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912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样的工作适合你??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7-06-08 00: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我
发布时间:2006-03-08  有效期至:2006-08-30
    南方网讯  每一个找工作的人都会思索“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其实,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那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适合自己”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特征。对求职影响最大的个人特征是“能力、兴趣和价值观”,了解自己这三大特征,对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很有帮助。
    能力——
    一个岗位只对某一些能力比较偏重。选择工作时,扬长避短是明智举措
    能力指一个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从事某种活动所必备的本领,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和工作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当一个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或工作时,也就表现出了相关的能力。
    人们要完成某种工作,往往不仅依靠一种能力,而是依靠多种能力的结合。这些能力互相联系,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心理学界有多种对能力的分类方法,例如:
    ●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基础。
    ●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专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这项活动或工作的心理条件。
    ●流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20岁到达顶峰,30岁以后开始下降。流体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个体差异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晶体能力———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这项能力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能力在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晶体能力依赖于流体能力。
    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人极为少见。从工作角度来看,没有必要在所有能力上都拥有很高水平。一般而言,一个岗位只对某一些能力比较偏重,对另一些则不那么强调。在选择工作时,扬长避短是明智的举措。
    兴趣——
    日常生活可以以兴趣为主导。但在选择职业时,主张首先考虑能力
    兴趣可以提升人对事物的注意力、记忆力、感知敏锐度、思维活跃度等,甚至还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他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则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也容易感到疲劳、厌倦。
    兴趣同能力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往往喜欢做自己做得好的事,成功所带来的自信和喜悦往往会激发兴趣。对兴趣对象的投入和关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应的能力。
    如何权衡职业兴趣和能力的关系?傅雷两个儿子的成长道路是最典型的例子。傅雷发现长子傅聪有着一双“音乐的耳朵”,经过严格训练,将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培养成了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另一个儿子傅敏也曾很想当音乐家,并把精力大量投入到音乐学习上去,但经过刻苦努力却鲜有进步。此时,傅雷明智地认为,不是谁都能当一流的音乐大师。他对傅敏说:音乐是门独特的艺术,除了勤奋,更需悟性和天赋。傅敏听从了父亲的告诫,转移兴趣,后来成为一位出色的教育家。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以兴趣为主导。但在选择职业时,我们主张首先考虑能力,在自己的优势能力范围内,选择感兴趣的领域。不要因为一时的兴趣和攀比心理而耽误时间和精力。
    年轻人的兴趣具有易变性和可塑性。外界社会的变化往往会对青年人产生较大影响,青年人更容易认同社会上流行的观念和时尚的事物。在职业方面,也有同样问题。当年港台电视连续剧里,律师在法庭上唇枪舌战的威风形象深入人心,不少优秀的中学生都“喜欢”上了法学而考入这个专业。当经济、管理专家频频亮相于媒体后,大家又开始“喜欢”起这两个方向。但是,这种“喜欢”稳定吗?持久吗?
    此外,职业兴趣还受到与某个领域的接触程度的影响。为数不少的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将大量时间放在学业上,对生活的其它方面接触甚少。没有直接的接触了解,如何能正确判断是否对此有兴趣呢?
    当你认为自己对某个领域完全没有兴趣或很有兴趣时,不妨反问自己这几个问题:你对这个领域有多少了解?你了解的信息是否正确客观?你了解到这个领域的精髓了吗?你对此有多少投入?如果你不能较正面地回答这几个问题,那么,你对此的判断需要重新考虑一下。
    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 是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不同职业满足不同的价值愿望
    “生活中,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生活中对你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说起“价值观”三个字,也许你会觉得很深奥或很沉重,但上面这几个问题,或多或少你都思考过。其实,“在乎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9889/showart_31714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