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就像Linux下的其他工具一样,LILO可以在一个配置文件中被定制,也在/etc目录下。lilo.conf文件有它自己非常详尽的man指导,事实上配置是很简单的。这儿有一个lilo.conf的实例文件。
这个lilo.conf例子是一个典型的双启动配置,Windows安装在第一分区,Linux在第二分区。你可能能使用它,除了"image="那一行和"root="那一行,依赖于Linux安装在哪。细节的描述在下面。
2.1 例子
boot=/dev/hdamap=/boot/mapinstall=/boot/boot.bcompactprompttimeout=50image=/boot/vmlinuz-2.0.36 label=linux root=/dev/hda2 read-onlyother=/dev/hda1 label=win
2.2 描述
boot=/dev/hda
/*告诉LILO从哪里安装启动器。在这种情况下,它将进入第一块硬盘的主启动记录,意思是LILO将控制所有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它还可以是/dev/hda2,linux分区的启动扇区。在这种情况下,DOS启动器需要在主启动记录中,启动linux需要用fdisk激活linux分区。*/
map=/boot/map
/*map文件被LILO自动生成,内部使用,不能乱用。*/
install=/boot/boot.d
/*告诉LILO什么用于新的启动扇区。这个文件包含"bootstrap"代码用于启动操作系统。不要乱用。*/
compact
/*使LILO更快的读硬盘。通常你想用这个选项,但是一些旧的系统可能会挂起。如果这样的话把这个选项删除掉。*/
prompt
/*告诉LILO在系统启动时给我们提示去选择操作系统或输入内核参数。保留这项。*/
timeout=50
/*告诉LILO给用户提示的等待时间,单位是0.1秒。例子中是5秒。如果这一项设为0或不设,LILO将永远等着(如果用户指定了系统,否则将立即启动默认的系统。)*/
image=/boot/vmlinuz-2.0.36
/*LILO启动的linux内核名。它开始于一个扇区,下面的行将给出一些这个内核的特殊的参数。你可能有多达16个镜像扇区,但一个就足够了。第一个列在这的镜像是默认的,除非你指定其他的。*/
label=linux
/*在LILO:提示符下指定这个镜像的名字,输入这个名字将选出这个镜像。当要求列出可用的镜像(通过按TAB键),LILO会在列表中显示出这个名字*/
root=/dev/hda2
/*告诉LILO根文件系统在哪(或者说linux在哪),所以Linux内核会在启动时加载它。除非你做什么高技术,否则你所有的镜像都应该使用root=参数。对我来说,Linux安装在第二主分区。*/
read-only
/*告诉LILO指导Linux内核以只读的方式初始化加载根文件系统。它将在过后的启动进程以读写的方式重新加载。这是正常的方式启动Linux。不要轻易改变它,除非你清楚的指导你在做什么。*/
other=/dev/hda1
/*就像image那一行,这行开始一个扇区。other告诉LILO启动其他的系统。它给出操作系统分区所在的值。LILO在启动时将加载和执行这个分区的启动扇区。*/
label=win
/*就像前面的label项一样,给你一个与这个扇区关联的名字。*/
通过拷贝这个基本的设计,你应该能够用LILO启动Windows或其他的Linux内核。在你开始编辑之前,请确认你做了一份原始lilo.conf的备份以防发生什么错误。不要忘了使你的改变生效。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1848/showart_167089.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