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1)首先准备好一个主分区,容量至少有6GB。例如/dev/hda1
(2)将该分区的类型改成AF,也就是Darwin专用的HFS+类型,可以使用Linux下的fdisk分区工具来做
(3)设置该分区激活标志(bootable flag)
(4)使用dd命令将vmware影像文件里的分区"对拷"到刚才准备好的主分区里,方法如下:
dd if=tiger-x86-flat.img bs=512 skip=63 of=/dev/hda1
该命令的作用是跳过虚拟磁盘的MBR、分区表和一些预留扇区,只将虚拟磁盘的系统分区"对拷"到准备好的分区上。
(5)配置grub的menu.lst文件
增加如以下的内容:
title Mac OS X tiger X86
root (hd0,0)
makeactive
chainloader +
root (hd0,0)的含义是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硬盘、分区的编号从零开始推算,其他分区以此类推
(6)重启之后,按下菜单,激动人心的Mac OS X就可以顺利地跑在你的PC上面了
(7)去掉TPM模块的检测,提高性能
在启动之前,出现Darwin提示符的时候按下任意键,然后出现类似于FreeBSD的启动命令行,
输入-s进入单用户模式
一堆信息过后,提示你运行sh /etc/rc,运行该脚本。
然后修改几个用户的密码:
# passwd root
# passwd deadmoo
# passwd curtis
然后输入reboot重新启动到桌面,用root登录,删除下面这个目录:
/System/Library/Extensions/AppleTPMACPI.kext
重新启动后,性能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资料:
http://blog.yam.com/justfunok/archives/38655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