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12下一页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8200 | 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售前资料——sybase 15.7 与oracle 10g 对比——公司状况对比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13-01-05 15:1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Sybase 公司近况
Sybase公司作为著名的数据库及企业机构提供商,在IT业普遍萧条的今天仍然保持了高速的发展,2001年数据库收入提高11.1%,而同期全球数据库销售只增长了6.9%。公司已连续15个季度保持盈利,特别是中国区业绩继续大幅提升,2001年收入增长54%。此外,在科技商业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刊物Red Herring 近期也建议投资商密切关注Sybase ,并称它是市场中一只最具潜力的股票。该杂志的分析家Gary Abbott认为:“Sybase在各方面均表现出众。” 同时Sybase 全球数据库用户的保持率在非常稳定的94% ,全球客户满意率从2000年的84.2%增长到2001年的89.6% 。在我国,Sybase中国公司最近荣获了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评选的中国数据库及开发工具产品软件“最佳用户服务满意奖”。
2010年5月12日全球第三代软件供应商SAP于宣布以高出市价44%的金额收购Sybase公司,这笔交易总成交价格达到58亿美元,成为当年IT业界最大的收购交易之一。业界普遍看好SAP和Sybase的整合,很多专家认为SAP将借助Sybase在数据库市场的份额和技术优势扩展其原有的客户群体。也正式因为这一消息的发布,Sybase的股票在昨天暴涨了35%。SAP在收购Sybase后发布了“金色中国”计划,在今年内连续投入十几亿欧元,用于开拓中国市场。在数据库领域更是将目标锁定为3年内成为数据库市场占有率第二的厂商。

Oracle 公司近况
近年来Oracle公司发展的重心逐渐向应用软件方面倾斜,随着ERP、财务、电子交易等应用软件的推出,Oracle现在更多地展示其在应用系统领域的发展,2000年数据库收入只占公司总收入的1/4。在2001年的第三季度, Oracle公司的数据库收入增长6%, 而公司官方提供的第四季度数据库增长率竟为0%;该公司在最近的一份收入报告中称其数据库销售整体下滑了8%,在美国的销售更下降了26%,同时应用系统软件销售量一次性下滑24%,而竞争对手SAP和Siebel系统却表现甚佳,赢得的增长比例有过之而无不及。造成这种现状,除了交付产品的性能问题(例如其应用软件在面市后仅10个月就需要5,000个补丁)之外,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今年.com公司泡沫的破灭,而这些公司在去年曾投入大笔资金购买Oracle公司的产品,从而极大刺激了Oracle当时的表面增长;第二个原因是Oracle公司不成功的产品定价方式,这导致更多的用户宁愿选择性能价格比更高的其它公司产品。
Oracle近几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现金流用于收购软件和硬件公司,就目前来看收购后的运营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业界很多技术领先的产品在被Oracle收购后逐渐被抛弃。与之相对应,在数据库产品线上,由于并购几乎花光了公司的现金流,Oracle在数据库研发方面的投入也逐年递减,研发工作进展缓慢。其支柱产品Oracle数据库自07年发布11g后,已经超过5年没有新版本发布,而且目前也没有任何数据库新产品的发布计划。

论坛徽章:
12
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9-18 15:20:4815-16赛季CBA联赛之同曦
日期:2016-02-01 20:28:25IT运维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5-11-10 06:20:00操作系统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5-10-28 06:20:002015亚冠之塔什干棉农
日期:2015-06-04 11:41:56丑牛
日期:2014-05-10 16:11:33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3-09-23 13:25:58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9-18 15:21:17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9-18 15:21:12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9-18 15:21:06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9-18 15:20:58数据库技术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6-02-08 06:20:00
13 [报告]
发表于 2013-05-23 23:16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以为Oracle的售前是很不要脸的,不过sybase的售前只能用无耻来形容了。
能把软文写到这个程度,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了。

论坛徽章:
3
数据库技术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6-05-28 06:20:00综合交流区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6-05-29 06:20:00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日期:2016-05-29 06:20:00
12 [报告]
发表于 2013-01-13 12:01 |只看该作者
DB2也要来参合一下,我们马上要发布了DB3咯。

论坛徽章:
0
11 [报告]
发表于 2013-01-12 16:07 |只看该作者
这是sybase的说法,同时发的还有一篇oracle的说法的文章,无意争论,各个公司的宣传而已

论坛徽章:
0
10 [报告]
发表于 2013-01-12 15: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咋看了让人觉得这么恶心啊

论坛徽章:
0
9 [报告]
发表于 2013-01-12 02:47 |只看该作者
Oracle查询计划的优化是基于系统内置的静态规则,无法根据用户的需求(用户数激增,数据量爆炸等变化)动态地调整执行计划,针对SQL也没有相应的调优工具,因此当执行效率由于运行环境的变化而降低时,只有修改程序才能进行优化。

这种语句也会出现, 贻笑大方啊

论坛徽章:
71
15-16赛季CBA联赛之同曦
日期:2018-08-23 15:41:42辰龙
日期:2014-08-15 09:07:43狮子座
日期:2014-06-03 13:55:33亥猪
日期:2014-06-02 11:17:08巨蟹座
日期:2014-05-06 10:02:03午马
日期:2014-05-04 08:18:27亥猪
日期:2014-04-29 11:11:32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4-04-24 15:51:26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4-04-17 11:01:53辰龙
日期:2014-04-15 12:45:46亥猪
日期:2014-04-11 09:06:23射手座
日期:2014-04-01 15:28:10
8 [报告]
发表于 2013-01-08 12:29 |只看该作者
王婆         

论坛徽章:
0
7 [报告]
发表于 2013-01-08 00:28 |只看该作者
SAP Sybase售前一定要多强调ASE的事务处理大大优于Oracle,Oracle要改变这一点只有重新设计内核。

论坛徽章:
0
6 [报告]
发表于 2013-01-05 15:32 |只看该作者
Oracle 的主要缺陷和用户面对的风险
令人担忧,摇摆不定的公司策略
成立于70年代的Oracle公司,正如其中文译名——“甲骨文”所蕴涵的古旧气息一样,经历过IT业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后,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虽然力图使自己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但又往往不得不跟随别人的脚步。
70年代是大型机和集中计算模式大行其道的时期,初创的Oracle公司很自然地模仿当时的IT恐龙——IBM公司,按照主机—终端的方式构造DBMS核心结构,但基于多进程体系结构的数据库服务器缺乏有效的扩展能力,再强大的硬件扩充也追赶不上业务规模的扩张速度。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Oracle公司遭受到从未有过的最大打击,Sybase公司的成立和核心产品的发布,宣告了Client/Server计算时代的到来,基于单进程/多线索体系结构的Sybase数据库产品,完全适应于当时刚刚兴起的网络计算模式,在这种Client/Server网络化的应用模式下,数据库管理系统按单进程多线索的方式运行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全部客户应用运行在客户工作站的图形操作系统(如Windows,OS/2等)上,操作界面友好,简单易学,完全抛弃了原有终端的种种弊病,而数据库服务器由于不再需要管理这些终端交互,并基于线索进行资源调度,因此核心大大简化,性能大幅度提高。在这一阶段,Oracle公司的数据库产品在经历了版本5、6的巨大混乱之后,最终非常勉强地转移到版本7——Oracle的第一个真正的Client/Server结构体系数据库,Oracle 7由于有这一段尴尬的历史,因此其核心呈现为多进程、多线索混合体系结构是毫不奇怪的。
近年来Oracle公司已经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应用软件和中间件领域,尽管其仍然号称为一个数据库厂商,但实际的Oracle数据库产品收入尚不到其年收入的1/4。在Oracle公司的视野里,未来的信息世界是由功能简单的网络计算机-NC和庞大无比的网络服务器构成的,因此两年前推出的Oracle10g围绕着集中式处理进行了大量的想象,并准备以其恐龙般庞大而臃肿的体态来拥抱一个由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移动计算和Internet组成的现实世界。
但随着应用对Internet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用户对网上事务处理能力的要求日益增高,单凭后台数据库的处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这种方式对用户的资源消耗极大,因此独立的中间层应用服务器越来越成为事实上的标准。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Oracle又不得不重新支持Internet三层体系,通过匆忙收购一家公司推出了其中间层应用服务器——这就是Oracle9iAS的由来,而现在Oracle又为如何将该技术无缝集成到Oracle产品体系中而努力。
因此,任何一位用户在看到Oracle摇摆不定的技术策略和公司目前的市场重点(不要忘了,现在Oracle公司3/4的赢利都依赖非数据库产品)后,都会很自然地问:Oracle数据库到底路在何方?

领先的数据库“宣传”厂商
Oracle公司的宣传常常凌驾于实际的产品和技术,就像Oracle8i, iFs等技术一样,早在1997年Oracle就已经开始声势浩大的Oracle8i宣传,但1999年才真正面市,传说中的iFs则更晚才交付到用户手中。与Oracle以往的版本一样, Oracle 9i也是一个为了强占市场的预先新闻发布,事实上早在2000年10月就已发布但至今并未开始销售,著名的评测机构Gartner Group指出: “我们确信直到2002年中期Oracle 9i才会真正部署。”。同时Oracle一直强调的市场占有率其实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诸如客户基础,厂商进入市场的时间,和应用产品的兼容性、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和服务等等,因此市场占有率高并不意味着该产品一定是最优秀,最适合用户的需求的产品,也并不能衡量性能的高低和技术的优劣——比如保时捷汽车——并不是市场占有率的领先者却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汽车。
而且Oracle极力鼓吹——使用其产品可以极大地节省用户的投资的说法也具有欺骗性,针对这种宣传我们可以看看InternetWeek针对Oracle关于节省开支的说法的读者投票(3/9/2001):
你是否相信Oracle所说的通过使用他们自己的软件及Internet减少了10亿美金的开支?

是的,我完全相信

10%
部分相信

31%
不,我根本不相信任何Oracle的宣传

58%
圣迭戈的一家位于法律机构也对这种说法提出诉讼,指明Oracle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通过解雇2000名雇员而不是通过他们所说的使用自己的软件。
针对Oracle一直宣传的RAS功能,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一家用户成功实施该技术:
        “Oracle 极力吹捧的这一新技术并未得到证实,而且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太复杂以至于无法实施。” (Giga,2001)
        “我们确信直到2002年中期Oracle 9i才会真正开始部署。而且其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并不能真正支持Oracle宣称所提供的数据库可用性保证” (Gartner Group,2001)
事实上以前的OPS也并不能保证像宣称的那样可以在服务器切换时内存数据不丢失,用户可能为OPS或现在的RAC支付了巨额的开销而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而且在许多中情况中Oracle通过修辞使其拥有许多性能如:non-escalating的行级锁或Advanced复制。
“Oracle领先创新”只不过是简单的宣传。他们的确领先——当然不包括:存储过程,触发器,多线索结构,客户/服务器架构,在线备份,远过程调用,OpenServer API,异步复制,XQL等技术时——事实上这些技术都是Oracle在数据库厂商中最后实现的。

较低的系统性能价格比
Oracle为达到用户的业务需求往往需要用户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300GB数据量,500个用户的典型应用为例:采用Oracle,用户需要比采用其它数据库产品的厂商多支出一百四十万美金的软硬件费用。事实上,存储相同数量的数据,Sybase只占Oracle一半的磁盘空间。这可由SMP环境下的性能测试结果来证明。Oracle的高性能和可扩展性依靠大量的硬件设备,即使软件是免费的,用户也要在硬件上多投资。
        ASE         Oracle
数据库大小        20亿行        20亿行
索引+数据        170 GB        303 GB
总磁盘空间        256 GB        526 GB
购买磁盘的费用        $150,000        $350,000
磁盘5年的维护费        $157,500        $367,500
购买内存的费用        $187,500        $375,000
5年费用总和        $495,000        $1,093,000
因此,总体拥有成本Sybase 比 Oracle少占一半
采用Sybase 5年中可节省:          $598,000

        硬盘费用:$500/GB;
        内存费用:$5,000/GB;
        维护包括每年15%的备份。
据IDC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Sybase ASE提供了有助于控制成本的三个重要特性:它易于管理;它使资源的使用更有效;它提供了自动化的资源优化。客户还证实了备份的简便性以及软件本身的高质量,从而使得它成为一个非常可靠的平台。而且,当需要获得Sybase的技术支持时,其技术支持的质量和低廉的成本是一个明确的优势。”而Oracle并未入围此项评测。

巨大的系统维护开销
    北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大型银行中内部负责支持25个ORACLE数据库的DBA人员为15名;而同样在此银行中,支持25个SYBASE数据库只需3名DBA.由于SYBASE公司提供了动态的空间分配技术,并为DBA提供了多种调试的工具,使得SYBASE的管理变得十分简单。在ORACLE的技术中,它的空间管理是对象级别,因此DBA必须不断监测每一个索引和表,如果其中一个耗尽资源,必须将它停止并重新创建。ORACLE 同样不提供类似的性能调试的工具。
如果我们假设一个DBA每年需要花费$100,000,包括管理费用,这家银行在DBA上所花的费用是:

     25 Databases                   #/DBA’s            每年DBA总费用
     ORACLE                        15                         $1,500,000
         SYBASE                        3                         $300,000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Oracle 所需的数据库维护人员是SYBASE 的3—5倍
对Internet支持的混乱性和不足之处
Oracle公司较早地进入了Internet领域,首先提出了NCA体系结构,发展了iFS技术,试图取代操作系统的功能,希望以大而全的Oracle 8i实现Internet计算。而Oracle公司所作的一切不过是出于商业目的——不惜一切的竞争并试图击败Microsoft。原因非常简单:只有确保用户只使用浏览器和基于Oracle存放的Offices文件,才可能绕过Window NT服务器,只有放弃中间层,才可能绕过Microsoft的DCOM组件技术和MTS应用服务器。但随着用户应用的不断扩充,中间层应用服务器模式逐渐成熟和普及,Oracle不得不放弃了NCA的概念,从9i开始正式发展其应用服务器产品(而Sybase,BEA,IBM等厂商早在98年就开始推出中间层应用服务器产品),匆忙通过收购一家公司(CacheFusion)填补了产品线的空白,推出了Oracle 9i Application Server,但该产品缺乏对流行的TIBCO、MS MTS和IBM MQ Series等中间件的支持,极大地限制了其分布式处理的功能。同时Oracle显然将不会支持Microsoft的.NET技术,这就意味着用户今后在使用Oracle产品的同时将不得不面临极其痛苦的选择和风险——选择Oracle就意味着放弃Microsoft。
技术的封闭性
Oracle追求技术的封闭性,希望将用户所有的应用都纳入到Oracle的技术路线中,从表面上看这样会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同时加快系统的开发效率,但这种方式同时给用户带来了功能的限制、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地从用户口袋中掘取利益。经由PL/SQL接口的WEB应用服务器是封闭的。用于封装的cartridge策略也是封闭的和专用的,Inter Cartridge Exchange也是一个封闭的模式。Oracle使所有ODBC客户对数据库的访问序列化, 这种做法给具有异构环境的用户造成很大的麻烦,而且Oracle的异构数据库数据复制只限于单向。同时Oracle的开发工具Developer2000/Designer2000只限于Oracle数据库应用的开发,无法针对其他公司的产品进行开发,极大限制了应用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对Microsoft的抵制,用户无法在Oracle平台上使用Microsoft的标准和技术,包括重要的分布式架构(DTC)、DCOM技术和.NET技术,而这些技术都代表了未来IT应用发展的方向,因此选择了Oracle就意味着今后将不得不任Oracle宰割而无任何还手之力。

匮乏的数据仓库支持
目前,Oracle有许多建立数据仓库的独立工具软件,如关于 Express Line的工具, 为Oracle数据库提供界面的工具Discovery,一个从SAP中提取数据的工具及一个从Peoplesoft中提取数据的分离工具。Oracle宣告了很多提高决策支持查询速度的新技术,但是在灵活性及使用简单方面没有一项能同Sybase 公司的产品相比。因为利用Oracle 传统数据库建立的数据仓库中采用的是通常的表和列方式存储,用户不得不采用通常的方式提高性能。这包括创建星模式,用Hash和Range算法在分区中分割数据,Partition-wise连接,运用并行查询,为派生数据创建自动摘要表,创建表之间的预计算连接等。所有这些方式都仅仅对计划查询起作用,但同时将增加数据仓库的复杂性,并且将增加数据仓库的大小。
总结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虽然Oracle公司的数据库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公司的发展方向符合用户业务的发展方向,并不意味着其产品最符合用户应用的需求,同样也并不意味着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售后服务……而这些都是用户在选择产品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在SAP Sybase等产品的追赶下,Oracle数据库市场份额近些年来以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而对一个采购企业做出明智的选择并不复杂——揭开Oracle表面强大的面纱,探寻事实的真相,再做出适合自身需求的决定。

论坛徽章:
0
5 [报告]
发表于 2013-01-05 15:31 |只看该作者
数据库并行处理对比
Oracle
对称多处理器(SMP)环境中的Oracle并行查询功能(Query parallelism, 需要额外购买的选件)必须基于Oracle的分区技术(Partition)——同时也是Oracle为处理VLDB应用所采取的方案,而且该功能也是必须额外购买的选件。这就意味着只有当用户应用达到一定级别时或已购买这些选项时,才可以使用并行查询。由于Oracle数据库本身并行能力和OLTP性能较低,所以当用户应用较庞大或连接数较多时,Oracle为了满足用户需求通常建议用户购买Oracle OPS(或最新的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以MPP的方式实现并行处理,OPS设计利用共享磁盘,在松散耦合中的服务器均可对同一份数据库影像进行操作,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容错能力,但OPS技术至今没有成功的案例证明其可用性(IDC, Giga,Gartner),在国内,四川移动通信,上海移动通信, 上海国税等用户的OPS系统至今不能运行,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业务同时浪费了用户的投资。最新的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采用了共享集群高速缓存提高其并行能力,但由于使用了Compaq独有的技术——TrueCluster,因此只能在Compaq平台实现,同时由于Compaq被HP收购导致Compaq技术发展停顿,从而影响到了RAC的实际可用性。

Sybase
而对于Sybase数据库而言,并行功能已包含在数据库核心中,用户可以随时使用而不需额外的开销。数据库引擎中的核心操作都已作并行化处理,可以由多个处理器来并行地执行,从而使Sybase数据库系统可以并行处理大量用户的事务操作,而不用添加额外的硬件设备。而且Sybase拥有在SMP平台下最优的TPC值及性能价格比。
Internet技术支持对比
Oracle
作为较早进入Internet领域的厂商,Oracle曾经提出过“Net Computer”概念,试图打破Microsoft的霸主地位。事实上从那时起,Oracle就将如何击败Microsoft作为其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NC可以抛弃Microsoft在客户端强大的市场优势,通过iFS可以部分接管操作系统的功能。但是Oracle却忽略了真正应该重视的方面,即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不应以击败竞争对手为最终目的,而是要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在真正需要关注的方面,Oracle的支持并不完善。
        对于主流标准的支持
作为OMG组织的成员之一,在产品中对CORBA的实现了全面的支持,对于J2EE的支持较为完善。但对于Microsoft的产品、体系和标准支持较为匮乏,从ActiveX到COM/DCOM,到现在的.NET,Oracle没有任何的计划对使用这些技术的用户做出有效地支持,用户必须现在选择技术路线,并且将来不大有可能做出改变。

Sybase
Sybase从1997年起就将Internet作为公司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并在当年推出了业界最早的中间层应用服务器-Jaguar CTS(Jaguar 组件事务服务器),率先支持Internet三层体系结构。通过近年的发展,Sybase已经成为主要的Internet产品提供商。在数据库端:
        内置了EJB服务器,有效地扩展了后台的逻辑事务处理能力。开发人员不需要为诸如对话管理、安全性、事务处理、撤消调用以及多线程等低级的系统编程问题而担心。对EJB的支持将是跨平台的,从而允许在一个平台上开发的应用能够被部署到其它的平台上。
        ASE 15.7将与SQLJ的Part 1完全兼容。ASE 15.7已经包含了对Java类作为抽象数据类型的支持。除了支持Java存储过程外,15.7版本还将包括对输出参数和结果的支持。至此,Sybase已经支持所有SQLJ0,1,2标准。通过将逻辑处理转移到服务器端进行,由于数据分析是在客户每次发出请求时在服务器端完成的,从而使得客户机端与服务器端之间往返传输的数据量大大地减少。
        Sybase是唯一全面支持业界所有标准的数据库厂商,无论是J2EE还是.NET用户都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标准,并且拥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数据库安全性对比
Oracle
Oracle的安全机制由系统权限、对象权限组成,并通过角色加以管理和分配,其安全体系通过了美国计算机(NCSC)C2级标准,另外Oracle数据库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审计追踪。但Oracle并非对所有的客户端访问进行安全验证,例如:其服务器listener守候进程没有任何权限限制,防火墙内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listener进程以任何格式发送各种命令,如果该命令参数较多,listener进程将会报溢出错误,更糟的是会直接发送到操作系统而不用通过安全性校验。同时当使用Internet选项时存在也安全漏洞,例如导致了包括British banking institution 官方网站(2001年7月)在内的一系列停机事故。在2001年12月英国安全专家David Litchfield 又发现一系列严重的安全漏洞,黑客可以控制通过程序导入的公司数据。
(全文请参阅:http://news.com.com/2100-1001-831142.html
Oracle数据库不支持LDAP服务器,无法实现Internet环境中设备的集中管理,而使用LDAP方式进行系统管理是今后必然的趋势。

Sybase
作为主要的数据库软件供应商,Sybase公司一直努力使自己的产品符合美国政府制定的安全性条款,特别是美国国防部标准“黄皮书”DOD5200.28-STD中“可靠计算机系统评价条款”及“可靠性数据库诠释”的要求。产品符合美国计算机(NCSC)C2级标准和军方的B1级标准。由于Sybase数据库产品的安全性极高,因此一直作为美国国防部、海军、空军、FBI等机构数据库产品的标准配置。在ASE15.7中更添加了行级安全特性和SSL 128位传输加密功能,同时可以进行数据库和客户端的CA认证,支持基于数字证书的X509 v3、服务器验证、客户机用户名/口令验证机制。从而使得用户在交易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使用安全服务。在多服务器环境中,ASE数据库可以支持LDAP协议,每一个用户都通过界面文件或LDAP目录服务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ASE服务器校验每一个用户的登录。保证在分布式的环境中做到数据库集中统一化的管理。ASE15.7更好的符合FIPS 140-2规定的加密方式将角色密码用SHA256进行加密,对外部服务器密码和隐藏的SQL文本用AES256进行加密

数据压缩
Oracle
Oracle压缩概述

Oracle的压缩经历了以下几个版本:
•        Oracle 8i简单的索引压缩;
•        Oracle9ir2表级别的压缩;
•        Oracle 10g LOB压缩;
相对于9iR2引入的表数据压缩技术只能用于通过批量加载数据,而传统的DML的数据不会压缩,10g在数据库压缩技术上并为提供功能的革新,因此,在这个版本上,Oracle并不能支持交易系统中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压缩。

Sybase
在以前的ASE版本中.客户可以将备份进行压缩,从而帮助降低离线存储成本。ASE15.7可以对活动的数据集进行数据库内压缩。无论普通关系型数据还是非结构化数据(大对象或LOB)都可以被压缩。初期的内部基准测试表明,压缩比可以轻松达到50-80%>ASE 15.7采用了一系列压缩策略来实现高压缩比.包括在单一行内进行压缩,以便将固定长度列内空格/零压缩掉。在页面块层面,既包含针对页词典也包含针对页面索引的压缩策略。重复的数据条目和数据集被单一的引用所取代.从而减少了大量重复数据。数据可以在数据库、表格或分区级别进行压缩允许客户对活动和非活动的数据分别设置压缩选项。
ASE15.7还支持数据库中LOB压缩。由于LOB可以非常大(高达2GB),压缩可节省大量空间。支持FastLZ和ZLi压缩技术,这二者是无损压缩算法。前者的CPU使用率更低、处理时间更短而后者可获得更高的压缩比。客户可灵活选择数据库、表格或是列上的LOB压缩。行内LOB现代软件越来越需要管理与处理非结构化数据。这种数据被作为LOB列进行存储(例如文本、图像、unitext, XML等)。LOB大小不一,从数比特到数GB都有。ASE通过分配单独的存储区块,从母数据行中指向它们,从而优化LOB存储。这对于处理更大的LOB而言非常有效,ASE 15.7现已强化了这一功能还支持行内LOB以应对LOB较小且可以牢靠地契合在母数据行内。这带来两个好处:优化的小型LOB空间分配带来存储空间的节省,并且通过减少额外的I/O开销来提高小型LOB的读取速度。 ASE可无缝从行内LOB向行外LOB存储迁移(或反之)。对于因更新而导致的LOB大小上的变化,永远保持优化存储
数据库可靠性对比
Oracle
Oracle的数据库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服务器端,通过备份和恢复实现日常的数据可靠性维护,或者通过Oracle的RAC技术提供节点的故障接管功能,但在Oracle10g版本中作为数据库集群组建的CRS(数据库集群管理软件)和ASM(集群存储管理软件)技术还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Oracle 数据库对于客户端的可靠性没有可行的方案。首先不支持客户端的timeout机制,这将导致如果服务器对用户注册请求无响应、在预计时间内查询未返回、进程挂起或失败转移时,客户端将陷入停顿,用户必须手工干预(执行kill-9命令杀掉客户端进程);如果想实现time out机制则必须在客户端编写大量的程序。其次用户端在服务器端发生切换时无法自动重新连接到备份服务器上,需要手工进行切换,导致用户应用中断。

Sybase
高可用性是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并且是ASE 15.5和15.7的一个主要的改进之处。Sybase通过失败转移和失败恢复工具为高可用的集群提供支持。借助于ASE15.7, Sybase公司的连续可用解决方案将被扩展到支持业界领先的来自Veritas公司的集群解决方案和来自EMC公司的专有商务持续解决方案。利用EMC公司的TimeFinder技术,BVC的行能获得了增强,并且现在支持从源服务器中装载事务处理。
ASE 还允许动态引擎不在线工作。这使DBA可在服务器不停机的情况下使一个或多个ASE离线操作,然后恢复到在线状态。这种功能在硬件允许将一些CPU资源离线的情况下非常有用。除了将引擎离线,ASE允许数据库保持静态,利用外部软件如EMC在不关掉服务器的情况下进行备份。
Sybase一直支持客户端的timeout机制,同时Sybase数据库从ASE 12.0开始就支持客户端的自动失败转移功能,可以保证在服务器切换或,客户端会自动重新连接到另外一台服务器而不用用户手工重新启动设备,从而保证用户应用运行的连贯性。
数据库备份性能对比
Sybase和Oracle 同时进行并行的设备备份基准测试,进行数据备份,而后恢复备份,Sybase 并行备份的速度是:540GB/Hour,并行恢复的速度是:520GB/Hour, 而Oracle备份的速度则是250GB/Hour,Sybase 备份恢复比Oracle快2倍。Sybase是在数据库运行和在线的情况下进行备份,是真正的24*7的可用性。而Oracle则建议系统在关闭后进行备份。
数据库分布式技术对比
分布事务是指一个事务的执行跨越多个互相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如多个数据库系统。某个任务经常需要多个数据库服务器协同完成,分布事务管理需要保证跨越多个系统的任务的一致性,即一旦其中一个系统失败,其它系统要能够回到事务执行前的状态。
Oracle
Oracle自始至终倡导集中式计算模式,主张数据集中到单一的数据中心从而根本上减少了对分布式计算的需求,因此Oracle在对分布式处理的支持上性能较弱,自身不能完全支持分布式的计算,同时无法对分布的异构数据库实现透明的访问和管理。而且由于Oracle 对于微软技术的抵制使得它对于DTC的支持较差。
        表快照是Oracle 默认的复制模块,需要用户编写程序实现。该功能采用数据拷贝实现数据子集或全表的复制,复制的数据可以是只读或可更新的。但由于复制的信息只包含数据而没有事务信息,因此当复制源端数据发生回滚时,目的地端数据无法同步,从而不能保证数据两端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由于这种方式不能满足用户在分布式环境中对数据的完整性要求,因此Oracle提供其高端的复制方案。
Oracle的高级复制(需要额外购买)使用一种基于系统级的存储过程、触发器、队列和数据库连接机制,用户也可以编写定制的冲突监测机制。作为一个设计上的可选择产品,高级复制需要生成附加的触发器捕捉数据变化,并影响数据存储速度。由于其对Oracle触发器的功能上的折衷,它也就成为一个高开销、低性能的解决方案。Oracle方法依赖于“自动”冲突检测和解除,这不可避免地需要DBA进行大量的人工干预。在冲突检测—解除的周期里,部分数据库不得不进行脱机。这样,数据的完整性能否保证也就成为值得怀疑的问题。Oracle新版本的Stream功能是对高级复制的补充和加强,但其运行效率并为得到本质上的提升,众多数据库见的复制仍在使用第三方的产品,如Shareplex等。

Sybase
Sybase在1993年就发布了全球首个数据复制和同步产品,其基于事务复制的机制为其它数据库厂商所遵循,包括Oracle, Informix, MS, IBM。这种基于日志监测的复制技术可以彻底保证分布复制的数据完整性。而且,单进程多线索的Replication Server核心结构,使其非常适用于高性能企业应用。另外,Sybase的复制不仅仅局限于同构环境,而且,在DirectConnect等异构访问模块的配合下,可以实现从DB2、IMS、Oracle、Informix、ODBC数据库以及Lotus Notes双向地复制数据。
不论是在多个异构数据库的混合环境下的互操作,还是跨越多个SYBASE数据库的事务协同,ASE15通过使用业界标准X/Open的XA接口标准或微软的DTC标准来保证分布事务的完整性。ASE 的内部高效的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 Manager)可以支持分布事务的高吞吐量。
数据管理扩展性对比
Oracle
   对于工作组级、企业级和数据仓库级数据管理,Oracle采用单一的数据库产品Oracle10g实现所有功能,虽然表面上实现了单一代码、单一接口,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但事实上,对于工作组级应用使用Oracle10g将会浪费用户的投资,因为用户将为许多并不需要的功能付出额外的支出;对于数据仓库的使用者来说,使用的Oracle10g将极大地影响系统的性能,因为Oracle9i是基于传统OLTP应用设计的RDBMS,而数据分析应用对数据管理的要求和OLTP应用是不一样的——前者对数据管理的I/O效率要求很高,而后者对于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要求很高。
   如果针对更低端的数据管理需求如移动计算、嵌入式计算和无线计算,Oracle采用Oracle Lite作为其低端产品,但Oracle Lite仍然是一个单用户的数据库,没有PL/SQL支持,并且具有非常苛刻安全限制。只能和Oracle产品连接并且缺乏有效的数据复制手段,如果移动用户想通过HTTP协议和Oracle数据库通讯,就必须通过 Oracle 9iAS。

Sybase
    Sybase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自适应的产品,并且所有产品的API无缝兼容,这就意味着用户的应用编写一次就可以在不同的数据管理环境中运行。
    对于数据仓库应用,Sybase专门针对大规模分析操作特点设计的Sybase Adaptive Server IQ可以处理计划查询和非计划查询。在Adaptive Server IQ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是专利的纵向数据存储技术(通过列,而不是行)和强大的Bit-Wise查询处理。纵向数据存储技术允许查询只访问与查询有关的域或列,这使用户的典型查询的I/O操作大大减少。Bit-Wise查询处理超出了通常的索引及位图索引,它能够表示所有的特殊的二进制结构的数据和数值,并且能够以极高的速度被访问,简化,分类,及比较。
    针对低端平台,Sybase拥有全球领先的产品包括专门用于移动平台、屡获大奖的Adaptive Server Anywhere和面向手持设备的UltraLite嵌入式专利技术,这两种数据库均支持SQL语言、索引机制、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企业级数据库功能,保证了应用的快捷部署,同时内置完善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以和企业级数据库保持同步,包括Sybase, Oracle, SQL Server, DB2等。
更重要的,所有产品均支持Sybase的通用API(Open Client),保证了应用的平台移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