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1
|
原帖由 xiaophedap 于 2008-12-23 17:24 发表 ![]()
不知道呀,所以才问了哪个问题,RPO多少算容灾,多少算备份?
这个问题没有具体的答案。完全要根据用户的应用特点来定。
一般讨论容灾问题的时候会经常谈到RTO和RPO,并不是说RTO和RPO到什么程度,就能确认这个是容灾项目,这个是备份项目。
从理论上讲RPO/RTO的确定,也就确定了数据保护和恢复的方式。备份恢复方式不同能实现的RPO/RTO标准也就不同。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指的是系统和数据必须恢复到的时间点,说白了是允许丢多少数据。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信息系统或业务功能从停顿到恢复所必须的时间要求,说白了是多长时间能将数据恢复。
RPO与RTO越小,系统的可用性就越高,当然用户需要的投资也越大。
其实容灾和备份的对象是不同的。
我们经常谈到的备份的对象是数据、系统、应用,和容灾相比是狭义的。
容灾它的范畴是非常广的,和业务相关的所有内容都是容灾的对象,例如数据、系统、应用、设备、线路、机房、人员等。
备份只是预防数据丢掉,损坏。而容灾是提供一个能防止用户业务系统遭受各种灾难影响破坏的计算机系统,例如火灾,地址等。
容灾可以分为3个级别:数据级别、应用级别以及业务级别。
备份只能算的上是容灾的一个子集。
容灾是一项系统工程,容灾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为用户“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
对我来说“每周将笔记本上的数据通过BESR备份到两个移动硬盘,一个放在家里,一个放在单位”,这就是一个好的容灾方案。
××××××××××××××××××××××××××××××××××××××××××××××××××××××××××××××××××××××××××××××××××××
另外附上常见的容灾备份等级:(转自:http://www.csip.cn/new/st/al/2004/0730/342.htm )
第0级:没有备援中心
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被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第1级:本地磁带备份,异地保存
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这种方案成本低、易于配置。但当数据量增大时,存在存储介质难管理的问题,并且当灾难发生时存在大量数据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灾难发生时,先恢复关键数据,后恢复非关键数据。
第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
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备份。也就是通过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把主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备份站点一般只备份数据,不承担业务。当出现灾难时,备份站点接替主站点的业务,从而维护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第3级:活动备援中心
在相隔较远的地方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它们都处于工作状态,并进行相互数据备份。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另一个数据中心接替其工作任务。这种级别的备份根据实际要求和投入资金的多少,又可分为两种:①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只限于关键数据的相互备份;②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互为镜像,即零数据丢失等。零数据丢失是目前要求最高的一种容灾备份方式,它要求不管什么灾难发生,系统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所以,它需要配置复杂的管理软件和专用的硬件设备,需要投资相对而言是最大的,但恢复速度也是最快的。
[ 本帖最后由 无牙 于 2008-12-23 22:2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