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514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olaris10硬盘安装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10-27 21: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Solaris 10版本:Solaris 10 05/08 for x86, multi-language
现有系统:XP
基本策略:在现有XP的基础上,采用镜像文件,从硬盘安装一个Solaris 10。
一、下载文件
1.    Solaris 10 DVD镜像:
http://cn.sun.com/software/solaris/index.jsp
,为方便起见,下载后改名为s10.iso
2.    WinGrub:
http://grub4dos.sourceforge.net
    或  
http://fedora.linuxsir.org/main/files/WINGRB0206.EXE
。关于WinGrub的详细基础知识,可参考
www.liunuxsir.org
上的介绍。
二、调整分区
用PQ8.3分区,见表1。
表1  调整分区
分区
     
C
     I
     

     
D
     
E
     
F
           
用途
     
xp
     
s10
     
逻辑分区
     
data
     
temp
     
guest
           
大小
     
6.57G
     
50007MB
     
     
14.12G
     
4.05G
     
1G
           
格式
     
NTFS
     
unformated
     
     
NTFS
     
FAT32
     
NTFS
           
类型
     
主分区
     
主分区
     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
           
活动
     
active
     

     

     

     

     

           
hd
     
(hd0,2)
     
(hd0,0)
     
(hd0,1)
     
(hd0,3)
     
(hd0,5)=c0d0p0:2
在装完的S10中使用,变为:c0d0p0:1
     
(hd0,4)
三、准备文件
在E盘建立目录s10,其下放:
1.    s10.iso
2.    从s10.iso中boot目录下提取出来的两个文件:MULTIBOOT、X86.MINIROOT
四、创建WinGrub引导

首次启动WinGrub会提示:Base setup:choose drive,此时请选C盘。Base
setup在WinGrub的tool菜单中也有。在WinGrub的tool菜单进行其他操作:partition
list:查看E盘的name为(hd0,5),并记下。
===提示===
E盘具体是(hd0,几),在后面Grub引导时,还可用find /s10/ MULTIBOOT来确定(返回(hd0,5)之类的。
=========
Install grub:system device选c,boot from:选boot.ini,title:install s10,timeout 10,然后点击install按钮
这样在会生成C:/Grub/MENU.LST文件,用editplus或记事本打开,将内容替换为(行号不要):
  • timeout   10
  • title   install  s10kernel   (hd0,5)/s10/MULTIBOOT   kernel/unix   -B   install_media=dsk
  • module   (hd0,5)/s10/X86.MINIROOTboot
    保存,重启计算机
    启动时多出一个install s10的菜单,选择它,将进行Grub引导(执行MENU.LST中的命令)
    若Grub引导成功,则接下来是S10的引导:首先会出现6个安装模式选项,选择1或者等待超时(默认是1)。
    ===提示===
    如果不引导报错:找不到XXX文件很可能是MENU.LST文件中的(hd0,5)有问题。
    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以下命令(行号不要):
  • find    /s10/multiboot会显示(hd0,x),这里的(hd0,x)即我的E盘。
    注意,你的硬盘分区可能和我的不同,因此显示也会不同,请参考grub的相关资料。
    =========
    然后再键入以下命令进行引导(行号不要):
  • kernel      (hd0,x)/s10/MULTIBOOT    kernel/unix    -B    install_media=dskmodule    (hd0,x)/s10/X86.MINIROOT
  • boot
    这样,应该进入s10的引导程序
    一会儿屏幕上会出现S10引导的类似的如下提示:
  • NOTICE: rtls0 -- link downERROR: Unbale to configure network inteface
  • Exiting to shell
  • # NOTICE: rtls0 -- link up 100Mbps Full_puplex
    这时,很可能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光盘。
    这时候安装程序会停止,光标会停止不动。这时敲一下回车,会出现shell提示符 #
    利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shell进行虚拟光驱,输入以下命令(行号不要):
  • mount   -F   pcfs   /dev/dsk/c0d0p0:2    /mnt   
  • //上行说明:挂载E盘装完S10后进入S10后,要在S10中继续使用E盘,需要变为:c0d0p0:1后才能继续使用lofiadm   -a   /mnt/s10/s10.iso
  • mount   -F   hsfs   /dev/lofi/1   /cdrom        //必须mount在/cdrom目录中exit                                                                   //退出shell,安装程序会自动继续进行下去。===提示===
    E盘在Solaris中的表示
    cd /dev/dsk

    后ls看一下,里面有类似
    c0d0p0,c0d0p1,c0d0p2,c0d0p3,c0d0p4的设备。这里c0d0p0对应我的硬盘,c0d0p1至c0d0p4分别对应4个
    主分区,可是,Solaris没有设备符号用来对应扩展分区中的逻辑分区。我们该如何mount扩展分区中的E盘、F盘呢?Solaris用了一种很奇怪
    的设备符号来表示硬盘中的FAT32分区:c0d0p0:x,这儿x的取值为:1,2,3...,分别表示硬盘中的第1个、第2个、第3个FAT32分
    区,依此类推。即我的硬盘中的第1个FAT32分区(E盘)可以表示为
    c0d0p0:1、第2个FAT32分区(F盘)可以表示为c0d0p0:2。

    意,不要用诸如c0d0p3:x(这儿c0d0p3对应我的扩展分区,x表示扩展分区中的第x个FAT32分区)这种方式来表示扩展分区中的FAT32分
    区,当扩展分区的最后一个分区是FAT32、以c0d0p3:x这种设备符号mount它时会出错,使用c0d0p0:x这种方式表示FAT32分区则没
    有任何问题。
    =========
    五、进入图形化安装界面需要注意的事情
    1.键盘布局:US English
    2.地区、国家、语言:亚洲、中国、简体中文、所有中文
    3.软件包:Entire group plus OEM support
    4.Solaris分区,见表2
    表2  Solaris分区
    slice
         
    mountpoint
         
    Size(MB)
               
    0
         
    /
         
    10825
               
    1
         
    swap
         
    4102
               
    3
         

         

               
    4
         

         

               
    5
         
    swap
         
    8197
               
    6
         
    /opt
         
    21838
               
    7
         
    /export/home
         
    5004
    六、自动挂载FAT32格式的E盘
    输入以下命令(行号不要):
  • #mkdir    /wine                 
    #gedit     /etc/vfstab这样,会启动文本编辑器,并在其中打开vfstab文件,在该文件的末尾添加下面的内容(行号不要):
  • /dev/dsk/c0d0p0:1    /dev/rdsk/c0d0p0:2    /wine    pcfs    2    yes    -
    第一项说明要加载的硬盘设备名。
    第二项说明相应的硬盘裸设备名,用于fsck使用。
    第三项说明加载点目录。
    第四项说明文件系统的类型。
    第五项用于fsck的参数。
    第六项说明是否在启动时候加载。
    第七项定义系统mount加载时候的参数。
    七、网络配置
    1.    网卡驱动安装
    (1)    驱动下载
    S10不支持的网卡,如我的VIA Rhine II网卡,下载驱动:
    http://homepage2.nifty.com/mrym3/taiyodo/rh-2.0.1.tar.gz
    (2)    安装驱动
    解压驱动包,按照里面的readme的说明来装(行号不要):
  • # rm obj Makefile# ln -s Makefile.i386_suncc Makefile
  • # ln -s i386 obj# /usr/ccs/bin/make
  • # /usr/ccs/bin/make install# ./adddrv.sh
  • # modload obj/rh# devfsadm -i rh
  • # ifconfig rh0 plumb up
    2.    LAN上网配置
    以下空格为制表符
    [静态配置]:通过文件配置
    和网卡基本设置相关的配置文件放在/etc/inet和/etc目录下,包括
    /etc/hosts、/etc/inet/hosts:这两个文件中的每一行记录表示hostname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这两个文件改第一个即可:第一个被改后,第二个自动改,两者内容一致。
    /etc/hostname.网卡名(文件内容和文件的扩展名构成hostname和interface设备名的对应关系)
    /etc/netmasks (文件中的每一行记录表示和netmask的对应关系)
    (1)自定义一个hostname,并指定IP地址
    # vi /etc/hosts
    加入一行记录:129.158.215.204   myhostname   myhostname.domain.com   loghost
    :x!保存退出。
    (2)定义子网掩码
    # vi /etc/netmasks
    加入一行记录:129.158.215.0   255.255.255.0
    :wq保存退出。
    (3)新建/etc/hostname.rh0
    # vi hostname.rh0
    加入一行记录:myhostname
    :wq保存退出。
    (4)网关
    # vi /etc/defaultrouter
    在文件中加入网关的IP地址或hostname(必须在/etc/hosts中已经配置)
    :wq!保存退出
    # reboot
    查看缺省网关:# netstat -r
    (5)dns
    1) 创建/etc/resolv.conf文件,内容格式:
    nameserver    IP地址
    nameserver    Ip地址

    2) 修改/etc/nsswitch.conf文件
    # vi /etc/nsswitch.conf
    找到"hosts: files"一行,在后面加dns,即修改为
    hosts: files dns
    3) 重新plumb网卡或reboot
    4) 验证dns是否生效
    # ping www.google.cn

    # nslookup www.google.cn
    (6)域名设置
    创建/etc/defaultdomain文件
    # vi /etc/defaultdomain
    在该文件中加入domainname,比如prc.sun.com
    :wq保存退出
    [动态DHCP配置]
    通过dhcp方式分配地址(文件 /etc/hostaname. , /etc/dhcp. )
    1> 创建空文件hostname.rh0
    # touch /etc/hostname.rh0
    2> 创建文件dhcp.rh0
    # touch /etcdhcp.rh0
    需要的话还可以在该文件中填入超时时间(秒),比如:30
    2) 重启系统
    # reboot
    3.    ADSL上网配置
    (1)设置网络接口名称
    新建文件/etc/ppp/pppoe.if
    添加内容为网卡名称,如:rh0
    保存
    (2)启动 pppd 服务
    # /etc/init.d/pppd start
    (3)创建拨号配置文件 /etc/ppp/peers/adsl,内容如下(行号不要):
  • sppptunplugin pppoe.so
  • connect "/usr/lib/inet/pppoec pcn0"   # pcn0是与MODEM相连的网卡persist                               # 自动重播
  • user "ADSL 用户名"noauth
  • noipdefaultnoccp
  • novjnoaccomp
  • nopcompdefaultroute
    注:非 Root 用户进行 ADSL 拨号需要复制以上内容到新建的 /etc/ppp/options 文件。
    4. 配置 ADSL 用户密码文件,修改 /etc/ppp/chap-secrets 和 /etc/ppp/pap-secrets 分别在最后一行中追加:
    username * password
    注:上行中的字段之间是 TAB 键分割的,而不是空格。
    5. 修改 DNS 配置
    # echo "nameserver 202.106.46.151" > /etc/resolv.conf
    注:202.106.46.151 是北京网通 ADSL 的 DNS。
    修改 /etc/nsswitch.conf,在 hosts 行后面加上 dns
    hosts: files dns
    6. ADSL 拨号
    # /usr/bin/pppd call myisp
    ==============
    我的系统特别说明:
    vga:VIA/S3G UniChrome Pro IGP(VIA VN800 64MB)
    chipset:VIA P4M800 PRO(VIA VN800,VT3205)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49793/showart_1342085.html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