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172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AID与磁盘阵列] 省钱第一 中小学数据存储也能DIY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9-24 11: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些年中亲身经历了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络从无到有、从有到离不开的全过程。就目前学校内部网络应用需求来讲,学校内部网络已经成为教学不可分开的有力补充了,不过由于各个学校都会有很多自主开发和设计的创造性课件,因此这些数据的保存就非常重要了,稍不留神就可能让这些宝贵资料付诸东流,让广大师生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传统意义上讲保护数据可以从磁盘冗余方面入手,通过建立RAID保护数据机制来提高数据安全性,但是学校在经费方面的紧张却让这种手段实施起来很麻烦。那么到底中小学数据存储该向何处发展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小学数据存储的话题,希望能够对IT168读者有所帮助。
 
  一,建立学校内部网络之初的数据存储方式
 
  在建立校园网之初,教育部门都会为学校提供一到两台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大都通过RAID 1或RAID 5磁盘数据冗余技术来提供数据保护的,另外根据学校规模会配备相应的存储设备——NAS产品。当然这些设备的提供都是在学校内部网络建立完毕开始应用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学校的珍贵数据保存在服务器上也可以存储在基于RAID 5技术的NAS存储设备中。存储方式可以由学校网管教师自己手工存储或者由各个教师通过FTP服务上传。
 
  在存储容量上一般服务器的硬盘不超过120G,因为是一次性投入而且购买建立时是在2003年,所以磁盘容量不会很大。而相比服务器来说添置的NAS产品也基本上停留在80G*5的水平。
 
  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数据存储方式的问题
 
  正因为这种数据存储现状造成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首先服务器的硬盘不超过120G,在现在这个数据过T的年代已经完全不够用了,平时服务器上要安装操作系统还要使用各种网络服务,包括CMIS服务在内的的多个网络应用对磁盘的需求都是比较大的,就拿管理信息系统来说,学校要存储学生基本信息等数据库文件还要存储学生的照片电子档案。所以说随着学校教学的应用服务器上空余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少,而且由于服务器是03年的,所以硬件出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部分服务器硬盘出现了损坏,因此盲目的将宝贵数据存储在“老年服务器”上也不太现实,安全性太低。本人就遇到过几起因为硬盘两块同时损坏而造成数据彻底报废的情况,还有的因为主板故障而服务器厂商已经没有配套产品而带来数据损失。
 
  不光是服务器自身存在存储缺陷,就连当初为了提供存储服务而添置的NAS网络存储产品也不能够再胜任学校应用了。就拿最常见的80G*5的网络设备来说吧,他的总体存储容量为80G*4=320G,在应用方面容量显然不够用,大量的教学视频文件很快就会挤爆整个NAS产品。再加上早期NAS产品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多不方便,没有图形化管理或者管理不灵活,以及无法更灵活的直接开启对应网络服务等缺陷,都限制了其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总体来说随着学校校园网使用时间的推移,目前各个网络设备已经到了需要更新换代的时候,在数据存储方面最需要解决的是容量问题以及安全问题,之前配置的容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而且随着设备运转时间的增加设备老化与损坏不可避免,将宝贵数据存放到这些不安全的硬件设备上显然不可靠。

三,学校网管应身线士卒打造个性NAS设备
 
  可能有的读者看到这里第一个反应就是换设备,但是你要知道对于中小学来说特别是没有zhengfu大批经费支持的普通学校,在经费开销方面非常捉襟见肘。所以说大批量更换设备非常不现实。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在性能与费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点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笔者就教各位IT168读者如何身线士卒打造个性NAS设备,通过我们自己购买硬盘和外壳可以建立一个价格低廉性能不次的新NAS设备,从而既解决了学校数据存储的实际问题又节约了大量经费。
 
  (1)多硬盘盒解决法
 
  首先我们到网上搜索下硬盘盒,这里所说的硬盘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移动硬盘盒,我们需要这个设备可以插上多个硬盘,实现一种数据冗余,毕竟磁盘容量的增加是一方面,而最关键的是数据存储要比较安全。在硬盘盒参数方面我们主要看其支持的硬盘数量,主要分为六硬盘盒与四硬盘盒,不管是哪个硬盘盒我们都可以通过四个或六个硬盘实现RAID5磁盘冗余技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参数就是硬盘盒支持的接口类型,有IDE硬盘和SATA接口两种,这个要根据学校实际需要以及日后要购买的硬盘接口类型去选择,还要确定硬盘盒支持的最大硬盘容量等信息。例如笔者曾经选择过JL-SU43A型号的硬盘盒,他可以支持四个IDE接口的硬盘,最大容量可以上T级。(如图1)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购买四块硬盘即可,当然接口是IDE的,接下来把这个设备连接电源并接到服务器上,服务器操作系统会自动辨认出四块硬盘,从而实现了扩展硬盘容量的目的。要知道这种方法扩展的磁盘是可以具备磁盘冗余保护技术的,存储数据非常牢靠,比传统的移动硬盘要全不少,通过服务器映射对应的磁盘并发布FTP服务后我们就可以将他们当做一个学校内部的NAS设备了,而容量上要比之前快退休的老NAS大不少。(如图2)

   小提示:用此方法扩展的磁盘存储数据非常安全,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的是这种多硬盘的硬盘盒自身有一个模式切换功能,可以工作在一般模式(每个硬盘识别为独立的硬盘,没有安全冗余技术)以及RAID模式(建立RAID5来保护数据),所以在实际使用中要设置正确。另外虽然这类多硬盘的硬盘盒有一个风扇,但是正常工作过程中四个硬盘一起工作难免散热是个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DIY加装一个风扇,让其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2)NAS设备也能DIY    当然如果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然要用到类似NAS的产品,那么上面提到的这种接服务器的方式就不能够顺利实施了,不过我们依然有办法来节约经费,不需要额外购买专业的NAS产品,通过自己的DIY来实现NAS功能。
    如果要自己DIYNAS产品的话我们就不要选择杂牌设备了,毕竟NAS自身功能的发挥与DIY选件自身的性能有很大关系,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在众多DIYNAS硬盘设备中BUFFALO的产品性价比较高,我们可以到
http://www.buffalotech.com/compa ... torage/terastation/
这个地址来了解实际情况和各个产品对应的参数。(如图3)

    Terastation Pro II 和TerastationLive在硬件上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固件不一样,可以自己根据功能需要刷不同的固件。购买回来后依然要装满四块硬盘才能够工作,安装完毕后初始化将多个硬盘做成RAID 5。用这类产品来DIYNAS时管理界面是非常清晰的,我们可以像操作正规厂商NAS产品那样对里面的基本信息和参数进行合理配置,开启各个网络服务,分配用户访问权限,磁盘配额等等。总体来讲操作和正规NAS一样,这里由于篇幅关系就不详细说明了。(如图4)

    四,总结
    通过本文介绍的两种办法帮助我们有效解决目前在中小学学校内部网络中存在的数据存储问题,一方面解决了空间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将设备老化带来的隐性危害降到了最低。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帮助更多的学校网络管理教师解决学校实际问题,花最少的钱建立最高效的网络。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66684/showart_122006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