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577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S5000XV与MD3000i顺序访问测试:万兆?必须的!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9-03-12 17: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千兆以太网的环境下,不管你多么支持iSCSI,也不要对其在带宽型应用中的表现抱过高的期望。
我们仍然拉上了Cheetah 15K.5和MAX3147RC作为参照,但是……不用分别乘以5和16了——因为,MAX3147RC的持续传输率为89MB/s,已经接近千兆以太网的带宽,Cheetah 15K.5更是高达125MB/s。干掉千兆iSCSI,单SAS硬盘驱动器,足够了。

MD3000i和PS5000XV的顺序读表现相差不多,很艰难地超过了MAX3147RC,至于Cheetah 15K.5……还是别想了
顺序读:EqualLogic PS5000XV和PowerVault MD3000i各自的三种RAID级别,持续传输率曲线都很好地重合了。在大部分情况下,PS5000XV要稍好一些——


  • 数据块尺寸8KB时,PS5000XV超过30MB/s,而MD3000i不到20MB/s;

  • 数据块尺寸16KB时,PS5000XV超过40MB/s,而MD3000i不到30MB/s;

  • 数据块尺寸32KB时,PS5000XV约为55MB/s,而MD3000i刚刚40MB/s……

数据块尺寸达到64KB后,MD3000i逼近了PS5000XV,两者在512KB时重合,传输率约90MB/s,刚好超过MAX3147RC;1MB时,接近了100MB/s,最终停留在105MB/s左右,距离Cheetah 15K.5还远得很。

MD3000i的顺序写性能大为逊色
顺序写:PS5000XV在RAID 10时的顺序写性能,也比RAID 5和50要好,最高可以达到105MB/s左右的传输率,而后两者为100MB/s。不过真正值得一说的是MD3000i的顺序写性能比较令人失望,RAID 0都没能达到60MB/s。
总结:一台至少有十几个硬盘驱动器的磁盘阵列,却只有一个带宽仅相当于单硬盘驱动器持续传输率的出口,无论如何不能算是很“和谐”。虽然,PS5000系列可以将3个千兆iSCSI端口捆绑,但也不过300MB/s多些,还是赶不上一个4Gb/s FC端口。视频监控领域应用iSCSI较多,不过每个码流并不高(如2Mb/s),主要是出于架构和成本因素的考虑,不能算是典型的带宽型应用。
说来说去绕不开一句话——千兆iSCSI适合IOPS应用,SAS硬盘驱动器不可缺少。至于带宽型应用,没得说,等万兆吧!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76194/showart_186054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