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

标题: SICP练习3.17的一点疑问和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PeterGhostWolf    时间: 2009-03-14 16:40
标题: SICP练习3.17的一点疑问和思考
版主给出的答案是一个使用了set!的代码很简洁的版本。
今天我做到这题时,想把它设计成一个数学函数式的过程.所以就有了如下版本

  1. (define (count-pairs x)
  2.   (define (iter x visited)
  3.     (cond ((not (pair? x)) (cons 0 visited))
  4.           ((init x visited) (cons 0 visited))
  5.           (else (let ((car-answer (iter (car x) (cons x visited))))
  6.                   (let ((cdr-answer (iter (cdr x) (cdr car-answer))))
  7.                     (cons (+ (car car-answer)
  8.                              (car cdr-answer)
  9.                              1)
  10.                           (cdr cdr-answer)))))))
  11.   (car (iter x '())))
复制代码

自感丑陋无比,但是又一时没有想出什么好的设计方法(在不使用set!的前提下).
为了保证程序的纯粹数学性真的要牺牲掉这么多吗?
作者: win_hate    时间: 2009-03-14 20:55
你上面只给出了一部分代码吧?看得不是很明白,好像是把访问过的放到一个表格里然后通过函数参数来传递。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了解不多,下面是一些粗浅的看法。

纯函式风格不用 set!,可以用生成新的值来取代旧的值。比如现在有一棵树,插人一个节点在命令式风格的语言中可以通过赋值实现,而在函式风格的语言里可以通过生成一棵新树来实现(但我不清楚高效生成的细节,新旧对象应该共享了大部分内容)。我对 3.17 的解答是通过 hash 表实现的,按这个思路,只要在每次修改 hash 表的时候都重新生成一个表就行了。这个跟用参数传递修改过的值是很类似的。

比如我现在有一个表 A = (1 2 3 4),那么 (cons 5 (cdr (cdr A))) 就得到了一个新的表 (5 3 4)。

[ 本帖最后由 win_hate 于 2009-3-14 21:40 编辑 ]
作者: win_hate    时间: 2009-03-14 21:05
建议两个参考资料:

[1]    Algorithms - A Functional Programming Approach. F Rabhi - G Lapalme (1999)
[2]    Purely Functional Data Structures.  Okasaki.

第一本用 haskell 实现了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 avl 树。注意到命令式语言实现树要用很多赋值,而 haskell 是纯函式的,看完这本书应该就能解答你的疑惑。

第二本比第一本深,它是 Okasaki 的博士论文。此书讨论了选择恰当的数据结构来适应纯函式语言(比如斜堆,二叉堆),使用的语言为 ML。

[ 本帖最后由 win_hate 于 2009-3-14 21:41 编辑 ]
作者: PeterGhostWolf    时间: 2009-03-14 23:36
唔...我少帖了init的定义,就是简单地判断x是否是队列y的一个元素...
谢谢版主推荐的资料!我去找来读.




欢迎光临 Chinaunix (http://bbs.chinaunix.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