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系统优化调整命令:
(1) ps –l 命令可以查看进程优先级(RPI是优先级,越小越高)
(2) renice可以提高和降低进程的优先级,使用方法:
renice -n [10|-10] 进程号
(3) 换页/分页paging
Hu-ux中换页机制是由一个vhand进程来完成的,可以通过ps -ef |grep vhand来查看!
(4) Sar -b命令来查看读写命中率,buffer cache的好坏看读写命中率,读90写70以上都算好。系统的buffercache是由内核参数dbc_min_pct和dbc_max_pct决定的,它决定读写的I/O速度,一般非文件服务器建议开到200到300M左右,不建议过大,因为过大会造成偶尔的系统不响应!
(5) Cpu用于vhand和swapper两个守护进程的时间过长,这种现象看起来像是cpu瓶颈,但仔细分析之后发现是内存不足引起的瓶颈!
(6) 交换区的大小设置:
1、 在内存大于4G以上的时候,交换区大小建议设置成内存的0.75倍,如果内存更大,可以设置的更小!
2、 在程序中使用crashconf -v查看系统DUMP时要记录多少数据,就能了解要画多少交换区!
3、 在HP-UX系统内核有个参数,默认为swapmem on,请保证这个参数是打开的。这个参数专用于为交换,为交换能极大的提高大内存主机的使用率!
4、 交换区建议分在不同的硬盘上!
(7) 内存的优化:减小内核参数maxdsiz的值,减少内存锁定的使用,杀死不必要的进程,识别出需要大量内存的进程,减小内核的大小,减小系统表的大小,减小缓存区的大小。利用serialize命令来调度大进程的系统资源需求!/usr/bin/serialize application 和 /usr/bin/serialize –p pid
(8) 系统性能分析工具:CPU使用情况:sar、time、top、ps、puma、xps
内存的使用情况:vmstat、ipcs
文件系统状态:bdf、iostat、sar、swapinfo、nfsstat
I/O子系统状态:iostat
网络性能状态:netstat
(9) SAR性能分析工具:
-A所有报告的总和
-u CPU使用率
-v 进程、I节点、文件和锁表状态
-d 硬盘使用报告
-r 没有使用的内存页和硬盘块
-g 串口I/O情况
-b 缓冲区使用情况
-a 文件读写情况
-c 系统调用情况
-R进程活动情况
-y 设备终端活动情况
-w 系统交换活动情况
Sar -u中%Wio的值过高表明硬盘存在I/O瓶颈,%idle的值低于10的时候则应当解决CPU的资源问题。Sar -v中Proc-sz: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进程表项数,由核心参数MAX-PROC控制。Inod-sz: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i节点表的表项数,由核心参数MAX-INODE控制.file-sz: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非陪的文件表的表项数,由核心参数MAX-FILE控制。Ov:溢出出现的次数。Lock-sz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记录加锁的表项数,由核心参数MAX-FLCKREC控制!sar -d中一般%busy的值比较小,说明用于处于处理传送请求的有效时间太少,文件系统效率不高,一般来讲,%busy的值高些,avque值低些,文件系统的效率比较高,如果%busy和avque值相对比较高,说明硬盘传输速度太慢,需要调整。如果某个磁盘的%busy列的值大于50%,则说明该磁盘可能存在瓶颈;如果某个磁盘的avwait列的值大于avserv列的值,也说明该磁盘可能存在瓶颈;
(10) TIME系统性能分析工具:
例如:观察压缩core文件所占用时间的命令
#timex gzip core
(11) 虚拟内存统计vmstat:vmstat -n 时间,其中procs:r在运行队列中等待的进程数,b在等待io的进程数,w可以进入运行队列但被替换的进程。Memoy:swap现时可用的交换内存(k表示),free空闲的内存(k表示)。Pages :re回收的页面,mf非严重错误的页面,pi进入页面数,po出页面数,fr空余的页面数,de提前读入的页面中未命中数,sr通过时钟算法扫描的页面。Fault表示每秒的中断数:in是被中断,sy系统中断,cycpu交换。Cpu表示CPU的使用状态:cs用户进程使用的时间,sy系统进程使用的时间,idcpu空闲的时间。 |
|