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西山大路北道
西山大道又称西山古道北路,基本上沿着永定河谷而行,是京西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道。西山大道东起三家店,过永定河,经琉璃渠村,越愁儿岭,经斜河涧、水峪嘴,翻牛角岭,再经桥儿涧、马各庄、石古岩、色树坟,到王平村为止。此为西山大道主干线。从王平村有路通往王平口,通往斋堂川。过去斋堂地区所产煤炭,大部分通过这条古道外运出山,三家店有煤厂子(保存完好的天利煤厂等),主要收购斋堂、王平村一带所产之煤。在愁儿岭和牛角岭两处越岭线的路面上,均留有大量清晰蹄窝。这条古道是京西古道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一直到1977年下清(下苇甸-清水)公路修通之后,这条古道才自然废止。
牛角岭在明清时期是宛平县捕卫南乡与王平口巡检司分界之处,建有关城,至今犹存。关城东侧路面上留有大量明显的蹄窝,西侧路边现存石碑两块,一块是清乾隆42年(1777)所立“永远免夫交界碑”,是康乾“盛世滋丁,永不加税”政策的具体体现,碑文载:“……如我西山一带,村墟寥落,旗人一半联居,石厚田薄,里人走窑度日,一应夫差,家中每叹糊口之艰,距京遥远,往返不堪征途之苦……恩准王平、齐家、石港三司夫役尽行豁免。”另一块是清朝同治11年(1872年)所立“重修西山大路碑”。碑文曰:“盖闻造桥梁以济人渡,修道路以便人行,务民之义,此善举第一也。况西山一带仰赖乌金以资生理,而京师吹爨之用,尤不可缺。道路忽尔梗塞,各行生计攸关。”碑文中记载了同治10年,暴雨成灾,冲毁道路,民间举善修复道路的情况。此碑一共刻了两块,另一块存于三家店白衣观音庵内。当时捐资修路的以三家店和琉璃渠两村的商业店铺为主,内有三家店村的煤厂子14家,琉璃渠村煤厂子3家,表明这条古道是煤商们的经济命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