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废话说前头:一直在做vivi,可是该死的vivi不支持tftp,受够了串口下载的痛苦。想到移植u-boot到开发板试试。
软件环境:
u-boot-1.2.0.tar.bz2
ftp.denx.de
arm-linux-gcc-3.4.1.tar.bz2 尽量不要使用太低的版本,容易出错
ftp://ftp.handhelds.org/projects/toolchain/arm-linux-gcc-3.4.1.tar.bz2
硬件环境:
PC+vMware+RH9
开发板:恒丰锐科 HF2410A +3.5"触摸屏
1:首先解压
[root@Team u-boot-1.2.0]#tar -jxvf u-boot-1.2.0.tar.bz2
[root@Team u-boot-1.2.0]#tar -jxvf arm-linux-gcc-3.4.1.tar.bz2
在当前目录生成两个目录u-boot-1.2.0 usr 把usr目录下东东cp到/usr/local
[root@Team u-boot-1.2.0]#cp -rf usr/local/arm /usr/local/
ok,建立好了基本环境,开始修改。
2:为u-boot打补丁
进入u-boot-1.2.0目录由于使用的恒丰开发板与smdk2410板类似,顾可以直接使用smdk2410
由于u-boot不支持从NAND Flash启动,所以我们要做大的修改实现启动。这个大的修改我建议有耐心和有一定调试经验的嵌入式工程师来做,我做这个郁闷了三天。差点被逼疯,不过运气比较好,找到一个前辈为这件事专门做的一个patch。
一个简单的patch就解决所有问题.本着开源的态度,传上好东西。
![]()
文件:
goodluck.tar.bz2
大小:
90KB
下载:
下载
[root@Team u-boot-1.2.0]#tar -jxvf goodluck.tar.bz2
解压后在当前目录生成一个goodluck.patch的文件,把他copy到u-boot-1.2.0目录下
运行下面指令即可
[root@Team u-boot-1.2.0]#patch -p1
好了。移植完成一大半了。
3:执行make生成可执行文件。
修改交叉编译环境进入Makefile(针对为使用文章提供交叉编译器de)
ifeq ($(ARCH),arm)
CROSS_COMPILE = /usr/local/arm/3.4.1/bin/arm-linux-
[root@Team u-boot-1.2.0]#make smdk2410_config
[root@Team u-boot-1.2.0]#make
完了这个郁闷结束,新郁闷开始!!生成如下可用之之文件(直接用JTAG烧录到NAND Fash中)
![]()
文件:
forlboot.tar.bz2
大小:
140KB
下载:
下载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3/110004/showart_215056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