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目前来说iSCSI确实不成熟 [打印本页]

作者: matata    时间: 2007-08-21 10:23
标题: 目前来说iSCSI确实不成熟

1,使用网卡连接ipsan网络丢包等问题.
2,对操作系统的支持没有FC的全.有些系统甚至没有对iscsi的支持(但,是少数.例如redhat as4.0不支持软件的initiator)
3,不是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initiator.使用别人的initiator出问题扯不清楚!!!!!(netapp使用网卡连接也没有自己的initiator.用别人的initiator也许会出现initiator和target不兼容问题)
4,对于mpio.好像很多ipsan厂商都使用V,M等其他厂商的mpio吧.并且只能实现FAILOVER不能实现loadbalance.
(netapp无自己的多路径软件只能靠主机的多路径软件实现failover.并且target也会出现和mpio兼容性问题.总之自己有才可能避免这
个问题.)
5,病毒攻击网络交换机等等.(ipsan不可避免的问题)
总之,认为ipsan也许是存储发展的新方向.但现在却是不很成熟.性能不如FC.125MB接口的如何与2Gb,4Gb的比?现在有10G的iscsi存储.但毕竟普及需要一段时间.而且硬盘都是一样的情况下.也未必差到哪儿去.说iscsi廉价也没有感觉到.....
原帖由 xylonhong 于 2006-12-31 04:53 发表
>5,病毒攻击网络交换机等等.(ipsan不可避免的问题)
估计您没有实施过比较完整的iSCSI。一般来说,比较完整的IP SAN环境和FCP SAN环境是一样的,两个独立的网络交换机,每台主机有两个网口分别联到这两个交换机,存储的两个控制器分别有两个或者多个网口分别连接到这两个交换机。也就是说,IPSAN的环境是完全独立的。这是没有病毒问题的原因之一。
没有病毒问题的原因之二就是,病毒一般来说存在于windows环境。而iSCSI存储的内核普遍都是比较强壮的,而且几乎都不是采用windows(当然,采用windows的也有,而采用windows的存储厂商也不会同意您这个观点的)。
还有,您要是担心病毒攻击网络交换机的话,那么您要担心的东西可是太多了。比较完整的,复杂的FCP SAN实施中,为了管理/监控方便,一般都会把存储的控制器,存储交换机通过IP连接到一个网络中,有的客户采用独立的管理网络,有的客户采用现存的生产网络。这个论坛的DX们是不是实施过这样的案例,您当不担心病毒攻击?...
>
完整的ipsan和FCSAN都是完全隔离外界的.但是在ipsan中服务器中某些病毒是会攻击交换机的.和网络隔离不隔离没有关系.FCsan中您听说过服务器中毒会攻击交换机?谁能保证不对存储的系统进行攻击?
带病毒的报文会攻击交换机的端口!iscsi也是封装在ip包里.因此也逃脱不了攻击交换机.一但网络中存在攻击交换机的病毒就能攻击交换机......
您的回答很有意思.好像netapp什么都支持似的.呵呵....Netapp支持DMP的odm的资料哪儿能找到啊?好像厂商们对这个提及的很少吧?
[ 本帖最后由 tmdemc 于 2006-12-31 09:55 编辑 ]
>第25帖:对于mpio.好像很多ipsan厂商都使用V,M等其他厂商的mpio吧.并且只能实现FAILOVER不能实现
loadbalance.
(netapp无自己的多路径软件只能靠主机的多路径软件实现failover.并且target也会出现和mpio兼容性问题.总之自己有才可能避免这
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这个论坛里已经讨论过了,实现多路径一般有几种办法:1) IP
trunking。就是在多个网卡上捆绑一个IP地址,例如aix的etherchannel,solaris的IPMP等等。2)multpath。例
如windows的MPIO,solaris的MPXIO。3)MCS。Windows的software initiator。
问题:请注意一点,很多人讲load balnace,都喜欢牵扯到ip
trunking,说以太网络很早时候就有了,这里只说对了一半,因为load
balance的软件除了负责主机端HBA的切换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任务,那就是对于控制器的透明切换,要知道这才是关键,比如有人提过什么控制器之
间的切换要1s或者多少,在很多核心业务系统这就有可能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MPIO很大的用途是在于控制器之间的load balance。
在使用IP truninkg的情况下使用iSCSI,是可以实现控制器的透明切换的,一点都没有问题。至于应用程序是不是可以承受那段切换的时间,以oracle为例,还请Oracle的专家对下面我的理解多多指正。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3944/showart_364446.html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