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648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背后的视野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5-04-10 22: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文转自  http://www.cngm.org  
Linux的行业应用已经成为业内持续的关注焦点之一。然而,喧嚣一时的背后,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些事实。
 Linux的行业应用已经成为业内持续的关注焦点之一。然而,喧嚣一时的背后,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些事实。
  拓林思和冲浪平台成功实现资本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中科红旗发展全方位立体式渠道体系,即时集团扩大Linux软件人才培训市场,Novell加快实现本地化策略,Red Hat和Linux Networks相继正式加入中国市场竞争阵列,法国Mandrake公司也正在加快进入中国步伐……一时间,国内外各大Linux厂商竞逐中国市场,共同提升了用户对Linux的期望,业内Linux的温度又升至新的峰值。
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Linux软件市场的销售总量达到9644.40万元,比2003年增长了44.8%。Linux应用从政府行业逐渐渗透到电信、金融、交通等行业,Linux的行业应用已经成为业内持续的关注焦点之一。
  然而,喧嚣一时的背后,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些事实。从Linux进入中国之日起,Linux就在政府政策和采购的强力支持下成长:政府由上而下推动Linux标准制定,建立Linux技术支持中心,推行Lin?鄄ux软件研发投资项目,更有大规模的政府采购实际支持。这一方面有效推动了中国 Linux软件市场发展,另一方面使中国市场上多数Linux厂商对政府投资和政府采购有比较严重的依赖性。
  中国Linux软件市场的发展面临着不稳定因素。其一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Linux版本的不兼容束缚了自身发展,给服务器厂商和系统集成商带来了工作量很大的认证和测试工作。其二是跨国企业的本地化和本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使目前的中国Linux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变得扑朔迷离。
  Linux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缺乏可持续性。目前,不到1亿元的Linux软件市场规模,应该说还不足以支撑整个Linux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赛迪顾问认为,Linux软件,特别是GPL这种授权模式,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至少在中国现在是这样的,它目前不能改变中国软件企业的命运。为什么这样讲呢?在一般的商业链条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人才、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渠道技术支持,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所有的链条,保持一种良性的运转。而目前Linux软件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这样几个方面:政府扶持、产品销售、服务收入,目前产品的收入比例相对较低。对于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产业来说,有限的政府资金支持,不足以使得企业保持快速的增长;由于基础软、硬件的产品和技术缺失而形成的并不完整产品技术链条,又制约了Linux软件服务的增值。另外,Linux软件专业人才缺失也造成了持续的支持和服务能力比较弱。因此,Linux软件看似打破常规的这种商业模式,由于资金链的断裂,难以具备持续发展的引擎。
  站在发展民族产业的高度上看,Linux的战略意义不容忽视。但如何进一步完善产品、渠道和服务体系,形成独立的市场发展态势,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5576/showart_2061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