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307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令人心仪的ZFS文件系统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10-09 20: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转载)令人心仪的ZFS文件系统
ZFS作为Solaris 10和OpenSolaris的新特性,吸引了开源社区里很多人的关注,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公开表示对Solaris软件的ZFS(Zettabyte文件系统)特别感兴趣,认为该系统管理档案在硬盘的存储方式,具有横跨多个硬盘,同时保持数据完整性的内建功能。但根据他“悲观的”预测,Sun会想办法阻止Linux得到ZFS。在这篇文章里面,我想谈谈自己对ZFS的认识。
什么是ZFS
   ZFS 文件系统是一个革命性的全新的文件系统,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文件系统的管理方式,这个文件系统的特色和其带来的好处至今没有其他文件系统可以与之媲美,ZFS 被设计成强大的、可升级并易于管理的。Solaris ZFS可以说是对传统的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的革新。操作系统设计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将磁盘划分为不同的分区(partition),在每个分区上建立管理数据的文件系统,操作系统通过read/write系 统调用,提供对文件系统上的文件的读写访问。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这种文件管理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有两点最为突出,首先,由于文件系统的大小实在 创建文件系统的时候指定的,同时文件系统的大小又受分区大小的限制,而在使用中如果某个文件系统的空间被用满,那除了重新配置系统,别无选择;另外,文件 系统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文件系统本身有占有,用来存放文件系统的相关信息,比如文件系统的其实块号,大小,根目录节点的block号,文件系统的属性等等。这些信息是在创建文件系统的时候,产生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空文件系统下du的时候,仍然发现文件系统空间不是100%free的原因。如果说第二个问题还可以被忍受(毕竟知识一小部分而已)的话,那第一个弊端足驱动人们寻找好的解决方法。RAID是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顾名思义是用多个磁盘组成的磁盘阵列来存储数据,文件系统可以建立在多个磁盘上,这样就可以天马行空了。为了增强数据的安全性,防止阵列中一个硬盘损坏,导致所有数据的丢失,RAID还提供了冗余信息,使阵列中损坏的磁盘可以被其他磁盘所代替。目前,比较流行的RAID包括RAID0,RAID1,RAID5和它们的复合。
RAID0提供了stripe的功能,及简单的将阵列中的磁盘拼凑在一起,当中的任何一个磁盘的损坏都导致全军覆没;RAID0提供了mirror的功能,即两个相同的磁盘保存同样的内容,这样任意的磁盘坏了,还有另一个顶着,不过成本上升两倍;RAID5则在多个磁盘(至少3个)上同时建立stripe和冗余的特性,使磁盘的空间得以扩展,同时通过冗余信息来保证任何一个磁盘的可更换性。
目前,RAID有3种实现方法。第一种,RAID的功能由硬件来实现,通过购买昂贵的硬件板卡,来搭建RAID系统,目前市场上RAID控制卡由LSI,Intel,Qlogic所瓜分;第二种,在系统的南桥芯片和BIOS中加入对RAID的功能支持,Intel的服务器平台上几乎都支持这个功能,这种方法比第一种要便宜很多;第三种,所有RAID的功能由操作系统软件来完成,普通的UNIX/Linux系统种都通过称为Volume Manager的工具对RAID功能提供支持,这种方法是最便宜,最容易获得,也是最符合RAID名字所包含的含义:便宜。
然而,便宜没好货在这里并没有成为例外。Volume Manager工具存在两个缺点,首先,工具使用起来比较复杂。笔者曾经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去学习FreeBSD下面的Volume Manger工具,深深的感到其配置文件的晦涩;其次,也是致命的,那就是RAID5的write hole缺陷。RAID5在写数据的时候,是分为两步的,首先将数据写到磁盘阵列上,然后将该stripe上数据的校验码记录到阵列上,如果在刚写完数据的时候,系统断电,那么该数据对应的校验码就没有机会再恢复了,长期以往,可以想象。
说了这么多,ZFS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如下图所示,

传统的Volume Manager不管是用硬件,firmware还是操作系统的软件实现,volume都是预先设定好的,文件系统建立在单个volume上,不同的volume之间的空间不能动态共享,这样文件系统就局限于一个设备,因此文件系统自身会受到该volume大小的限制。而ZFS文件系统不限于任何特定的设备或volume,而是将所有可能的设备都放入一个存储池中,文件系统的大小根据其实际需要在这个池中进行分配,这有点类似于系统对system memory的管理方法,基于这样的管理方法,ZFS文件系统可以充分的利用存储池中的所有存储设备。更可贵的是,所有这一切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可以像创建和删除目录一样,来动态的管理ZFS文件系统,当一个文件系统被创建的时候,它会自动的mount到系统的文件目录树下,这大大简化了ZFS管理的难度。同时,存储池中的设备可以动态的加入,删除或替换,同一个ZFS文件系统还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之间移植。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试试自己创建并管理一个ZFS,从而体验一下ZFS轻松的管理和强大的功能。
ZFS的管理
下面的一行命令创建一个ZFS存储池:
bash-3.00# zpool create test raidz2 c0t1d0s0 c0t1d0s1 c0t1d0s2 c0t1d0s3
其中raid2参数指定在其后的设备上建立一个RAID-Z的RAID,它类似RAID5,但解决了RAID 5软件实现的write hole问题。ZFS可以提供4种RAID级别,分别称为stripe(默认),mirror,RAIDZ1和RAIDZ2。将raidz2换为mirror或raidz1将会创建其他类型的RAID。创建好的存储池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查看:
bash-3.00# zpool list
NAME                    SIZE    USED   AVAIL    CAP HEALTH     ALTROOT
test                   15.9G    274K   15.9G     0% ONLINE     -
bash-3.00# zpool status -v test
pool: test
state: ONLINE
scrub: none requested
config:
        NAME          STATE     READ WRITE CKSUM
        test          ONLINE       0     0     0
          raidz2      ONLINE       0     0     0
            c0t1d0s0 ONLINE       0     0     0
            c0t1d0s1 ONLINE       0     0     0
            c0t1d0s2 ONLINE       0     0     0
            c0t1d0s3 ONLINE       0     0     0
errors: No known data errors
创建完存储池后,ZFS会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和存储池名字相同的目录,并将ZFS根文件系统mount在该目录下,所有基于该ZFS的文件系统都会mount在该ZFS根文件系统之下,可以通过-m参数,将该根目录mount在系统目录树的其他位置:
bash-3.00#zpool create -m /export/zfs home c1t0d0
删除一个ZFS存储池也比较简单:
bash-3.00# zpool destroy test
如果当前设备正在使用,从而导致该命令不成功,可以使用-f参数强行销毁(这里默认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创建和删除一个ZFS文件系统和创建删除一个目录那么简单:
bash-3.00# zfs create test/home
bash-3.00# zfs destroy test/home
bash-3.00# zfs rename test/home/user test/home/user2
bash-3.00# zfs list
NAME              USED AVAIL REFER MOUNTPOINT
test              210K 7.78G 29.9K /test
test/home        56.8K 7.78G 29.9K /test/home
test/home/user2 26.9K 7.78G 26.9K /test/home/user2
这些文件系统一旦被创建,系统自动将他们mount在ZFS的根目录下,管理员不需要去修改/etc/vfstab文件。另外zfs命令还可以使用quota和reservation属性来规定zfs文件系统的配额和预留空间。
ZFS文件系统还提供了快照(snapshot)和克隆(clone)的功能,由于本文章不准备成为一个完整的ZFS的administration guide,感兴趣的话,可以到docs.sun.com上下载相应的文章。
总结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了Solaris 10/OpenSolaris下面ZFS相关的背景知识,同时简单介绍了如何创建并管理一个ZFS文件系统。关键字:ZFS,OpenSolaris,Volume Manager,ZPOO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81761/showart_127991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