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670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操作系统的口令文件安全问题详解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2-14 12: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几乎所有的类Unix操作系统的口令文件的格式都雷同,Linux亦不例外。口令安全是Linux操作系统的传统安全问题之一。
  传统口令与影子口令
  /etc/passwd是存放用户的基本信息的口令文件。该口令文件的每一行都包含由6个冒号分隔的7个域:
  
  username: passwd: uid: gid: comments: directory: shell
  以上从左到右7个域分别叙述如下:
  username:是用户登陆使用的名字。
  passwd:是口令密文域。密文是加密过的口令。如果口令经过shadow则口令密文域只显示一个x,通常,口令都应该经过shadow以确保安全。如果口令密文域显示为*,则表明该用户名有效但不能登陆。如果口令密文域为空则表明该用户登陆不需要口令。
  uid:系统用于唯一标识用户名的数字,uid系统是这样分配的:
  0 超级用户
  1~10 守护程序和伪用户
  11~99 系统保留用户
  100~ 正常用户
  gid:表示用户所在默认组号。由/etc/group文件决定。
  comments:描述用户的个人信息。
  directory:定义用户的初始工作目录。
  shell:就是指定用户登陆到系统后启动的外壳程序。
  表1列出了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创建的标准用户,表中的内容和/etc/passwd文件的描述是一致的。
  表2列出系统安装过程中创建的标准用户组,和/etc/group文件是一致的:
  Linux使用不可逆的加密算法如DES来加密口令,由于加密算法是不可逆的,所以从密文是得不到明文的。但问题在于,/etc/passwd文件是全局可读的,加密的算法是公开的,如果有恶意用户取得了/etc/passwd文件,他就可以穷举所有可能的明文通过相同的算法计算出密文进行比较,直到相同,于是他就破解了口令。因此,针对这种安全问题,Linux/Unix广泛采用了“shadow(影子)”机制,将加密的口令转移到 /etc/shadow文件里,该文件只为root超级用户可读,而同时/etc/passwd文件的密文域显示为一个x,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密文泄露的机会。
  /etc/shadow文件的每行是8个冒号分割的9个域,格式如下:
  username: passwd: lastchg: min: max: warn: inactive: expire: flag
  其中:
  lastchg:表示从1970年1月1日起到上次修改口令所经过的天数。
  min:表示两次修改口令之间至少经过的天数。
  max:表示口令还会有效的最大天数,如果是99999则表示永不过期。
  warn:表示口令失效前多少天内系统向用户发出警告。
  inactive:表示禁止登陆前用户名还有效的天数。
  expire:表示用户被禁止登陆的时间。0
  flag:无意义,未使用。
  启用影子口令
  RedHat Linux缺省安装shadow,如果你发现你的系统的/etc/passwd文件仍然可以看到密文,就说明你没有启用shadow。可以执行pwconv来启用shadow。
  在RedHat Linux 7.1中,影子工具包(shadow utils)包含了几个工具支持以下功能:
  传统口令与影子口令之间的转换工具:pwconv、pwunconv。
  验证口令,组和相应的影子文件:pwck、grpck。
  以符合工业标准的方法增加、删除和修改用户帐户:useradd、usermod、userdel。
  以符合工业标准的方法增加、删除和修改用户组:groupadd、groupmod、groupdel。
  以符合工业标准的方法管理文件/etc/group。
  无论系统是否启用shadow机制,上述工具都可以正常使用。
  更改Linux口令的最短长度
  Linux系统默认最短口令长度为5个字符,这个长度不足以保证口令的健壮性,应该改为最短8个字符,编辑/etc/login.defs文件,在此文件中,将
  PASS_MIN_LEN  5
  改为:
  PASS_MIN_LEN  8
  表1
  User Uid gid Directory shell
  Root 0 0 /root /bin/bash
  Bin 1 1 /bin
  Daemon 2 2 /sbin
  Adm 3 4 /var/adm
  Lp 4 7 /var/spool/lpd
  Sync 5 0 /sbin /bin/sync
  shutdown 6 0 /sbin /sbin/shutdown
  Halt 7 0 /sbin /sbin/halt
  Mail 8 12 /var/spool/mail
  News 9 13 /var/spool/news
  Uucp 10 14 /var/spool/uucp
  Operator 11 0 /root
  Games 12 100 /usr/games
  Gopher 13 30 /usr/lib/gopher-data
  ftp 14 50 /home/ftp
  Nobody 99 99 /
  表2
  Group Gid Members
  Root 0 Root
  Bin 1 root,bin,daemon
  Daemon 2 root,bin,daemon
  Sys 3 root,bin,adm
  Adm 4 root,adm,daemon
  Tty 5
  Disk 6 Root
  Lp 7 daemon,lp
  Mem 8
  Kmem 9
  Whell 10 Root
  Mail 12 Mail
  News 13 News
  Uucp 14 Uucp
  Man 15
  Games 20
  Gopher 30
  Dip 40
  ftp 50
  nobody 99
  Users 100
  floppy 19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51714/showart_47809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