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090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anx使用笔记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6-02-17 17: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资料参考:
http://wiki.donews.com/index.php/Fanx

   Fanx是基于
slax

livecd
,是slax的中文化,是slax的延续和发展.slax是基于
Slackware
Current的livecd。麻雀虽小,五脏俱全,FanX包含了完整的KDE桌面系统。除此之外,FanX中还内置了大量常用工具软件,如音视频播放器、浏览器、聊天工具、游戏、压缩包管理器等,足以满足日常应用需求。更重要的是它秉承了SLAX强大的扩展性能,在不是很了解Linux的情况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
一、FanX的ISO镜像文件下载地址:
http://www.linuxsky.net/fanx/download/
二、运行FanX
1、刻录到光盘,修改BIOS从光驱启动运行Fanx livecd。
2、硬盘启动。对于手头上没有刻录机的朋友,从硬盘启动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将下载的ISO文件解压到一个FAT分区中,如C:\fanx\下,然后进入纯DOS环境(Win2000/XP系统可以使用Vfloppy搭建一个纯DOS环境):
c:
cd fanx\boot\dos
linux.bat
此外还需修改DOS目录下config文件内容(针对c:\fanx路径,它的路径C:\fanx\boot\dos\config),内容是:
\fanx\boot\vmlinuz               # first value must be the filename of the Linux-kernel
kernel
root=/dev/ram0                   # the device which gets mounted as root FS
rw                               # mount it read-write
initrd=\fanx\boot\initrd.gz      # this file gets loaded as 'initial ramdisk'
init=linuxrc                     # start /linuxrc script from initrd.gz image
load_ramdisk=1                   #
prompt_ramdisk=0                 # we do not need to be prompted
ramdisk_size=4444                # our initrd.gz is 4444 KB of size when unpacked
max_loop=255                     # overide default to allow inserting up to 256 modules
3、已安装linux系统的利用grub引导启动Fanx。
GRUB引导配置文件编辑如下:
kernel (hd0,0)/fanx/boot/vmlinuz max_loop=255 init=linuxrc   load_ramdisk=1 prompt_ramdisk=0 ramdisk_size=4444 root=/dev/ram0 rw
initrd (hd0,0)/fanx/boot/initrd.gz
或在grub引导命令符下输入:
grub >  kernel (hd0,0)/fanx/boot/vmlinuz max_loop=255 init=linuxrc  load_ramdisk=1 prompt_ramdisk=0 ramdisk_size=4444 root=/dev/ram0 rw
grub >  initrd (hd0,0)/fanx/boot/initrd.gz
grub >  boot
   如将ISO文件解压到其它路径,只需更改相应的参数即可。通过上述的配置就可以在各种环境随心所欲运行FanX,无风险体验、使用Linux了。
4、Fanx也可像安装其它Linux版本一样安装在硬盘,这样需要一个Linux分区。为了方便安装,请先用自己熟悉的分区工具(推荐使用Pqmagic)分出一个ext2分区来,1个G的空间是绰绰有余了,SLAX放到硬盘并不大,500M多一点。在SLAX中包含了一个安装到硬盘的脚本slax-install,虽然还不是很完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它。用cd启动后运行 slax-install ,选择你准备好的ext分区即可开始复制文件。如果读者无法启动安装脚本也不要紧,手动安装也并不麻烦。进入KDE后在根目录下直接将usr、opt、bin、sbin、lib、var、root、etc文件夹复制到准备好的分区中,一般情况下,该分区已经被挂载到/mnt目录下。其他文件夹创建一个空文件夹就行,这样的文件夹有dev、boot、mnt、proc、tmp,然后将光盘目录下的vmlinuz复制到选择安装分区的boot文件夹下。
三、Fanx使用FAQ
1、启动
(1)、出现boot:后按F1键可以看到许多启动参数,常用的有:  
Slax nohotplug   最大限度跳过硬件检测
Slax copy2ram    copy到内存运行
Slax tohd=disc0part1   copy到硬盘运行,disc0part1是指第一块硬盘的第一分区
Slax fromhd=disc0part1  启动已经copy到硬盘上的slax,系统默认为根目录下的slax文件夹内(里边是光盘里的所有内容)
Slax eject  弹出光盘,只配合copy2ram使用
Slax load=modules  启用模块  
可以一同使用多个参数,如 load=xmms.img,chinese.img
(2)、默认系统会启动到文本模式下,可根据屏幕提示选择以root或guest用户登录,需要控制台使用中文的朋友,可以使用CCE中文控制台进入中文环境。然后使用“startx”命令来启动KDE。习惯使用fluxbox的用户可以用guifast来启动这个清爽的桌面。如果出现无法启动桌面的情况可以在启动之前运行一下“xconf”命令一般都能解决问题。
2、配置网络
⑴ 需要静态ip配置的可用命令即可:
ifconfig eth0 123.123.123.123 netmask 255.255.255.0
route add default gate 123.123.123.1
echo "nameserver 123.123.123.123">>/etc/resolv.conf
⑵ 如果需要设置代理,需要到kde控制中心找手工设置代理选项。
⑶ 需要用modem的,再kde里运行kppp即可,对应的设备是/dev/ttyS0或/dev/tts/0(com1),/dev/ttS1或/dev/tts/1(com2),等。
⑷ 用ADSL的,请运行adsl-setup或者adsl-start
⑸ 用无线的,试试iwconfig吧 。
我的adsl配置过程:
#adsl-setup              #进行adsl拨号设置
出现提示符:
PPPoE user name          #用户名
Enterface.....           #网卡,默认回车
Enter the demand value   #默认回车
DNS.....                 #设置第一个DNS的寻址IP,一般是离你最近的服务器IP
DNS。。。                     #设置第二个DNS的IP
Enter PPPoE password         #adsl帐号密码
re-enter.....                #确认密码
Choose a type firewall(0~2)  #选择防火墙类型
#adsl-start   #拨号连接
#adsl-stop    #停止连接
#ifconfig     #查看IP   
3、备份自己的配置
slax是光盘运行版,如果一关机或重启后,你所有的配置也就over了。所以非常有必要保存我们自己的配置,用命令 configsave 后,跟着提示键入保存的位置和文件名即可。同样,用命令configrestore后指定备份文件的位置和文件名即可。建议将文件保存到某个盘符的根目录下,以便准确键入。因为完整的路径需要键入而不是选择。
#configsave /mnt/hda1/slaxconf.mo   #我的保存路径
注:保存文件也可以使用优盘,要使用优盘,最好在系统启动前把优盘插上,登录系统后运行命令:
#cd /mnt
#mkdir usb
#mount /dev/sda /mnt/usb
然后就可以到/mnt/usb目录下读写优盘了。
要保存本次使用的配置文件,可使用“configsave”命令,可以保存到FanX可写的磁盘分区,也可保存到优盘。最关键的是一定要熟记配置文件的名称和保存路径,因为用“configrestore”命令来还原配置时需要准确输入文件的路径和名称。此外,FanX中加入了“webconfig”这一个新的启动参数,它可以将当前的配置保存到SLAX的服务器上,使用条件是在启动时能通过DHCP方式连接到互联网。使用这个参数就可以在系统启动时加载个人配置了。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在光盘引导出现“boot:”提示符后输入密码,格式如下:
#slax webconfig=密码 #密码不少于10个字符
4、用swap分区
   如果系统中已经有swap分区,slax会自动探测并启用它。如果没有而想用swap来提高运行速度的话,用fileswap命令,系统会在FAT分区上建立一个文件名为slax.swp的文件,当然这需要你指定文件的位置。
命令格式:/usr/bin/fileswap [/mnt/partition/new_name.swap] [size MB]
#fileswap /mnt/hda1/slax.swp 512
5、设置声卡
如果你的声卡没有被检测出来,请运行alsaconf命令。
6、如何为slax添加其它软件
   slax很小,缺的东西也不少,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为它制作module来添加你自己喜欢的软件。不过考虑到体积问题,特别大的软件就不要添加了,例如gcc。不过你如果想用700兆光盘刻录的话,那也就无所谓了。
   所谓的一个module,可以理解成已经将软件包安在系统中了,把分散再各个目录中的文件按原来的组织形式放到一个叫data的文件夹中(具体结构用installpkg -root 参数安装一个tgz包看看就知道了),再把你要做的更改,添加删除的文件等等都完成后,就可以做module了,用命令dir2img /tmp/zh_CN /tmp/zh_CN.img就可以了,data文件夹在zh_CN中。
   img模块可以很容易用slack的tgz包制作出来,用tgz2img /tmp/youxi.tgz /tmp/youxi.img即可。要是想要做的module需要多个软件包那也没有关系,我们先安装他们,用命令
#installpkg -root /tmp/youxi/data  /tmp/youxi/*.tgz
即可安装准备好的所有软件包在/tmp/youxi/data下。然后dir2img,一个slax的module就制作出来了。
7、 如何将module插入iso文件
   我们想将制作好的module植入iso中,然后刻录成光盘,一种方法就是用
#modinsert命令modinsert 原iso文家路径 最后iso文件路径 module的路径,
例如 : #modinsert /mnt/disc0part5/slax412.iso /tmp/myslax.iso /root/xmms.img    另一种是将iso文件中的所有内容解压到某一文件夹中,例如slax,如果想要模块自启动,就放到base文件夹中,想在boot时手动加载就放到optional文件夹中,想用moduse加载,那就随便放哪儿都行。然后在slax目录下运行./create_bootiso.sh /tmp/myiso.iso就可以了。
8、 如何启用module
   制作好的module在启动时,用slax load=xmms.img来启用module。同样可以在系统运行中启用module,用moduse命令,例如moduse /tmp/xmms.img。
   
   FanX的出现,对于想学习Linux而又离不开Windows的朋友来说不啻为一大福音,其良好的中文支持和实用、完备的应用程序可以让初学者无风险、零痛苦地轻松跨入Linux之门。此外,FanX也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桌面版本和系统恢复工具来使用。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使用好FanX,轻松学习、使用Linux。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2766/showart_7589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