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124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中文拼音输入法全接触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7-02-16 15: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输入更顺畅Linux中文拼音输入法全接触   
  目前,Linux下的输入法基本能支持智能拼音和五笔两种方法,其中拼音输入都是面向词组而非整句的,这是目前的局限。由于笔者喜欢拼音,所以下面的
比较大都以拼音输入为主。      在较新的Linux版本中,都通过/etc/sysconfig/i18n控制输入法。例如Mandrake
9.1下,使用scim时的i18n文件内容如下:      LANGUAGE=zh_CN.GB2312:zh_CN:zh
  LC_ADDRESS=zh_CN   LC_COLLATE=zh_CN   LC_NAME=zh_CN   XIM=Scim
  LC_NUMERIC=zh_CN   LC_TIME=zh_CN   LC_MEASUREMENT=zh_CN   LANG=zh_CN
  LC_MESSAGES=zh_CN   LC_IDENTIFICATION=zh_CN   LC_CTYPE=zh_CN
  LC_TELEPHONE=zh_CN   CONSOLE_NOT_LOCALIZED=yes   ENC=gb
  LC_MONETARY=zh_CN   XIM_PROGRAM=scim   LC_PAPER=zh_CN
  XMODIFIERS=@im=SCIM      其中主要有三个选项控制使用何种输入法:XIM指出了输入法的名字,
XIM_PROGRAM指出了应当运行的输入法程序,而XMODIFIERS则帮助设置环境变量,让输入法可以正常运行。一般来说,XIM就是输入法的常
见叫法,如Scim、Xsim等,一般是首字母大写。XIM_PROGRAM必需与系统中输入法启动程序一致,如Scim的scim、Xsim的
startxsim,一般全部小写,而XMODIFIERS中的@im=XXXX一般全部大写。   
  全局配置完成了,接下来就看看几种常见输入软件的具体使用。       Xsim输入法   Xsim全称为X Simple Input
Method,作者是楚狂,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中文输入软件。它的界面很漂亮,可定制性较强,光标跟随做得很好,但是系统依赖性较强。如果需要的相关软件不
全,甚至版本不同都可能造成安装失败。      1.安装   
  该软件的主页是http://developer.berlios.de/projects/xsim/。Xsim的安装和其它软件类似,需要注意的
是,它使用了db4
C++库,所以应该保证系统中已安装了libdb4、libdb4cxx等软件包。如果使用源代码安装,还需要libdb4-devel包。如果用RPM
安装的话,请尽量使用和系统版本完全一致的发布版,如Mandrake 9.0与9.1就有所不同。我建议使用源代码方式安装。      2.使用
  
  修改/etc/sysconfig/i18n文件进行配置,配置好以后,进入X-Window,可以看见左下角的“简”字,说明Xsim已正常启动。
默认情况下,按“Ctrl+Space”启动中文输入,这时“简”字会有半个三角变成绿色,同时出现一个中文的句号,表示现在处于中文文字(拼音)及标点
输入状态。其它与Windows下的紫光拼音完全一样,用Shift键快速切换中英文;用“,”和“.”在可选字中翻页;中文顿号是斜杠“/”,而不是通
常的 “”;其它如用“Ctrl+Shift”切换拼音和五笔;用“Ctrl+.”切换中英文标点等,都符合Windows用户的习惯,如图1。   
  3.配置   
  Xsim的默认配置文件是/usr/local/xsim/etc/xsimrc。我们可以在这里配置状态条(就是那个简字)和输入条的字体、颜色
等,该文件带有说明和例子,非常简单明了。      4.缺点   
  每次启动X-Window以后,状态条都会出现在右下角,没有保存上次的位置状态,而且在KDE下的表现不如GNOME。另外,常见词组似乎不太符合
惯例,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组要翻几次才能找到。       Scim      1.安装   
  在http://www.gnuchina.org/~suzhe/scim/下载,有各个模块的分类安装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不过最简单的
安装方式是下载scim-suite、scim-chinese和scim-tables三个RPM包进行安装。      2.使用   
  修改i18n文件、进入X-Window以后,除了不会出现状态条,其它使用方法基本类似,而且在KDE和GNOME中都很好用。   
  3.配置   
  Scim的用户配置文件是$HOME/.scim/config.zh_CN。这里文件名根据用户的Locale设置可能不尽相同。   
  我相信不用介绍,大家也知道这些按钮该怎么用。它缺省拥有智能拼音、内码、五笔和自然码输入方式。      4.缺点   
  光标跟随似乎略显不足,例如在OpenOffice中,输入条总在上方,不手工调整的话看起来就会很吃力(不知道是不是没有配置好)。      
Fcitx   Fcitx是Free Chinese Input Toy for
X的简写,最初称作G五笔,又是一个个人作品,作者为Yuking。它默认支持智能拼音、区位和五笔输入。该输入法现在还有一个专门的中文名,叫小企鹅输
入法,它拥有不少的爱好者,见图3。它的网址为http://www.fcitx.org,里面有详尽的安装、设置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它的切换方式比
较独特,用左Ctrl键快速切换中英文,左Shift+空格切换中英文标点。      Chinput(http:
//www.opencjk.org/~yumj/project-chinput.html)大概算得上是Linux图形界面下较早的中文输入法了,因
此文档比较丰富,目前已经是3.0.2版,见图4。它支持最多的输入方式,也有很多可供配置的选项,如字体、颜色等,主要配置文件是
/usr/lib/ZWinpro/Chinput.ad。我个人认为它就像Windows下的智能ABC,基本功不错,但是在界面和易用性上创新不够。
     它的缺点是不能进行中英文的快速切换,还在使用v+英文的快速输入方式。有时安装会出现一些错误,例如在Mandrake
9.1中要想使用默认的Chinput输入法,还得手工修改两处:      ◆
修改/usr/lib/ZWinpro/Chinput.ad,将chinput.gblocale由zh_CN.GB2312改为zh_CN;   
  ◆ 拷贝/usr/lib/unicon/modules/cce/dict/userphrase.tab到$HOME/.pyinput/下。
     当然这些和Mandrake也有关系。       Xcin
  Xcin是台湾同胞的作品,因此习惯上与我们差别较大,如默认使用空格键翻页,不支持拼音词组。它虽然很多选项都可以自己配置,但仍略显麻烦,所以不
推荐使用,见图5。   
  使用Xcin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是,它根据不同的Locale需要不同的XMODIFIERS变量。例如,如果是默认的zh_CN.BIG5,可能只
需要设置@im=xcin就可以了,但在简体中文环境下,可能是xcin-zh_CN、xcin-zh_CN.GB2312等。要是不敢确定,在命令行中
运行 xcin,会显示所需的变量名,照搬就可以了。   
  当然,Linux下的中文输入法也不是只有这几种,例如陈桥智能五笔,也包括智能五笔、智能拼音,但是由于存在GPL纠纷,所以用的人不多。   
  介绍了这么多输入法,相信读者一定可以找到一款心爱的输入软件,再也不用为Linux的中文应用发愁了。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31540/showart_24803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