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初始化中,为何要设置CPU为SVC模式而不是设置为其他模式
在看Uboot的start.S文件时候,发现其最开始初始化系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CPU设置为SVC模式,但是S3C2440的CPU的core是ARM920T,其有7种模式,为何非要设置为SVC模式,而不是设置为其他模式呢?对此,经过一些求证,得出如下原因:
首先,先要了解ARM的CPU的7种模式是哪些: http://www.docin.com/p-73665362.html
图表 22 ARM中CPU的模式 处理器模式 | 说明 | 备注 | 用户
(usr) | 正常程序工作模式 | 此模式下程序不能够访问一些受操作系统保护的系统资源,应用程序也不能直接进行处理器模式的切换。 | 系统
(sys) | 用于支持操作系统的特权任务等 | 与用户模式类似,但具有可以直接切换到其它模式等特权 | 快中断
(fiq) | 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及通道处理 | FIQ异常响应时进入此模式 | 中断
(irq) | 用于通用中断处理 | IRQ异常响应时进入此模式 | 管理
(svc) | 操作系统保护代码 | 系统复位和软件中断响应时进入此模式 | 中止
(abt) | 用于支持虚拟内存和/或存储器保护 | 在ARM7TDMI没有大用处 | 未定义
(und) | 支持硬件协处理器的软件仿真 | 未定义指令异常响应时进入此模式 |
另外,7种模式中,除用户usr模式外,其它模式均为特权模式。
对于为何此处是svc模式,而不是其他某种格式,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方面】 我们先简单的来分析一下那7种模式: 中止abt和未定义und模式: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中止abt和未定义und模式,那都是不太正常的模式,此处程序是正常运行的,所以不应该设置CPU为其中任何一种模式,所以可以排除。 快中断fiq和中断irq模式: 其次,对于快中断fiq和中断irq来说,此处uboot初始化的时候,也还没啥中断要处理和能够处理,而且即使是注册了终端服务程序后,能够处理中断,那么这两种模式,也是自动切换过去的,所以,此处也不应该设置为其中任何一种模式。 用户usr模式: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可以设置CPU为用户usr模式,但是由于此模式无法直接访问很多的硬件资源,而uboot初始化,就必须要去访问这类资源,所以此处可以排除,不能设置为用户usr模式。 系统sys模式 vs 管理svc模式: 首先,sys模式和usr模式相比,所用的寄存器组,都是一样的,但是增加了一些访问一些在usr模式下不能访问的资源。 而svc模式本身就属于特权模式,本身就可以访问那些受控资源,而且,比sys模式还多了些自己模式下的影子寄存器,所以,相对sys模式来说,可以访问资源的能力相同,但是拥有更多的硬件资源。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虽然可以设置为sys和svc模式的任一种,但是从uboot方面考虑,其要做的事情是初始化系统相关硬件资源,需要获取尽量多的权限,以方便操作硬件,初始化硬件。
从uboot的目的是初始化硬件的角度来说,设置为svc模式,更有利于其工作。 因此,此处将CPU设置为SVC模式。
【第二方面】 uboot作为一个bootloader来说,最终目的是为了启动Linux的kernel,在做好准备工作(即初始化硬件,准备好kernel和rootfs等)跳转到kernel之前,本身就要满足一些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求CPU处于SVC模式的。 (关于满足哪些条件,详情请参考: ARM Linux Kernel Boot Requirements http://www.arm.linux.org.uk/developer/booting.php 或者Linux内核文档: kernel_source_root\documentation\arm\booting 中也是同样的解释: “The CPU must be in SVC mode”) 所以,uboot在最初的初始化阶段,就将CPU设置为SVC模式,也是最合适的。
综上所述,uboot在初始化阶段,就应该将CPU设置为SVC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