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827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的设备管理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11-07 00: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Linux的设备管理


  • Linux的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设备完成输入输出操作,所以又称输入输出(I/O)子系统



  • 它的任务是把各种设备硬件的复杂物理特性的细节屏蔽起来,提供一个对各种不同设备使用统一方式进行操作的接口



  • Linux把设备看作是特殊的文件,系统通过处理文件的接口—虚拟文件系统VFS来管理和控制各种设备。

§6.1 设备管理概述

  • Linux设备的分类


    • 设备被分为三类,块设备字符设备网络设备



    • 字符设备是以字符为单位输入输出数据的设备,一般不需要使用缓冲区直接对它进行读写



    • 块设备是以一定大小的数据块为单位输入输出数据的,一般要使用缓冲区在设备与内存之间传送数据。



    • 网络设备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的设备,一般指与通信网络连接的网络适配器(网卡)等。

    Linux使用套接口(socket)以文件I/O方式提供了对网络数据的访问。

  • 设备驱动程序


    • 系统对设备的控制和操作由设备驱动程序完成的。



    • 设备驱动程序是由设备服务子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组成。设备服务子程序包括了对设备进行各种操作的代码,中断处理子程序处理设备中断



    • 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功能是:



    • 对设备进行初始化

    • 启动停止设备的运行

    • 把设备上的数据传送到内存

    • 把数据从内存传送到设备

    • 检测设备状态



    • 驱动程序是与设备相关的。



    • 驱动程序的代码由内核统一管理



    • 驱动程序在具有特权级的内核态下运行



    • 设备驱动程序是输入输出子系统的一部分。



    • 驱动程序是为某个进程服务的,其执行过程仍处在进程运行的过程中,即处于进程上下文中



    • 若驱动程序需要等待设备的某种状态,它将阻塞当前进程,把进程加入到该种设备的等待队列中。。



    • Linux的驱动程序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块设备驱动程序

    三.设备的识别


    • 对设备的识别使用设备类型主设备号次设备号

    • 设备类型:字符设备还是块设备



    • 按照设备使用的驱动程序不同而赋予设备不同的主设备号。主设备号是与驱动程序一一对应的



    • 同时还使用次设备号来区分一种设备中的各个具体设备。次设备号用来区分使用同一个驱动程序的个体设备



    • 例如,系统中的块设备IDE硬盘的主设备号是8,

    而多个SCSI硬盘及其各个分区分别赋予次设备号1、2、3…。
    [root@localhost /]# ls /dev/sda* -l
    brw-r----- 1 root disk 8, 0 11-07 12:31
    /dev/sda
    brw-r----- 1 root disk 8, 1 11-07 12:31 /dev/sda1
    brw-r----- 1 root disk 8, 2 11-07 12:31 /dev/sda2

    四.设备文件


    • Linux设备管理的基本特点是把物理设备看成文件,采用处理文件的接口和系统调用来管理控制设备。



    • 从抽象的观点出发,Linux的设备又称为设备文件



    • 设备文件也有文件名,设备文件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2~3个字符,表示设备的种类,如串口设备是cu,并口设备是lp,IDE普通硬盘是hd,SCIS硬盘是sd,软盘是fp等。



    • 第二部分通常是字母或数字,用于区分同种设备中的单个设备,如hda、hdb、hdc…分别表示第一块、第二块、第三块IED硬盘。而hda1、hda2…表示第一块硬盘中的第一、第二个磁盘分区。



    • 设备文件一般置于/dev目录下,如/dev/hda2、/dev/lp0等。



    • Linux使用虚拟文件系统VFS做为统一的操作接口处理文件设备



    • 与普通的目录和文件一样,每个设备也使用一个VFSinode来描述,其中包含着该种设备的主、次设备号



    • 设备的操作也是通过对文件操作的file_operations结构体来调用驱动程序的设备服务子程序



    • 例如,当进程要求从某个设备上输入数据时,由该设备的

    file_operations结构体得到服务子程序的操作函数入口,然后调用其中的read()函数完成数据输入操作。


    • 同样,使用file_operations中的open()close()write()

    分别完成对设备的启动停止设备运行,向设备输出数据的操作。
    §6.2 LinuxI/O控制
    Linux的I/O控制方式有三种:查询等待方式
    中断方式DMA(内存直接存取)方式.
    一.查询等待方式


    • 查询等待方式又称轮询方式(polling mode)。



    • 对于不支持中断方式的机器只能采用这种方式来控制I/O过程,所以Linux中也配备了查询等待方式。



    • 例如,并行接口的驱动程序中默认的控制方式就是查询等待方式。



    • 如函数lp_char_polled()就是以查询等待方式向与并口连接的设备输出一个字符。

    static inline int lp_char_polled(char lpchar, int minor)
    {
    int status, wait = 0;
    unsigned long count = 0;
    struct lp_stats *stats;
    do { /* 查询等待循环 */
    status = LP_S(minor);
    count ++;
    if(need_resched)
    schedule();
    } while(!LP_READY(minor,status) && count
    if (count == LP_CHAR(minor)) { /* 超时退出 */
    return 0;
    }
    outb_p(lpchar, LP_B(minor)); /* 向设备输出字符 */
      .
       .
    二.中断方式


    • 硬件支持中断的情况下,驱动程序可以使用中断方式控制I/O过程。



    • 对I/O过程控制使用的中断是硬件中断,当某个设备需要服务时就向CPU发出一个中断脉冲信号,CPU接收到信号后根据中断请求号IRQ启动中断服务例程



    • 在中断方式中,Linux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CPU接收到中断请求后,能够执行该设备驱动程序的中断服务例程。



    • 为此,Linux设置了名字为irq_action中断例程描述符表

    static struct irqaction *irq_action[NR_IRQS+1];


    • NR_IRQS表示中断源的数目

    • irq_action[]是一个指向irqaction结构的指针数组,它指向的irqaction结构是各个设备中断服务例程的描述符

    struct irqaction {
    void (*handler)(int, void *, struct pt_regs *); /* 指向中断服务例程 */
    unsigned long flags; /* 中断标志 */
    unsigned long mask; /* 中断掩码 */
    void *dev_id; /*
    struct irqaction *next; /* 指向下一个描述符 */
    };


    • 在驱动程序初始化时,调用函数request_irq()建立该驱动程序

    irqaction结构体,并把它登记到irq_action[]数组中。


    • request_irq()函数的原型如下:

    int request_irq(unsigned int irq,
    void (*handler)(int, void *, struct pt_regs *),
    unsigned long irqflags,
    const char * devname,
    void *dev_id);


    • 参数irq是设备中断求号,在向irq_action[]数组登记时,它做为数组的下标



    • 把中断号为irq的irqaction结构体的首地址写入irq_action[irq]。这样就把设备的中断请求号与该设备的服务例程联系在一起了。





    • CPU接收到中断请求后,根据中断号就可以通过irq_action[]找到该设备的中断服务例程

    §6.3 字符设备与块设备管理


    • 在Linux中,一个设备在使用之前必须向系统进行注册,设备注册是在设备初始化时完成的。

    一.字符设备管理


    • 在系统内核保持着一张字符设备注册表每种字符设备占用一个表项



    • 字符设备注册表是结构数组chrdevs[]

    #define MAX_CHRDEV 128
    static struct device_struct chrdevs[MAX_CHRDEV];


    • 注册表的表项是device_struct结构

    struct device_struct {
    const char * name; /* 指向设备名字符串 */
    struct file_operations * fops; /* 指向文件操作函数的指针 */
    };


    • 在字符设备注册表中,每个表项对应一种字符设备的驱动程序。所以字符设备注册表实质上是驱动程序的注册表



    • 使用同一个驱动程序的每种设备有一个唯一的主设备号。所以注册表的每个表项与一个主设备号对应



    • 在Linux中正是使用主设备号来对注册表数组进行索引, 即chrdevs[]数组的下标值就是主设备号



    • device_struct结构中有指向file_operations结构的指针f_opsfile_operations结构中的函数指针指向设备驱动程序的服务例程





    • 打开一个设备文件时,由主设备号就可以找到设备驱动程序

    二.块设备管理


    • 块设备在使用前也要向系统注册



    • 块设备注册在系统的块设备注册表中,块设备注册表是结构数组blkdevs[]



    • 它的元素也是device_struct结构

    static struct device_struct blkdevs[MAX_BLKDEV]


    • 在块设备注册表中,每个表项对应一种块设备



    • 注册表blkdevs[]数组的的下标主设备号




    • 块设备是以块为单位传送数据的,设备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送必须经过缓冲



    • 当对设备读写时,首先把数据置于缓冲区内,应用程序需要的数据由系统在缓冲区内读写。



    • 只有在缓冲区内已没有要读的数据,或缓冲区已满而无写入的空间时,才启动设备控制器进行设备与缓冲区之间数据交换



    • 设备与缓冲区的数据交换是通过blk_dev[]数组实现的:

    struct blk_dev_struct blk_dev[MAX_BLKDEV];


    • 每个块设备对应数组中的一项,数组的下标值与主设备号对应。



    • 数组元素是blk_dev_struct结构

    struct blk_dev_struct {
    void (*request_fn)(void);
    struct request * current_request;
    struct request plug;
    struct tq_struct plug_tq;
    };
    request_fn :指向设备读写请求函数的指针
    current_request指向request结构的指针。
    当缓冲区需要与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
    缓冲机制就blk_dev_struct加入一个request结构
    每个request结构对应一个缓冲区对设备的读写请求
    在request结构中有一个指向缓冲区信息的指针
    由它决定缓冲区的位置和大小等。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64106/showart_1385557.html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