模式 (有 * 號的那個為目前的值)。
範例二:取得我主機板上面關於 IDE 的速度限制
[root@linux ~]# lspci -v
00:07.1 IDE interface: VIA Technologies, Inc. VT82C586/B/686A/B PIPC Bus Master
IDE (rev 10) (prog-if 8a [Master SecP PriP])
        Subsystem: VIA Technologies, Inc. VT8235 Bus Master ATA133/100/66/33 IDE
        Flags: bus master, medium devsel, latency 32
        I/O ports at d000
        Capabilities: [c0] Power Management version 2
# 我可以透過 lspci 來直接取得 PCI 介面上的各個裝置設備。
# 其中,可以找到 IDE 介面,並從中找到關於這個介面可接受的速度呢!
範例三:啟動我的 UDMA 在 mode 4 喔~
[root@linux ~]# hdparm -d1 -c1 -X68 /dev/hda
# 由範例一與範例二,鳥哥的主機板上面大概僅能支持到 UDMA 66 吧~
# 那就是 mode4 囉~所以, X = 64+4 = 68 ,因此,設定就是 -X68 囉~
範例四:測試這顆硬碟的讀取效能
[root@linux ~]# hdparm -Tt /dev/hda
/dev/hda:
Timing cached reads:   544 MB in  2.01 seconds = 270.28 MB/sec
Timing buffered disk reads:   80 MB in  3.01 seconds =  26.56 MB/sec
# 我的機子沒有很好啦~這樣的速度.....差強人意~
Linux hdparm 命令

  
    功能说明:显示与设定硬盘的参数。
语  法:hdparm [-CfghiIqtTvyYZ][-a ][-A ][-c ][-d ][-k ][-K ][-m ][-n ][-p ][-P ][-r ][-S ][-u ][-W ][-X ][设备]
补充说明:hdparm可检测,显示与设定IDE或SCSI硬盘的参数。
参  数:
  -a   设定读取文件时,预先存入块区的分区数,若不加上选项,则显示目前的设定。
  -A   启动或关闭读取文件时的快取功能。
  -c   设定IDE32位I/O模式。
  -C   检测IDE硬盘的电源管理模式。
  -d   设定磁盘的DMA模式。
  -f   将内存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硬盘,并清楚缓冲区。
  -g   显示硬盘的磁轨,磁头,磁区等参数。
  -h   显示帮助。
  -i   显示硬盘的硬件规格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开机时由硬盘本身所提供。
  -I   直接读取硬盘所提供的硬件规格信息。
  -k   重设硬盘时,保留-dmu参数的设定。
  -K   重设硬盘时,保留-APSWXZ参数的设定。
  -m   设定硬盘多重分区存取的分区数。
  -n   忽略硬盘写入时所发生的错误。
  -p   设定硬盘的PIO模式。
  -P   设定硬盘内部快取的分区数。
  -q   在执行后续的参数时,不在屏幕上显示任何信息。
  -r   设定硬盘的读写模式。
  -S   设定硬盘进入省电模式前的等待时间。
  -t   评估硬盘的读取效率。
  -T   平谷硬盘快取的读取效率。
  -u   在硬盘存取时,允许其他中断要求同时执行。
  -v   显示硬盘的相关设定。
  -W   设定硬盘的写入快取。
  -X   设定硬盘的传输模式。
  -y   使IDE硬盘进入省电模式。
  -Y   使IDE硬盘进入睡眠模式。
  -Z   关闭某些Seagate硬盘的自动省电功能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5338/showart_496744.html

[ 本帖最后由 Send_linux 于 2008-3-26 14:4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