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本来想用最爱的ubuntu作为我的宿主机开发环境的,可惜我的台机是amd64,我的ubuntu那张i386的盘支持不稳定,忍了,只好装了许久没用的fedora,用惯了ubuntu,怎么看怎么觉得fedora不爽,装fedora6居然还死机了,还好还有一张以前的fedora5,装上,配置好minicom,打开开发版,看到了熟悉的字符串“uncompressing Linux Kernel..............."小小的激动了一把。
接下来配置nfs和tftp服务,nfs用来mount宿主机到目标板上。宿主机上还要装好tftp-server,目标板通过bootloader的tftp从宿主机上传输文件。这个tftp倒是搞了我几个小时,先是买了根网线,花了我4快大洋,早知道就从实验室一起拿一根回来了,然后装tftp-server,用惯了ubuntu的apt-get,到了fedora下面有点不知所措了,rpm包真是难用,所有的依赖关系还要自己下,最后想起来好像有个yum的installer,还好,这个东东会自动关联依赖关系,装好tftp-server,好了,传输个文件试一试,tftp 30008000 test。ok,搞定,再mount个文件夹到板上,ok2,开发环境就这样吧,可惜没有jtag调试工具,算了,这个东东又慢又不好用。
总结,要是能用我的ubuntu多好阿,一切都那么快捷,网上的支持又多,实在不行只能去买个串口转usb线了,在我的本本上开发了。
转载处:
http://www.linuxdiyf.com/viewarticle.php?id=59397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2/66913/showart_55786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