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310 | 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第二版 制作LFS过程中各个阶段恢复工作状态的方法(适合LFS6.3)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2-10 15: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制作LFS过程中各个阶段恢复工作状态的方法 第二版(适合LFS6.3)
作者:孙海勇
更新日志
2008年2月10日:本文发布
前提:
  对于做过一两次LFS的朋友,想必对LFS的漫长制作时间印象深刻,特别是对机器不太好的朋友,有时候LFS的制作时间真是“可怕”,有时候不得以必须关机然后重新启动并恢复到工作状态,但对一些不太清楚LFS的工作原理的朋友,可能一时无法正确的恢复到工作状态,因此为了能成功的完成LFS,有的会开个一两天的机器不关,本人特别针对这个问题写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以下的过程全部经过测试,应该是正确的,希望能给还在LFS制作中的朋友减轻一些“痛苦”。
  为了说明方便,例子采用VMWare5.0的环境下开始的,但也同样适合使用真实机器的情况,只是用真实的机器需要在相应的磁盘设备名上修改成实际的设备名。(用VMWare只是为了说明方便,VMware本身就具有暂停的功能,所以不必计较这个问题)
  文章使用VMWare5.0虚拟的SCSI设备,并使用sda设备名,sda1用于swap,而sda2用于目标系统的根目录。
  本文为《手把手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Linux系统(LFS速成手册) 第二版》的截选部分,如想查看该文可以见
youbest.cublog.cn
或者
http://www.linuxsir.org/bbs/showthread.php?t=322894
更新:
  本文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或者笔误,也有可能加入新内容,因此难免会进行修正或增删一些内容,如果本文被转载可以在
www.linuxsir.org
的LFS版中或者在本人的Blog中查看最新版本。
  linuxsir:
http://www.linuxsir.org/bbs/showthread.php?t=322895
  我的Blog:
http://youbest.cublog.cn
  如须转载请注明作者为孙海勇(冲天飞豹),并提供转载出处。
  以下是按照LFS6.3里面的章节数写的,如果你使用的LFS-Book与下面的章节数有出入,以章节数后面的标题为准。
开始~4.4. Setting Up the Environment
  从头开始好了,没什么好可惜的。
4.5. About SBUs~5.33. Stripping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第五章结束,也就是完成Stripping中间的步骤中如果重新启动的恢复步骤:
  1.重新启动计算机,并从LiveCD启动
  2.加载分区
  export LFS=/mnt/lfs
  mkdir -pv $LFS
  mount /dev/sda2 $LFS
  3.加载交换分区(如果不想用交换分区或者没有交换分区可跳过此步骤)
  swapon /dev/sda1
  4.建立工具链的链接
  ln -sv $LFS/tools /
  5.创建lfs用户
  groupadd lfs
  useradd -s /bin/bash -g lfs -m -k /dev/null lfs
  passwd lfs
  chown -v lfs $LFS/tools
  chown -v lfs $LFS/sources
  su - lfs
  6.建立lfs用户的环境
  cat > ~/.bash_profile  ~/.bashrc
6.1. Introduction
  这个时候也许你想睡觉关机了,那么重新开机后回到工作状态的步骤是:
  1.重新启动计算机,并从LiveCD启动
  2.加载分区
  export LFS=/mnt/lfs
  mkdir -pv $LFS
  mount /dev/sda2 $LFS
  3.加载交换分区(如果不想用交换分区或者没有交换分区可跳过此步骤)
  swapon /dev/sda1
相关知识点:
  这时候已经制作好了工具链,因此可以不需要建立根目录下的tools链接了。
6.2. Mounting Virtual Kernel File Systems~6.8. Populating /dev
  这个时候如果你关机或重新启动,那么重新开机后回到工作状态的步骤是:
  1.重新启动计算机,并从LiveCD启动
  2.加载分区
  export LFS=/mnt/lfs
  mkdir -pv $LFS
  mount /dev/sda2 $LFS
  3.加载交换分区(如果不想用交换分区或者没有交换分区可跳过此步骤)
  swapon /dev/sda1
  4.加载必要的文件系统
  mount -v --bind /dev $LFS/dev
  mount -vt devpts devpts $LFS/dev/pts
  mount -vt tmpfs shm $LFS/dev/shm
  mount -vt proc proc $LFS/proc
  mount -vt sysfs sysfs $LFS/sys
  5.Chroot到目标系统下
  chroot "$LFS" /tools/bin/env -i \
  HOME=/root TERM="$TERM" PS1='\u:\w\$ ' \
   PATH=/bin:/usr/bin:/sbin:/usr/sbin:/tools/bin \
  /tools/bin/bash --login +h
6.9. Linux-Libc-Headers-2.6.11.2~6.59. Stripping Again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第六章的Stripping Again之前,这个阶段如果你关机或重新启动,那么重新开机后回到工作状态的步骤是:
  1.重新启动计算机,并从LiveCD启动
  2.加载分区
  export LFS=/mnt/lfs
  mkdir -pv $LFS
  mount /dev/sda2 $LFS
  3.加载交换分区(如果不想用交换分区或者没有交换分区可跳过此步骤)
  swapon /dev/sda1
  4.加载必要的文件系统
  mount -v --bind /dev $LFS/dev
  mount -vt devpts devpts $LFS/dev/pts
  mount -vt tmpfs shm $LFS/dev/shm
  mount -vt proc proc $LFS/proc
  mount -vt sysfs sysfs $LFS/sys
  5.Chroot到目标系统下
  chroot "$LFS" /tools/bin/env -i \
  HOME=/root TERM="$TERM" PS1='\u:\w\$ ' \
   PATH=/bin:/usr/bin:/sbin:/usr/sbin:/tools/bin \
  /bin/bash --login +h
  6.进入编译目录
  cd /sources
6.61. Stripping Again
  如果现在重新启动,那么重新开机后回到工作状态的步骤是:
  1.重新启动计算机,并从LiveCD启动
  2.加载分区
  export LFS=/mnt/lfs
  mkdir -pv $LFS
  mount /dev/sda2 $LFS
  3.加载交换分区(如果不想用交换分区或者没有交换分区可跳过此步骤)
  swapon /dev/sda1
  4.加载必要的文件系统
  mount -v --bind /dev $LFS/dev
  mount -vt devpts devpts $LFS/dev/pts
  mount -vt tmpfs shm $LFS/dev/shm
  mount -vt proc proc $LFS/proc
  mount -vt sysfs sysfs $LFS/sys
  5.Chroot到目标系统下
  chroot "$LFS" /tools/bin/env -i \
  HOME=/root TERM="$TERM" PS1='\u:\w\$ ' \
   PATH=/bin:/usr/bin:/sbin:/usr/sbin \
  /tools/bin/bash --login
6.62. Cleaning Up~结束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制作结束,重新开机后回到工作状态的步骤是:
  1.重新启动计算机,并从LiveCD启动
  2.加载分区
  export LFS=/mnt/lfs
  mkdir -pv $LFS
  mount /dev/sda2 $LFS
  3.加载交换分区(如果不想用交换分区或者没有交换分区可跳过此步骤)
  swapon /dev/sda1
  4.加载必要的文件系统
  mount -v --bind /dev $LFS/dev
  mount -vt devpts devpts $LFS/dev/pts
  mount -vt tmpfs shm $LFS/dev/shm
  mount -vt proc proc $LFS/proc
  mount -vt sysfs sysfs $LFS/sys
  5.Chroot到目标系统下
  chroot "$LFS" /usr/bin/env -i \
  HOME=/root TERM="$TERM" PS1='\u:\w\$ ' \
   PATH=/bin:/usr/bin:/sbin:/usr/sbin \
  /bin/bash --login
  6.进入编译目录
  cd /sources
(转载请保持文章的完整性,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孙海勇(冲天飞豹)
                               Email:youbest@sina.com
                               2008年2月10日
更新日志:
2008年2月10日:本文发布。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13265/showart_477121.html

论坛徽章:
0
2 [报告]
发表于 2012-12-15 09:3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youbest


   能不能提供一下,测试工具集(tcl和expect)的下载地址?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