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编者按: WWDC2004想当然的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Sogood 站长的新闻报道引来了 Jeff 站长的一大篇初体验感觉,这样好的评论和预测放到回复里太可惜,我将它作成新闻希望有更多的兄弟们参与进来讨论老虎。
许随着 WWDC 会议讨论的深入,关于 Tiger 的特性我们会有更多的认识。但是,粗略地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它的确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操作系统,尤其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我很愿意从开发人员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我的感觉:
全文见内...
首先,它采取了 FreeBSD 5 作为其系统核心。因此,在核心上,这次是一次重大的升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系统采取了 64 位的指针,因此,在寻址上面,将可以完全释放 G5 访问巨大内存的能力。但是,目前还看不到核心的运算是 32 位还是 64 位的(难道提供两个内核版本,在安装的时候选择?)。在应用程序一级,则提供了 Fat Binary,也就是说一个程序里面可能包括两套可执行代码,一套为 G4 优化,一套为 G5 优化。所以,我们将可以在应用程序一级完全为 G5 优化。(我们的代码需要仔细考虑,不能假设变量的字节数)。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 Tiger 对 Unix 的基本命令(cp, mv 等)都做了修改,使其支持 HFS 的资源分支。这似乎意味着苹果将长期保持其 HFS 文件系统。很令人惊奇的事情,因为 HFS 不区分大小写的特性及资源分支造成与 Unix 结合的很多问题,本以为苹果会在一定时间彻底的放弃它。
Spotlight 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功能,很明显,这将使苹果用户提前两年就享用到了微软长角的主要功能。对于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意味者需要更新自己的应用程序,以适应新的 API 对文档检索的要求。由于这个功能将影响所有的应用程序,所以我们可以预计觉得多数的软件商明年将需要推出新的升级版本,而且很可能这个版本只能运行在 Tiger 上!
当 Spotlight 使得操作系统能够“读懂”每个文件的内容,将会衍生出很多令人激动的新功能。Tiger 本身的智能文件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你可以创建一个文件夹,然后你设置它自动收集全部跟苹果有关的资料。这样,当你往你的机器里面拷贝文件的时候,你不用再管这个文件应该放到哪里,不用再管它是什么格式,只要它的内容和苹果有关,它就会出现再你设定的智能文件夹里面。(也许这是苹果需要重提资源分支的原因,因为操作系统需要知道这个文件是属于哪个程序的,从而要求这个程序告诉它这个文件的内容是什么)。
Automator 提供可视化编程的脚本语言,相信这是 AppleScript 的扩展,这将使得普通用户也有可能创建自己的软件。
X Code 2 承诺的可视的软件设计工具,不清楚是否基于 UML 2,不过无论如何,都会使得 X Code 逐步成为更专业化的开发平台。
Tiger 内置了 Xgrid 网格计算功能(VT 创建超级计算机所采用的技术),当你公司有多台 Tiger 的机器的时候,将可以产生一个计算机群集,将很多计算分散到其它机器上。需要强大计算功能的 3D 渲染软件将会大大得益于此,也许,再 Tiger 发布以后,Mac 将再次成为最佳的 3D 编辑平台。因为 Pixar 的关系,我对苹果在这方面的成功不抱任何的怀疑。
Core Image 我可能会吸引象 Adobe 这样的公司,因为在操作系统支持滤镜可能会节省一些他们的工作。不过,我猜测他们还是愿意采取自己的程序。对普通的程序,暂时看不出有什么作用。对此功能,我暂时持保留的态度:似乎这不是操作系统应该考虑的东西。
MPEG4 和 H.264 是苹果的 Quicktime 被选为标准以后的一个延伸,并不显得特别的意外。
iChat 支持多人同时可视开会,会是一个不错的功能。在有 Konfabulator 的情况下,把 Dashboard 添加进系统,很难评价。只能说一句,苹果应该多考虑考虑别人的情况。在这些细节上抢别人的饭碗,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至于把 RSS 加进 Safari,我很惊奇这个功能居然也值得进入 Jobs 的 Keynotes?(半年前的 isQ 已经集成了 RSS 了,呵呵!)
至于 30" 的显示器,由于需要双 DVI,将成为本次 WWDC 介绍的产品中最可能失败的产品。双 DVI 只是目前显示器的分辨率超过了苹果现有产品中使用显卡的性能的妥协,而很难称为一个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